彌賽亞耶穌——猶太人觀點
第一世紀的猶太人到底是如何看待彌賽亞這一個議題的?或者他們根本不盼望彌賽亞的到來?或者第一世紀的猶太人盼望的彌賽亞是一位百分之百的人類、一位政治上傑出的領袖?或者是百分之百完全神性的一位超自然之神?
第一世紀的猶太人觀念中的彌賽亞
仔細研讀當時的史料,我們可以從其中找到最真切的答案。透過對這議題的瞭解,我們方可知道新約聖經中有關彌賽亞的種種記載的歷史意義。
然而,每個團體對彌賽亞的認知卻有頗大的不同。有些人認為彌賽亞將是一個百分之百的人類,一位功績彪炳的領導者,以色列國在這位偉人的領導下,將成為一個比羅馬帝國更偉大的帝國。有的派別則認為彌賽亞具有超自然的能力,有著比天使更高一層的神秘力量;也有人認為彌賽亞是人類歷史結束後,上帝之子派來管理宇宙的國王;有些學派則根本不盼望彌賽亞的到來。
(從非基督教的猶太文獻中,我們可以確信當時社會是瀰漫箸對彌赛亞之期盼的。)
猶太文獻中,對於暗指彌賽亞的經文,大多用的表達方式有三種層次:
與大衛有密切的關係
彌賽亞一詞的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的原義(希伯來文是masah/希臘文chriein)都是「受膏者」的意思。因此傳統上都解讀成有王室意味的「大衛的子孫」(son of David)、重新掌權或末世登場的王權、新的大衛、受膏者(anointed)、大衛的後裔大衛的根(branch;大衛之子son、大衛的新芽shoot、大衛長出的新角horn)。
與大衛有些關連
創世記四九章10節的「杖」和民數記廿四章17節的「星」,都被猶太文獻中用來指猶大的後裔大衛的子孫。
「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創四九10)
「我看他卻不在現時;我望他卻不在近日。有星要出於雅各,有杖要興於以色列,必打破摩押的四角,毀壞擾亂之子。」(民廿四17)
與大衞關連較小
這類的彌賽亞觀認為彌賽亞是指受到神的揀選恩膏、被差派來肩負復興以色列民族的重責大任。這種復國的使命和大衛王朝不一定有直接的關係,而是神會帶著救贖降臨祂的百姓。因此受膏的先知、受膏的祭司、受膏的國王是直接與聖經中以色列歷史的先祖有關的個人色彩,而非皇族關係。
西元前200年到西元200年之間的彌賽亞議題
西元前200年到西元200年這段期間,正是舊約正典和新約正典完整成型的時期。在這段時期之前,我們對彌賽亞的形象除了舊約正典外,到底還有什麼資料呢?
我們根據的資料(屬於西元前200年)主要有:聖經的譯本(如七十士譯本、撒瑪利亞聖經、死海古卷聖經),以及拉比文獻,這些文獻當中可追溯到西元前200年的資料,以及西元前200年至西元100年間的拉比文獻。
(由於他珥根當中,至少有67處與彌赛亞息息相關的解釋經文。拉比文獻中至少有400處是用彌赛亞的天啓方式來議論的。從這些證據中,我們深信早在西元前第三世紀,彌赛亞議題已經是處處可見。)
七十士譯本當中許多有豐富的彌賽亞涵義經節(如民數記廿四章)。由於他珥根當中,至少有67處與彌賽亞息息相關的解釋經文。拉比文獻中至少有400處是用彌賽亞的天啟方式來議論的。從這些證據中,我們深信早在西元前第三世紀,彌賽亜議題已經是處處可見。對彌賽亞的期盼也已經深藏在一般大眾的心中。目前被公認最重要的猶太人文件有八大類,分別再簡述如下:
1.七十士譯本(The Septuagint,LXX)一七十士譯本是在西元前250年,基督教誕生前的兩百多年,由猶太學者將舊約希伯來聖經翻譯而來的希臘文聖經。這些猶太飽學之士在翻譯時候,為了讓譯文(往往是和彌賽亞有關的)更為清楚明確,往往會參入個人的見解。因此將七十士譯本和舊約希伯來聖經逐字對照,我們會發現當初猶太學者對彌賽亞的見解。
2.猶太次經(Jewish Apocryhpha)一十五本次經都寫於西元前第一、二世紀,因此對瞭解第一世紀的猶太觀點助益頗大。
3。猶太偽經(Jewish Pseudepigrapha)—這些偽經多半完成於新約時期,或較新約時期稍早,因此可反映第一世紀的猶太人思潮。
4.死海古卷一部份的死海古卷和新約屬於同一年代,大部份的死海古卷都比新約聖經要早上一、二個世紀。因此對瞭解第一世紀的猶太觀點(特別是撒都該人和愛色尼人)助益頗大。
5.斐羅和約瑟夫的作品—斐羅和約瑟夫的作品約完成於新約時期,也提供給猶太人不少對於彌賽亞的期盼。
6.他珥根—為希伯來聖經醒譯成的亞蘭文版。譯者往往將自己的觀點和注釋寫人經文之內。死海古卷中就出土有約伯記他珥根和利未記他珥根,由此可知他珥跟在耶穌時代之前已頗為流通。
他珥根將不少舊約經文視為彌賽亞訊息,雖然不少他珥根是完成於新約聖經之後,然而就其內容和思想而言,因該是屬於早期的猶太教思想。
7.第一世紀的拉比文獻—第一世紀的拉比文獻中,出現不少針對舊約經文中的彌賽亞的注釋。也就是說第一世紀的拉比認為,有些希伯來經文是屬於彌賽亞涵義的經文。從這些拉比的詮釋,我們可知這時期的拉比心目中的彌賽亞形象。
第一世紀的拉比文件大多完成於新約之後,但仍然反映傳統猶太人的彌賽亞觀。這點現象和他珥根是十分類似的。
8.歷史中自稱是彌賽亞的—了解這些自稱是彌賽亞的主要訴求,就知道當時社會的期待與脈動。
現就分別將各大類對彌賽亞的觀點分述如下:
七十士譯本(The Septuagint,LXX)
七十士譯本是在西元前250年,即基督教誕生前兩百多年由猶太學者將舊約希伯來聖經翻譯而來的希臘文聖經。這些猶太飽學之士在翻譯的時候,為了讓譯文(往往是和彌賽亞有關的)更為清楚明確,往往會參人個人的見解。因此將七十士譯本和舊約希伯來聖經逐字對照,我們會發現當初猶太學者對彌賽亞的見解。
例一:創世記四十九章10節
希伯來舊約聖經 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
七十士譯本 從猶大而出的統治者必不落空,他的獅子們所產生的王子也是如此。直等到各樣的事都為他預備妥當,他是列國的盼望。
例二:民數記二十四章7節
希伯來舊約聖經 水要從他的桶裡流出;種子要撒在多水之處。他的王必超過亞甲;他的國必要振興。
七十士譯本 必從他的種子產生一位,他將統治萬邦。神的國必揚聲歡呼,這國必興盛。
例三:民數記二十四章17節
希伯來舊約聖經 我看他卻不在現時;我望他卻不在近日。有星要出於雅各,有杖要興於以色列,必打破摩押的四角,毀壞擾亂之子。
七十士譯本 我會向他指示,卻不在現在。我向他祝福,他卻不得接近我。有星要出於雅各,有人要興於以色列,必打破摩押的王子們,毀壞擾亂之子。
例四:詩篇七十二篇5節
希伯來舊約聖經 太陽還存,月亮還在,人要敬畏你,直到萬代!他必降臨,像雨降在已收割的草地上,如甘霖滋潤田地。在他的日子義人要發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長存。
七十士譯本 他像太陽一樣永遠長存,像月亮還未升起黑夜未降臨之前的永遠明亮。人要敬畏你,直到萬代!他必降臨,像雨降在已割的草地上,如首霖滋潤田地。在他的日子,義人要發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和黑暗都被移除一般。
例五:以賽亞嘗九章6節
希伯來舊約聖經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七十士譯本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彌賽亞、群眾大會的天使」。
猶太次經1
15本次經都寫於西元前第一、二世紀,因此對瞭解第一世紀的猶太觀點助益頗大。
以斯拉記下(Esdr 7.26—30)
當我所預定的那日來到時,任何能脫離惡者權勢的人,都將親眼見到我的榮耀。因為我的兒子彌賽亞將會向投靠祂的人,顯露祂自己,他們將歡喜四百年。這些年過去後,我兒彌賽亞將死亡,所有的人也會停止呼吸。整個世界會回到原來沉默的大地,共有七天,如同創世以先的情況一般。
以斯拉記下(12.31—34)
你會看見一隻獅子怒吼的走出森林,會聽見獅子對鷹訓誨,譴責鷹的惡行和惡言。這狮子就是彌賽亞,至高上帝將祂一直保留到末後之日。祂將是大衛的後裔,會出來向地上的統治者訓示。彌賽亞將譴貴他們的邪惡行徑,及他們對上帝的污穢。當他們活著的時候,彌賽亞就審判他們,判定他們的罪,把他們摧毁,彌赛亞卻憐恤其他的百姓。這些人仍然在土地上存活者,彌赛亞使他們得自由和幸福,直到末日審判的日子。
以斯拉記下(13.3)
在夢中,我看見一陣風從海裡刮出來,掀起一股巨瀾。我一眼望去,這風從海中帶出一物,貌似人樣。他在雲彩上飛翔,當他轉臉的時候,他所望見的一切全都開始顫抖。當他說話的時候,凡聽見聲音的,全都如蠟在火中一樣地融化。
以斯拉記下(13.25)
這位從海裡上來的人樣,正是至高者創世以來預定計劃中的那一位。
以斯拉記下(13.32)
這些事後,我先前所指的預兆就會出現。之後,我就會差派我的兒子到人世,祂就是你所看見的那位從海裡出來的人樣。
以斯拉記下(13.36—37)
祂會站立在錫安山上,錫安將以無比的榮耀向全民顯示自己,它的建築完美華麗,正如夢中所見到大自然對山峰的雕琢一樣,我兒隨即會責備列國褻瀆神的罪。
以斯拉記下(14.9)
你將從這人間世界被提上,你將和我兒以及和你同為人類的人們一同居住,直到世界的末了。
劍橋所出的《次經研究》一書的序言中(31頁)就提到說:「第十一章和十二章的彌賽亞形象是多樣的,有大衛家、創世之前存在,人子的(和但以理第七章描述的一樣)、被揀選的(在以諾一書)、第二個摩西等。」2
「馬加比一書」被公認最少提到彌賽亞,有些學者甚至認為是反彌賽亞的。但書中仍出現彌賽亞觀的:
馬加比一書(4.46)
把那些石頭放在聖殿山上適當的地方,保存在那裡,等到先知出世後在決定如何處置。
馬加比一書(9.27)
這些人逮捕了猶大的朋友們,把他們全都押到暴君面前,他折磨和污辱他們。這是以色列人災難最深重的時刻,自從先知離開他們以來從未有過這樣大的災難。
馬加比一書(14.41)
在真正的先知(trustworthy prophet)出現以前,猶太人和祭司們就有了西門及其子孫,作為他們的領袖和大祭司。
此處對先知的用詞和申命記是相同的:「耶和華你的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興起一位先知(trustworthy prophet),像我,你們要聽從他。」(申十八15)
「馬加比一書」的作者顯然十分熟悉但以理書第七章,在書中也引用但以理有關末世的描述。然而書中從未提及有關大衛子孫之事,當時的其他次經,如「以諾一書」和「所羅門詩篇」都有用「大衛子孫」來暗指彌賽亞,馬加比認為自己在血緣上雖非大衛子孫,卻已正式取代大衛的子孫,因此絕口不提「大衛子孫」一詞。
葛斯登(Goldstein)認為「馬加比一書」是哈斯摩尼王朝的宣傳者,他在書上寫著:「大衛王朝當時的國祚並未永遠綿延不斷,直等到馬加比的出現,才得以永世的傳承下去。」3當然也有和「馬加比一書」持相反觀點的,在「所羅門詩篇」(17.4—6),就強烈責備哈斯摩尼王朝竊取大衛王朝的權柄。
猶太偽經4
這些偽經多半完成於新約時期,或較新約時期稍早,因此可反映第一世紀的猶太人思潮。
以諾一書(46.1)
我看到一位來自亙古的,祂的頭像羊毛般的純白。是誰?祂答是人子。公義在祂裡面,祂也住在公義裡面。人子將趕走列王,將他們從舒適的位置趕下來,將掌權者從王位上趕走。
以諾一書(48.2—10)
人子在創造太陽、月亮之前就有彌賽亞。
以諾一書(51.3)
神所揀選的必坐在王位。
以諾一書(52.4)
彌賽亞的權柄彰顯的事,你會看見。
以諾一書(62.5)
當人子坐在榮耀的寶座上時……。
以諾一書(62.7)
創世之初,人子被隱藏著。至高上帝將祂安置在祂的大能之中。日後,再將祂顯明,就是那位聖潔的、揀選的那位。
以諾一書(62.14)
主的靈會與他們居住,他們將永遠和人子同進食、同休息、同興起。
以諾一書(69.29)
所有邪惡都在榮耀寶座的人子前消失。
以諾一書(105.2)
到那時我(至高主)和我的兒子,將和他們(猶太信徒)合而為一,在正直的道路上,直到永遠。
查爾斯沃斯(Charlesworth)在他的書中對以諾一書的介紹就指出:「以諾一書中的彌賽亞,就是被稱為公義的那位人子,也是指創世之先就存在的那位。祂居住在高天、威嚴榮耀、統治列國、坐在尊貴大寶座上,審判所有有魂有體的生物。」5
希比拉神論記(Sibylline Oracles 3.285)
天上的神將差遣君王,用血和烈火管理眾人。
希比拉神論記(3.652—655)
神會從太陽差遣一位君王,他將止息地上一切邪惡的爭戰。殺戮其中一部份的人,要他們彼此忠誠相待。他執行這些計晝都根據偉大神的指導。
希比拉神論記(5.108)
一位永不毀壞的君王,將在人世間施行審判。
希比拉神論記(5.414)
從天而來的手中有神賜的權杖的這位,他要將富有者的財富歸還義人。他要用烈火摧毀不義的城市。
這裡所列舉的四個例子,有些學者認為前兩個選自第三章的經文中的「君王」暗指地上的君王,如波斯古列王或其他可視為典範的國君等。至於出自第五章的後兩節經文,學者都毫無異議的認為是指屬天的救贖主。6
所羅門詩篇(17.21—18.9)整個17和18這兩章,幾乎都在敘述大衛彌賽亞的形象,下列僅摘錄其中部份供讀者參考。
所羅門詩篇(17.21)
大衛之子將被興起來統治祂的僕人以色列。
所羅門詩篇(17.32)
神會指教他,他將成為統治萬民的公義君王。在他的日子中,不再有一切的不公不義。所有都將成為聖潔,這位君
王就是主彌賽亞。
所羅門詩篇(17.42)
神所興起的以色列王,將統治和教導以色列全家。
所羅門詩篇(18.5—7)
在預定的日子,彌賽亞會降臨。祂要統治萬邦,在那時出生的人有福了。他將親眼見主所形的奇妙的事,他將在主彌賽亞的杖下受教。
巴錄啟不錄(或稱為敘利亞文的巴錄,Syriac Apocalypse of Baruch 30.1):當受膏者會帶著榮耀回來,所有睡著有盼望的人都會醒來。
巴錄啟示錄(40)
受膏者會將作惡者的邪惡行為揭露出來,並且除滅他。受膏者要掌權直到永遠,直到神所預定的都實現了。
巴錄啟示錄(72.2)
到那時受膏者會降臨,他將聚集列國。有些將被摧毀,有些將被饒恕。
另外,利未遺訓、猶大遺訓、便雅憫遺訓都屬於十二族長遺訓(testaments of the Twelve Patriarchs)的一部份。十二族長
遺訓是雅各的每一位兒子留給後裔的訓言。
利未遺訓(18:2)
主會興起新的祭司,主的話將被顯明。他將要用真理的來審判全地許多年。他的星辰將如國王的威儀般的高掛在天際。主的星辰將如太陽般的照耀大地,諸天將在他的日子中欣喜跳躍。諸地也他而高興,天上的雲也將歡呼。主的智慧將傾倒在大地,如同大海的眾水。至高者的榮耀將澆灌在受膏者的身上,聰明和聖潔的靈也降在他身上。在他的祭司的代求中,罪將會停止,被定罪的祂裡面找到平安。祂將會打開天國的大門,祂會將生命的樹賜給聖徒。
猶大遺訓(24)
從雅各的根必興起一顆星,有一人像正義的太陽,將被興起。他行走在正義和溫柔人的中間,在他裡面並無罪惡。天將為他打開,天父將澆灌下祝福的靈在他身上。我們將成為祂真理的兒子,我們將走在祂的旨意當中。祂將把天國的權杖顯明,祂的根將發出新芽。祂帶著公義的棍杖,審判和拯救眾人。
便雅憫遺訓(9:2)
到那時,十二支派和列國將會聚集在他面前。至高者將差派的末世的先知,賜下祂的救贖。
死海古卷7
部份的死海古卷和新約屬於同一年代,大部份的死海古卷都比新約聖經要早上一、二個世紀。因此對瞭解第一世紀的猶太觀點(特別是撒都該人和愛色尼人)助益頗大。范狄肯(Vandekam James)教授指出:「在人類歷史末後的日子中,那些與上帝有盟約的子民,已預備好遵行上帝的旨意。上帝將介人人類的歷史中,祂將差遣未來的導師這是一位先知和大衛的、以及祭司的彌賽亞。」8約翰柯林斯(John Collins)教授也說道:「死海古卷中所呈現的,是當時的昆蘭社區盼望兩種身份的彌賽亞的到來。一種是王室的,一種是祭司的彌賽亞。」9
4Q Aramaic Apocalypse(4Q246)
祂將被稱為神的兒子,人們要稱祂為至高者。祂的國將成為永恆的國度,全地都將歸回真理,都將和平相處,刀劍都將止息。所有的城市都向祂仰望,祂是眾神之中最偉大的,祂的國將成為永恆的國度。
大馬士革文CD(Damascus Document)
XII,23:直到亞倫的彌賽亞興起,那些軟弱的,以及行走在這些軟弱當中的……。
XX,1:直到亞倫和以色列的彌賽亞興起,這位獨特的教師……。
XIV,19:直到亞倫和以色列的彌賽亞興起,祂將赦免眾人的罪。
社區規則(The Rule of the Commumity1QS)9b—11
他們不可背棄律法的規範,不可隨從徹底頑固的心。他們應該遵守社區大會所制定規則,直到先知和亞倫和以色列的彌 賽亞來到。
4Qflor(Florilegium,4Q174,如撒母耳記下7.12—14所說的。)
耶和華像你宣告說,我將為你興建一個家。我將興起你的後代,建立起永遠掌權的王國。我要做你的父,你是我的兒子。
4Q252(frag 1,如創世記四九章10節)
掌權者不會從猶大支派離開,當以色列還有主權時,大衛的王位一直都有人坐在上面。忠誠的盟約是國王的權杖,數以千計的以色列子民是國王的腳凳,直到公義的彌賽亞到來,他是大衛的支派。他將忠誠的盟約賜回他的子民,讓祂的子民享受真理公義直到萬代。
斐羅和約瑟夫的作品
斐羅和約瑟夫的作品約完成於新約時期,也提供不少當時對於彌賽亞期盼的狀況。
斐羅
「我看他卻不在現時;我望他卻不在近日。有星要出於雅各,有杖要興於以色列,必打破摩押的四角,毁壞擾亂之子。」(民廿四17)七十士譯本將「杖」(scepter)翻譯成「人們」(man)。斐羅則翻譯成「戰士」(warrior)。
The Life of Moses I:289—290:
「有一天,從你們當中必出現一人。他將統治列國,他的國度因為擴張到全地而受到稱揚。」
On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95:
「將有一人興起,他將率大軍爭戰,並降服許多大國。」
總而言之,彌賽亞並不是斐羅著作的主題。他著作的主題是猶太民族在整個神計晝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上帝對猶太人的啟不(這是為天啟【funturidtic eschatology】)對整個人類的影響。斐羅筆下常著墨於摩西所扮演以色列王之角色。他十分認同國王和王室制度的重要,因此斐羅始終期待著一位未來彌賽亞真正國王的降臨。10
(斐羅始終期待著一位未來彌赛亞真正國王的降臨。)
約瑟夫
約瑟夫在其書中,詳細描述第一世紀前,自稱是彌賽亞的人物。因此約瑟夫的書透露出是當時整個社會對彌賽亞的期待和印象,而不是約瑟夫個人的彌賽亞觀,這點和斐羅的不同。
「這時出了一位惡棍,他偽裝著雙手乾淨,其實心裡藏的都是邪惡的念頭。他所佔領的城市,等於就是用暗殺換取寧靜的城市。說謊的騙子宣稱是受到神靈的感召,才發動革命。他們還誘導群眾成為瘋狂份子。他告訴群眾上帝會賜下預兆,使得群眾紛紛跟隨到曠野。」《猶太戰爭》(2.258—60)
「慫恿他們發動戰爭的是,他們聖書上一個模稜兩可的預兆。他們相信預兆指示說,他們當中會出現一位統治世界的領袖。連他們當中的智者都將之解釋錯誤,他們以為是由他們民族中產生的人物。其實這預兆指的是羅馬皇帝維斯帕先。這位羅馬國王的疆域也包括猶太全境。」《猶太戰爭》(6.312—13)
約瑟夫所謂的「智者」顯然是表示,當時的彌賽亞觀不只是市井小民對復國的盼望,更且是知識份子研究的議題。約瑟夫認為當時群眾的彌賽亞觀,使得他們容易被煽動而成為暴民,然而許多知識份子研經的偏差也是原因之一。
他珥根11
他珥根是希伯來聖經翻譯成的亞蘭文版,譯者往往將自己的觀點和注釋寫人經文之內。死海古卷中就出土有約伯記與利未記他珥根,由此可知他珥根在耶穌時代之前就已流通。
他珥根將不少舊約經文視為是彌賽亞訊息,雖然不少他珥根是完成於新約聖經之後,然而就其內容和思想而言,應該是屬於早期的猶太教思想。
創世記(3.15,Pseudo—Jonathan)
在彌賽亞王的日子,他們最後將和平相處。
創世記(3.15,Frg)
在末後的日子,當彌賽亞王降臨之時,他們會和平相處。
創世記(35.21,Ps.—J)
雅各搭帳棚之處,就是末日彌賽亞王將顯現自己的地方。
創世記(49.1,Ps.—J)
末後的日子,彌賽亞王將出現並向他們啟示。
創世記(49.1,Frg)
因為他要把末世彌赛亞時候將發生的事,告訴他們。
創世記(49.10—12,Onq.)
猶大家統治的權利,將一直傳承下去。祂子孫也將一直抄寫經書下去,直到屬於彌賽亞的國度降臨,到時列國都將聽從祂。
創世記(49.10—12,Ps.—J)和創世記(49.10—12,Frg )
猶大家不斷會產生國王和統治者,他子孫也將一直教導摩西五經(妥拉)下去,直到屬於彌賽亞的國度降臨,列國都將消散,從猶大家而出的彌賽亞何其美!
出埃及記(12.42,Frg.)
摩西帶領他們出埃及,正如彌賽亞王從羅馬手中以色列拯救一樣。
出埃及記(17.16,Ps.—J)
從這世代開始,從彌賽亞的世代開始,從將要來臨的世代開始……。
出埃及記(40.9—11,Ps.—J)
將猶大和彌賽亞王的國度冠冕,分別為聖。在末後的日子救贖以色列,以法蓮的兒子彌賽亞將臨到人世。在末後的日子,以色列家將被她的手所拯救。
除了以上所舉出,創世記和出埃及記的例子外,他珥根出現彌賽亞的地方還有:民數記(4處)、申命記(2處)、撒母耳記(4處)、列王紀上(1處)、以賽亞書(10處)、耶利米書處)、耶利米哀歌(2處)、何西阿書(2處)、彌迦書(2處)、以西結書(3處)、哈巴谷書(1處)、詩篇(8處)、路得記(2處)、雅歌書(6處)、傳道書(2處)、以斯帖記(1處)、歷代志上(1處)、撒迦利亞書(4處),總共有60處出現彌賽亞主題。
綜合他珥根對於彌賽亞的描述,我們可以歸納如下:
(1)彌賽亞是以色列拯救和保護的表徵,是以色列在列強環伺的現實世界中的最後盼望。只有彌賽亞能使以色列國成為世界強權。
(2)彌賽亞出自大衛的支派。祂的祖先則不完全是大衛家的嫡系血親。
(3)以利亞是彌賽亞來臨的先驅,且是祂的大祭司。
(4)以色列被羅馬人奴役,在他珥根中被用來和舊約時代猶太人和歌革(Gog,參結三九1)、亞瑪力人(Amalek,參出十七8)、以東人(Edom,參創卅六1)、亞述等國家在歷史中的紛爭來相提並論。
(5)末後彌賽亞降臨時,以色列的敵人都將被上帝或被彌賽亞摧毀。彌賽亞將結束以色列人的流浪,猶太民族將由世界各地返回自己的故土,當年出埃及記中,描繪的猶太民族大批返回巴勒斯坦的史實,將再重演。
(6)彌賽亞永遠存活,祂將會重建聖殿和耶路撒冷。聖殿和耶路撒冷及其中的居民將得到神的庇祐。
(7)彌賽亞對全世界都有主權。「妥拉」將成為人類統一的律法。
(8)彌賽亞有先知預言的能力。
(9)彌賽亞會為人的罪孽的悔改代求,他也會懲罰剛硬著心的國家和個人,並將他們丟入地獄的火裡。彌賽亞將是一位公義的審判者,來執行公義和公正。欺侮人的惡者的將被審判,彌賽亞是社會公義的化身。
第一世紀的拉比文獻
第一世紀的拉比文獻中,出現不少針對舊約經文中的彌賽亞的注釋。也就是說第一世紀的拉比認為,有些希伯來經文是屬於彌賽亞涵義的經文。從這些拉比的詮釋,我們可知這時期的拉比心目中的彌賽亞形象。
第一世紀的拉比文件大多完成於新約之後,但仍然反映傳統猶太人的彌賽亞觀。這點現象和他珥根是十分類似的。
米示拏
基本上它是一份有關律法解釋的文件,不是神學專論的書籍,因此很少出現有關末世的主題。幾個與彌賽亞有關的內容是:
m.Sota 9.15:
當歷史中出現許多的彌賽亞足跡時,彌賽亞的論調大大增加。
m.Ber.1:5:
這世界和彌賽亞的日子……。
m.sheqalim 2.5;m.baba.mesia 1.8,2.8,3.4—5;
以利亞是彌賽亞的先驅(forerunner)人物。
他勒目
巴比倫他勒目(用“b”代表)和耶路撒冷他勒目(用“y”代表)。
y.Tan’anit 4.8:
拉比西蒙賓約海(Simeon ben Yohai)紀錄了一段史實,他說:「我的老師亞其帕(R.Akiba)常解釋民數記廿四章17節『有星要出於雅各。』他認為柯芝巴(Bar Kochba)來自雅各的後裔。因此當拉比亞其帕遇見柯芝巴時,他立即驚呼道:『這就是以色列王,彌賽亞!』拉比妥塔(Yohanan b. Torta)則不以為然的潑他冷水說:『亞其帕,就算你的雙頰長出青草時,大衛之子也不會降臨。』」
柯芝巴是新約聖經結束後的年代的人物(第二次猶太反抗戰爭的領袖)。亞其帕是米示拏重要的作者之一。由以上這段對話可知,即使聖殿已被毀,對彌賽亞的殷殷期盼,仍然存在許多知名的拉比當中。
y.Ketubot 12.3
彌賽亞的時候,死者將會復活。
b.Hag. 14a
拉比亞葵巴(Aquiba)解釋但以理第七章時說:「這章內共有兩個寶座,一個寶座是為至高神,另一寶座則是大衛後裔彌賽亞的。」
b.Sanh. 98a:
拉比亞歷山卓(Alexandrai)說:「拉比里維(Jehoshua ben Levi)比較但以理七章13節和撒迦利亞書九章9節時說:如果以色列家是值得關懷的,那麼彌賽亞將會從天駕雲而來。如果以色列是不值得拯救的,彌賽亞則會以窮人的身份,騎著驢駒回來。」
b. Sanh. 99a:
有人問拉比亞巴胡(Abahu):「彌賽亞何時會降臨?」他回答:「當黑暗吞噬人們之時。」
b. Sukkah 52:
「撒迦利亞書十二章10節說:我必將那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大衛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們必仰望我,就是他們所扎的。必為我悲哀,如喪獨生子。又為我愁苦,如喪長子。」這段對話是指著猶太人殺害約瑟之子彌賽亞所說的。
米大示
Midr. Ps. 90.17[on Ps 90.15]:
「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椚遭難的年歲使我們喜樂。這些受苦的日子是在受到巴比倫、波斯瑪代、希臘、以東欺凌的時候。但我們將在彌賽亞的日子裡,歡喜快樂。」
Midrash on the Psalms:
這彌賽亞的日子到底為時有多久?拉比伊萊瑟(Eliezer)說共有一千年,拉比約書華(Joshua)說有兩千年,拉比伯瑞凱(Berechiah)和拉比老多斯(Dos the Elder)說共有六百年,拉比何賽(Jose)說六十年,拉比亞其帕(Akiba)說四十年,拉比說七千年。12
Song.Rab.8:9 sec.3:
拉比喀哈納(Abba b. Kahana)說:「如果你的座位都被以色列境內的巴比倫人坐滿,彌賽亞來臨的日子近了。」
米大示—以斯帖、雅歌:
拉比約哈(Simeon b. Yohai)教導說:「如果你看到一匹波斯馬被鍊栓在以色列的墓地,彌賽亞來臨的日子近了。」13
民數記Rab. 13.14[on Num 17.13]:
他的供物是一個銀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個銀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聖所的平,也都盛滿了調油的細麵作素祭。
拉比解釋說:這裡的盤和銀碗,都象徵大衛家將掌管海和天空。這些大衛家的王,就是所羅門王和彌賽亞王。
米大示—民數記:
「你怎麼知道這位就是彌賽亞王?因為經上記著說,祂將從海這邊統治到海的那邊,從河流一直統治到地極。你怎麼知道祂管理大地?因為經上記著說,列王都要在祂面前匐伏敬拜,萬國都要服侍祂。經上還說,看阿!子將駕雲而降,祂將統理萬邦萬民都要侍奉祂。列國曾從遠方帶來厚禮向所羅王進貢,他們也必向彌賽亞王朝拜。」14
拉比法典中對舊約經文「彌賽亞」式的解經:
拉比列舉創世記18處含有彌賽亞的啟示。
拉比在解釋創世記冊三章1節時,就引用以賽亞書六六章7節:「錫安未曾劬勞,就生產。未覺疼痛,就生出男孩。」拉比解釋說:「這句經節是說,早在壓迫以色列人的敵人剛誕生之時,救贖主就已經出生了。」
創世記卅三章1節是雅各懷著忐忑不安的心,與聲勢浩大的(帶著四百人)兄弟以掃相會。拉比引用以賽亞書六六章,說明以掃並不可怕,遠在以掃這些徒眾誕生之先,就有了彌賽亞。
詩篇二篇2節:「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第7節:「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這兩處的詩篇被許多拉比文獻引用,來說明受膏者就是彌賽亞。15
瑪拉基書四章5節:「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這句經文也是眾多拉比論述彌賽亞時所引用的。16
拉比法典(Sanhedrin98b)也討論創世記四九章10節:「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創四九10)
拉比米得拉許(Midrash Rabbah)說:「彌賽亞的名字叫細羅,因為創世記四九章10節記載『直等到細羅來』。彌賽亞的)名字叫做恩慈,因為耶利米書十六章13節記載『我必不向你們施恩。』施的名字叫做新芽,因為詩篇上說『願祂發旺』。」
拉比瑞許(Rashi)說:「祂是彌賽亞王,而祂的示羅是祂的力量。」示羅在希伯來的字根是「和平」的意思。猶太學者卻都採用此字根另一原型的意思——統治者。17
拉比著作喜歡用「法勒斯」來指彌賽亞。「隨後這孩子把手收回去,他哥哥生出來了;收生婆說:『你為什麼搶著來呢?』因此給他起名叫法勒斯。」(創卅八29)法勒斯的希伯來原意是「分開」,在這裡成為「搶著出來」的意思。法勒斯後來成為大衛支派的祖先(參得四18—22),耶穌的家譜就是從這裡衍生出來的(參太一3)。
拉比希摩司(Shemoth Rabbah)說:「當亞當和夏娃犯罪墮落後,那個世代便整個腐敗了。當法勒斯興起時,歷史從他重新開始,因為彌賽亞將從他而興起。從法勒斯時代開始,上帝會將吞噬死亡。正如以賽亞書25章8節所記載:他已經吞滅死亡直到永遠。從此法勒斯之子就是用來只指彌賽亞。」
拉比譚胡瑪(Tanhuma Bar Abba)說:「所以,猶大因為生出了法勒斯和希斯倫而出名。後來又從當中繁衍出大衛和將來拯救以色列的彌賽亞王。」
米示大(Midrash Bereshith Rabba)上記載著:「猶大娶妻生子的時候,正是上帝賜下彌賽亞到人間的光明時刻的開始。」
拉比摩西華瑪(Moses Ben Hahman,可縮寫為RaMBaN,是西元十三世紀末的著名拉比)說:「法勒斯被一道圍牆包圍著,他被關在裡面。因此有人說:法勒斯是打破圍籬由內衝向外面的。法勒斯是首生的。他是由神而來的。正如經上所說的:我會賜他一個長子。」
拉比撒羅門迦其(Shalomon Jarchi,縮寫為RaSHI,屬於西元後1105年的著名拉比)說:「法勒斯是猶太人的救主,是為他們開路的。開路的“poerts”和法勒斯“phares”在希伯來文中是同一字根。」
這裡引用的各拉比的說法,從耶穌時代以前到西元後中世紀的拉比都有。可見猶太人的彌賽亞觀影響年代的久遠,即使他們不接受耶穌是彌賽亞,直到中世紀對彌賽亞的降臨仍然懷著極大的憧憬。
拉比法典(Sanhedrin:97b)說:「大衛之子會在一個完全公義,或者完全敗壞的世代來到人世間。」
完全公義的世代—正如經上所說:「你的居民都成為義人,永遠得地為業。」(賽六十21)
完全敗壞的世代—正如經上記著:「耶和華甚不喜悦。祂見無人拯救,無人代求。」(賽五九16)
如果世代是公義的,祂將會駕雲而來。因為經上說:「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但七13);如果世代是敗壞的,祂將會謙和的騎驢而來,因為經上記著說:「謙謙和和地騎著驢。」(亞九9)
法典(Berakoth 56a)上說:「若有人夢到驢,他可盼望到彌賽亞的救恩。」
拉比瑪揚(Yitshak Bar Maryon,西元後290—320年的拉比)說:「有第一位拯救者,也有最末一位。經上(出四20)提到第一位拯救者『他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叫他們騎上驢。』
經上(亞九9)也提到最末一位拯救者『謙和的騎在一匹驢上。』第一位救主供應嗎哪,如經上記著說『我要從天上降糧與你。』(出十6),最末一位救主也會如此,因為經上記著說『五穀必然在全地茂盛。』(詩七二16)。第一位救主開泉水,如出埃及記記載,最末一位救主也供應泉水,因為經上記著說:『必有泉源從耶和華的殿中流出來。』(珥三18)」18
拉比瑪洋魯(Yitshak Bar Maryonru)接著斷言:「在末後的日子,救主自己會顯現,並從天上賜下嗎哪。」
拉比文獻(Sanhedrin 97a)中還有一段猶太教派對彌賽亞的表態:「從以利亞以來,我們都相信世界共有六千年的壽命。最初的兩千年是蠻荒時代,接下來的兩千年是妥拉(摩西五經)盛行的年代,再接下來的兩千年是彌賽亞的時代。但由於我們眾人的罪,彌賽亞還沒有來,反到是今天這個混亂的局面。」
愛德遜(Edersheim’s)曾列舉出,拉比文獻中有456處提到彌賽亞的地方。愛德遜還表示他的工作尚未完全,因為他可能還遺漏拉比文獻中一些有關彌賽亞的章節。19
然而,研讀拉比文獻的彌賽亞觀,必須先弄清楚這位發言的拉比是屬於哪一個年代?如果是屬於耶穌同年代或者比耶穌稍早,這些言論大大有助於對耶穌時代的彌賽亞觀的瞭解。我們也可進一步思考,為什麼耶穌時代的猶太思潮竟容納不下耶穌彌賽亞?如果著作的拉比是屬於聖經時代後的人物,則提供著耶穌後的彌賽亞觀。
我們要思考的方向是,猶太人拒絕了耶穌後,他們理想中的人選又是誰呢?還是他們終究放棄對彌賽亞的盼望呢?後者的答案是:耶穌之後的猶太人對彌賽亞仍然是期待的。這可由孫得力(Risto Santala)的著作《舊約中的彌賽亞——拉比文獻的印證》看得出來。20愛德遜列舉的彌賽亞資料許多都是屬於後耶穌時代的。
現舉一個耶穌以後九百年的拉比帕希克達(Perikhta rabbah)
所說的話為例,這位拉比曾引用創世記廿二章18節的經文:「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拉比說到這位後裔就是指彌賽亞。有趣的是,這位拉比的看法竟然和加拉太書的解釋不謀而合:「所應許的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子孫說的。神並不是說『眾子孫』,指著許多人,乃是說『你那一個子孫』,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加三16)
在歷史中,猶太人對彌賽亞的期盼是一直存在的,這種彌賽亞的盼望也是對末世天啟(Eschatology)救贖的期待。雖然這盼望在西元二千年的現代,有逐漸淡薄的趨勢。
歷史中自稱是彌賽亞者
了解這些自稱是彌賽亞的主要訴求,就知道當時社會的期待與脈動。
第一世紀前後,巴勒斯坦出現許多自稱為彌賽亞的人物。從這段時期出現大量的自稱彌賽亞者,我們可推知彌賽亞議題的普遍被討論和重視。有彌賽亞的預期心理,才有這些人物的出現。21
一、自稱彌賽亞的君王
加利利區賽福里斯的猶大(Judas,of Sepphoris,Galilee)是盗匪頭目西西家(Hezekiah)之子。
比利亞的西門(Simon of Perea)曾任皇家的侍從。
猶大地的牧羊人(Athronges)。
加利利區加拉城的猶大(Judas,of Gamla,使徒行傳五章37節中曾提及)。
梅納翰(Menahem,grandson of Judas the Galilean)利未之子約翰(John of Gischala son Levi)
格拉森的西門(Simon bar Giora)
二、自稱彌賽亞先知
不知名的撒瑪利亞人。
丟大(Theudas,記載於使徒行傅五章36節)。
不知名的埃及籍的猶太人。
不知名的某騙子。
約拿單(Jonathan the refugee)。
西元前第二世紀,猶太彌賽亞的主流思想(Jewish messianism)就是上帝差派降世的救主彌賽亞。22
到了馬加比時代(西元前164—63),彌賽亞思想較不被重視,也少為人所討論。約翰柯林斯認為:「從大衛支派發出大有能力的君王,來復興以色列國,一直是以色列人被擄後對彌賽亞的期盼。然而,當非大衛支派的哈斯摩尼王朝興起時,這個觀念被調整。」23
雖然大衛彌賽亞的觀念仍深植民心,然而,眼前猶太人已經獨立建國了。許多猶太人認為舊約的預言已實現了,不少人接受非大衛支派的彌賽亞已降臨的說法,因此對彌賽亞議題已很少討論了。彌賽亞的觀念的存在與否,隨著當時猶太不同團體的政治環境和立場而有所不同。
當時的政治領袖(大祭司、馬加比權貴)和政治機構懷抱高度興趣的猶太人,對彌賽亞觀念是較冷漠的。即使當時末世觀的猶太團體,在相信地上的彌賽亞(地上理想的君主)之外,仍堅信上帝將在末世差派降世的救主,然而對他們而言,這上帝差派的救贖主,也只是陪襯和補充之用,不再是西元前第二世紀初期的彌賽亞觀。當時,唯一有強烈和完整彌賽亞觀的,就是昆蘭社區和西元前第一世紀的作品所羅門詩篇。
然而,隨著哈斯摩尼王朝的腐敗、人心渙散,民眾對這政權開始信心動搖,此時彌賽亞觀又再度被討論起來。
賀塞利和韓生(Horsley and Hanson)也指出:
「馬加比時期,民眾已經漸漸淡忘受膏者國王的降臨的應許,只有在死海古卷和所羅門詩篇(17篇),才可看見對彌賽亞出現的期待。當時一般的文獻,很少出現彌賽亞或大衛子孫的討論,直到馬加比時代中期過後,傳統的企盼彌賽亞王降臨的風氣,又漸漸復古盛行起來。」24
到了西元前第一世紀,討論彌賽亞觀,儼然成為猶太教的重要議題之一。查爾斯沃司綜合西元前第三世紀到西元第一世紀這段時期的彌賽亞觀說:
「祂是神差遣的大祭司(the Dead Sea S crolls,the T12P),
大有恩惠和能力的國君(PssSol17),而彌賽亞的功能是:審判邪惡的(PssSol 17,4Ezra 12,2 Bar 40),摧毀他們(PassSol 17,4Ezra 12,2 Bar 72;cf.Is 11),庇護神的子民們(PssSol 17,4Ezra 12,cf. Zech 9),在充滿神賜福的國度掌王權(PssSol 17,18;2Bar40;cf. Ps. 2).」25
近代的猶太學者伯克塞(B. M. Bokser)也指出:
「早期的拉比猶太教(Early Rabbinical Judaism)的彌賽亞觀,主要仍然是根植於傳統式的出埃及記模式,彌賽亞將如摩西般的,將以色列百姓從被壓迫的異族統治下,拯救出來。換言之,第一、二世紀的猶太人仍然和傳統上對彌賽亞期盼是相同的,是一種對彌賽亞多重角色、功能的心裡期待。」26
即使是一向貶抑古代彌賽亞思潮的廿世紀猶太學者紐司勒(Jacob Neusner),也承認紀元前後的猶太人,確實是在局舉一位超越凡人之上的彌賽亞!紐司勒認為,米示拏的編纂者都想要破除對彌賽亞觀的盼望。由於每位作者採用的方法不同,因此才會出現不同的彌賽亞觀。27
米示拏提出這些出現在較早的猶太教的所謂的彌賽亞啟示問題,目的想——將這謬誤加以澄清。紐司勒進一步解釋,所謂的「早期猶太教」(他所認為不成熟的猶太教)的現象。他說早期猶太教採用彌賽亞的神話,宣稱彌賽亞是以色列的拯救和贖回者,彌賽亞是超自然的力量,祂介入人類政治和歷史,扮演猶太王,甚至神人的角色來解決以色列歷史的困境。紐司勒說,這神話最後竟然演變成基督成為世界的王,人類歷史的掌管者。28
紐司勒雖然極力反對彌賽亞,但從他的論述,我們可知第一世紀前後確實存在著強烈對彌賽亞的盼望。所以根據拉比文獻(如他珥根、他勒目、米大示)的記載,我們推測,廣泛出現的彌賽亞訊息,應是在西元前三百年,也就是舊約正典剛完成後即大量出現。當然這不意味著所有第一世紀的猶太人都引頸企盼彌賽亞的到來。更不用奢望當時的猶太人都在盼望一位和新約記載的同時具有神性和人性的彌賽亞出現。不少猶太人心目中的彌賽亞,是一位百分之百真實的人類,是一位將猶太民族轉化成世界超強的政治領袖。
由上述學者的觀點,加上本文所引用文獻,我們可知猶太傳統的彌賽亞形象從國王、祭司,到先知都有。大多的作者和聖經注釋者,都有自己認可的彌賽亞形象。這些形象從百分之百的人類大衛的後代(如所羅門詩篇、巴錄二書、希比拉神諭記),到創世之先早已存在的救贖主的降臨(如以諾一書、希比拉神諭記、猶大遺訓)都有。也有不少兩者都有的(如死海古卷、利未遺訓)。
(猶太傳統的彌赛亞形象從國王、祭司,到先知都有。)
屬於巴勒斯坦的文獻(如所羅門詩篇和十二族長遺訓),和巴勒斯坦以外的地區(在希羅社會中希臘化的猶太教,如斐羅、七十士譯本和希比拉神諭記)並無差異。
拉比文獻外的次經和偽經(猶太文學和拉比文獻rabbinic Judaism)中最主要的拉比法典(Mishna Talmud)兩者對彌賽亞都有極寬的解釋範圍。
(至於彌賽亞形象是否會因為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答案是否定的。)
從西元前200年到耶穌時代的彌賽亞觀
從西元前200年到耶穌時代,我們可從昆蘭文獻(雙重身份的彌賽亞Dual messiahs)、以諾一書(在創世以先已存在的,超自然的彌賽亞)、希臘化的希比拉神諭記(屬世的卻又象徵性的君王)、巴勒斯坦的所羅門詩篇(屬世的大衛式君王)。
從早期拉比文獻和他珥根當中充滿著拉比對聖經註釋時,所流露出濃厚的彌賽亞盼望,我們可知彌賽亞觀已是這時期深受矚目的議題。
(彌赛亞形象是否會因為文獻的屬性不同而有差異?答案也是否定的。)
西元前150年到西元元年的彌賽亞觀
西元前150年拉比的言論漸漸編成法典,他珥根也約莫寫於此時期。儘管此時羅馬新興強權的抬頭,使得猶太人的哈斯摩尼王朝傾覆。然而,彌賽亞的議題仍然繼續發酵。這時各文獻的討論彌賽亞觀的有,希羅世界的斐羅(彌賽亞是普世的君王),巴勒斯坦的以斯拉記下(2 Esdras,創世以前存在、超越人類的層次的超自然),希比拉神諭記(從天而降的超凡的君王),約瑟夫記載許多自認為彌賽亞的領袖(約瑟夫指的是地上真正的君王)、巴勒斯坦的巴錄二書(創世以前存在宇宙的主宰)等等。
結語
總而言之,這時期的人對彌賽亞的印象也是十分多樣的。從文字當中可深刻感受到當時民眾對彌賽亞來臨的殷切期盼。
根據以上所蒐集的史料文獻顯示,彌賽亞的議題絕對不是基督徒自家建構的。
一般的猶太人早就在內心中有自己的彌賽亞印象,一種和舊約的彌賽亞形象有出人的形象。猶太人的彌賽亞印象無論是來自拉比的教導,或是來自猶太文學(次經和偽經)的印象,皆無任何可能提到彌賽亞將會是一位來自加利利窮鄉僻壤的拿撒勒木匠。猶太人對彌賽亞的劇情腳本跟福音書上的耶穌形象不完全符合。
因此當耶穌宣稱自己是彌賽亞,但行出來的卻是一位謙卑捨己的僕人。即使祂有聚集五千、四千群眾的號召力,也曾吸引全城的人都出城看祂,但聖經清楚記載祂卻多次離開人群退到山上,甚至也曾離開國土,繞道他鄉。完全看不出祂有任何聚眾起義、自擁山頭、建立獨立國家的打算。
(彌赛亞的議題絕對不是基督徒自家建構的。)
相反的,祂的工作重點卻擺在和撒瑪利亞婦人談道;用豐富的詞藻、生動活潑的比喻和門徒談論天國的道理;用洗腳和作早餐的身教方式來服侍門徒。此外,祂花許多時間和當時所瞧不起的罪人、不潔淨的人(稅吏、長大痲瘋的、血漏的、娼妓)談道。
這種形象,基本上是無法滿足當時猶太人的期待和想像的。這正也是耶穌被自己同胞拒絕,從不承認祂是彌賽亞的主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