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強調的是我們要分辨先知所傳信息是否出於上帝,而比較不注重這人是真先知或假先知。事實上,「假先知」這名詞還是到新約時期才有的(太 7:15、彼後 2:1)
耶利米和假先知不同之處
歷代志下這段經文清楚標示出了三種型態的先知
所羅門其餘的事,自始至終,不都寫在先知拿單的書上和示羅人亞希雅的預言書上,並先見易多論尼八兒子耶羅波安的默示書上嗎?(歷代志下9:29)
Now the rest of the acts of Solomon, from first to last, are they not written in the records of Nathan the prophet, and in the prophecy of Ahijah the Shilonite, and in the visions of Iddo the seer concerning Jeroboam the son of Nebat? (NASB版)
這三種型態的先知是
1, 先知的文字書寫written records
2, 先知的口說預言prophecy
3,先知seer看到的異象visions
仔細閱讀耶利米書不難發現,在耶利米身上這上述三者全都兼備。換言之,人們可以從這三角度去檢視可信度。只是這樣一位巍峨、巨大的形象,在當時竟然被一位會抓住群眾偏安心態的冒牌貨所戲弄。
耶利米
|
假先知
|
不靠夢境
|
隨意解釋夢
|
耶和華是全人類的創造主。祂安排以色列人被擄去巴比倫,如同族長時代雅各
那一代的以色列因饑荒下埃及地
|
耶和華永遠保護他的選民—以色列
|
耶和華既是在近處亦是在遠處
|
耶和華是在附近
|
啟示內容全來自神
|
向熟人蒐集情資
|
孤立,單單聽從耶和華
|
和祭司同夥(耶5:31)
|
真誠
|
欺騙
|
以色列人要悔改歸正才能逃離災難
|
不提以色列人的罪
|
講神的旨意
|
講君王、祭司、群眾愛聽的
|
被搧耳光,下入監牢
|
百姓喜歡聽
|
耐心等後耶和華的話
|
隨己意談論
|
巴比倫王是耶和華的僕人
|
巴比倫王是入侵的帝國
|
預言70年
|
2年
|
沒有聖殿、沒有約櫃、沒有祭司、沒有自己的王,以色列進入新約(新的敬拜模式)
|
堅信神會保護耶路撒冷聖殿
|
結局證實耶利米的預言
|
最終結局是死亡
|
強調自己是由耶和華”差”或”差傳”(耶23:9、15)
|
完全不提
|
就是先知說假預言,祭司藉他們把持權柄;我的百姓也喜愛這些事,到了結局你們怎樣行呢?(耶5:31)
假先知每個朝代都大量出現
耶利米至少有三處記載有真實姓名的假先知,除了鬧的滿城風雨的哈拿尼雅(耶28章)還有巴施戶珥(耶20:6), 哥賴雅的兒子亞哈、瑪西雅的兒子西底家(耶29:21) ,尼希蘭人示瑪雅(耶29:31)。
除了有名字的假先知,還有一堆不知名的假先知
有拜巴力的先知
祭司都不說,耶和華在哪裡呢?傳講律法的都不認識我。官長違背我;先知藉巴力說預言,隨從無益的神。耶2:8
也有擠身在北國首都撒瑪利亞和南國首都耶路撒冷城內的假先知
我在撒瑪利亞的先知中曾見愚妄;他們藉巴力說預言,使我的百姓以色列走錯了路。耶23:13
我在耶路撒冷的先知中曾見可憎惡的事;他們行姦淫,做事虛妄,又堅固惡人的手,甚至無人回頭離開他的惡。他們在我面前都像所多瑪;耶路撒冷的居民都像蛾摩拉。耶23:14
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當時只有一位烏利亞先知,聲援耶利米
又有一個人奉耶和華的名說預言,是基列‧耶琳人示瑪雅的兒子烏利亞,他照耶利米的一切話說預言,攻擊這城和這地。約雅敬王和他眾勇士、眾首領聽見了烏利亞的話,王就想要把他治死。烏利亞聽見就懼怕,逃往埃及去了。約雅敬王便打發亞革波的兒子以利拿單,帶領幾個人往埃及去。他們就從埃及將烏利亞帶出來,送到約雅敬王那裡;王用刀殺了他,把他的屍首拋在平民的墳地中。)(耶26:20-23)
這位說真話的先知即使流亡海外仍然被盛怒的昏君追殺,難怪才會有大量的說好聽話假先知出現。
其實,在每個朝代都有大量的假先知出現,在北國人數一度高達四百多人
現在你當差遣人,招聚以色列眾人和事奉巴力的那四百五十個先知,並耶洗別所供養事奉亞舍拉的那四百個先知,使他們都上迦密山去見我。(王上18:19-20)
於是以色列王招聚先知,約有四百人,問他們說:我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們說:可以上去,因為主必將那城交在王的手裡。約沙法說:這裡不是還有耶和華的先知,我們可以求問他嗎?(王上22:6-7)
顯然,先知分兩種;耶和華的先知、非事奉耶和華的先知。那時,北國亞哈王想要從亞蘭王手中奪回基列的拉末,邀請南國的約沙法王參戰(王上 22:1-4)。約沙法王希望能夠徵詢先知的意見,亞哈王就召聚四百名先知來,他們都說,可以上去,亞哈會贏。對於這樣的說辭,約沙法王有點懷疑,要求亞哈王再找看看有沒有別的先知可問。亞哈王不得已,找來常說兇言的米該雅,亞哈王恨先隻米該雅,因為
只是我恨他;因為他指著我所說的預言,不說吉語,單說凶言。(王上22:8)
那去召米該雅的使者對米該雅說;眾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說吉言,你不如與他們說一樣的話,也說吉言。(王上22:3)
米該雅先是諷刺性的說其他先知已說過的吉祥話。當亞哈王嚴肅的要求他說真話,米該雅就預言亞哈要陣亡,以色列要戰敗。結果米該雅先被搧耳光(24),被亞哈王關在監牢裡不能吃、不能喝,亞哈說等他凱旋歸來,再來辦他。亞哈王果然如米該雅所說,死於在這次戰役。不過在他出征以前,當時實在沒有人知道,到底那個先知所說為真。
最可笑的是當時的一個插曲:
基拿拿的兒子西底家造了兩個鐵角,說:耶和華如此說:你要用這角牴觸亞蘭人,直到將他們滅盡。所有的先知也都這樣預言說:可以上基列的拉末去,必然得勝,因為耶和華必將那城交在王的手中(王上22:11-12)
假先知也會有象徵的行動,事後想起來,真是小丑的鬧劇一場。不要以為586年大衛王朝傾覆後,血淋淋的歷史教訓會讓假先知止步。公元前440年左右,尼希米返回故國在斷垣殘壁中重建聖殿,他曾傷痛的向神呼求;
我的神啊,多比雅、參巴拉、女先知挪亞底,和其餘的先知要叫我懼怕,求你記念他們所行的這些事。(尼6:14)
和倫人參巴拉,並為奴的亞捫人多比雅都是外國人。先知們竟然勾結異族多方阻饒甚至恐嚇尼希米,這是因為耶路撒冷的部分土地和資源已經被這群人據為己有,在這利益的誘因下,才會出現這種醜事。
真先知的話須等候神啟示的出現
歷史事件之一)
大衛王蓋好自己的香柏木皇宮後,有意為上帝建造聖殿時。先知拿單第一個反應就是很好,可以進行。
拿單對王說:你可以照你的心意而行,因為耶和華與你同在。(撒下7:3)
但是到了晚上,拿單得到上帝的指示,要大衛等到他兒子繼位時,聖殿才能動工。他只好再去跟大衛說。
當夜,耶和華的話臨到拿單說:你去告訴我僕人大衛,說耶和華如此說:你豈可建造殿宇給我居住呢?(撒下7:5)
歷史事件之二)
先知以賽亞也有一次向希西家王宣佈他生病必死,
那時,希西家病得要死。亞摩斯的兒子先知以賽亞去見他,對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當留遺命與你的家,因為你必死,不能活了。(列下20:1)
但是在希西家王禱告蒙上帝應允之後,他又奉上帝指示去告訴希西家,他可以多活十五年(王下 20:1-7)。
你回去告訴我民的君希西家說:耶和華─你祖大衛的神如此說:我聽見了你的禱告,看見了你的眼淚,我必醫治你;到第三日,你必上到耶和華的殿。(王下20:5)
可見先知所說的話,有時候是自己的意思,須等到神的啟示來臨,說出來的話才是正確的預言。
歷史事件之三)
列王紀上十三章記載,有一個神人奉耶和華的命從猶大來到伯特利,要勸誡北國以色列開國國君耶羅波安,不要築邱壇燒香拜偶像。同時,耶和華也囑咐神人,不可在伯特利吃飯喝水,也不可從原路回去。
有一個伯特利的老先知,他為了請神人到家裡吃飯,騙神人說是天使奉耶和華的命叫他來請的(王上 13:18),等到神人真的應邀到他家吃飯,他卻指責神人違背上帝的命令,因為上帝早就吩咐神人不可以留在伯特利吃飯。神人出去以後就遭獅子所咬,老先知為他埋葬哀哭,還吩咐他的兒子將來一定要把他葬在神人旁邊。
耶和華神並沒有揀選老先知去向耶羅波安說預言,而是差派一位神人。
老先知顯然緬懷過去傳達耶和華神諭的光榮日子,在垂老之時他想要接近神人再次沾上光輝。老先知熟悉神傳達訊息的模式,也深知神人違反耶和華吩咐的嚴重性,神一定會介入,屆時老先知一定也會捲入。果然,耶和華神遂了老先知的心願,神藉由老先知傳達
二人坐席的時候,耶和華的話臨到那帶神人回來的先知,他就對那從猶大來的神人說:耶和華如此說:你既違背耶和華的話,不遵守耶和華─你神的命令,(20-21)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為我而死。因為一時老來糊塗,不甘寂寞(神職人員推休症候群),終究自掘兩人共有的墳墓,留下遺憾。
耶23章清楚的標示出假先知的特性
1,廣蒐情報———各從鄰舍偷竊 神的言語(23:30節)
2,做夢當成天啟—託我名說的假預言,他們說:我做了夢!我做了夢!(23:25節)
他們各人將所做的夢對鄰舍述說,想要使我的百姓忘記我的名(23:27節)
那些以幻夢為預言,又述說這夢,以謊言和矜誇使我百姓走錯了路的(23:32節)
3,他們行姦淫,做事虛妄walking in falsehood,又堅固惡人的手(助紂為虐)trengthen the hands of evildoers,So that no one has turned back from his wickedness. (23:14)
3,自演自導
我(耶和華神)沒有打發那些先知,他們竟自奔跑;我沒有對他們說話,他們竟自預言。(23:21)
4, 本心詭詐的先知(23:26) prophets of the deceit of their own heart
假先知的目的—滿足自己的私慾
巴勒就是將他滿屋的金銀給我,我也不得越過耶和華的命,憑自己的心意行好行歹。耶和華說什麼,我就要說什麼?民24:13
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摩押王巴勒曾召巴蘭要咒詛以色列人,結果上帝使巴蘭說出來的話都變成祝福(民 23:1-12)。舊約聖經並未稱巴蘭為先知,只有在彼得後書 2:15-16說巴蘭是貪愛不義之工價的先知
神人對王說:你就是把你的宮一半給我,我也不同你進去,也不在這地方吃飯喝水;(王上13:8)
耶利米與和哈拿尼雅(耶27、28章)
廿七章章與廿八章是自成一單元。廿八章廿七章二節,耶利米戴上軛。廿八章十節,哈拿尼雅從耶利米身上將軛取下,兩處有相互呼應。二十八章更是架構嚴謹,整章共有四大段,兩人的事交替記述,也就是經文沿著兩條線發展著。哈拿尼雅(1-4節),耶利米(5-9節),哈拿尼雅(10-11節),耶利米(12-17節)。十七節記述耶利米的預言實現,哈拿尼雅亡故。
哈拿尼雅是基遍人(38:1) 基遍距亞拿突只有約半公里,在西北方。也就是說哈拿尼雅與耶利米的家鄉接近,他們的背景應該也有相似之處。
學者都以(耶27:1) 西底家登執政早期和(耶28:1)的「西底家王第四年五月」為依據,認為二十七和二十八章的真假先知應該發生在幾乎同一年左右,大約就是約594年。
註解;(耶27:1)合和本譯成「西底家登基時」,許多中譯本翻譯成「西底家開始執政」。英文聖經NIV寫的是 Early in the reign,NASB和NKJV則是In the beginning of the reign 。
有以東、摩押、亞捫、推羅、西頓等地的使臣到耶路撒冷舉行高峰會議。耶利米將「繩索與軛,加在自己的頸項上」,用來向列國預言,無論「列國都必服事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和他的兒孫,直到他本國遭報的日期來到。那時,多國和大君王要使他作他們的奴僕。哪一邦哪一國,不肯服事這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也不把頸項放在巴比倫王的軛下巴比倫」結局就十分悲慘。耶利米特別提醒使節們「不可聽從你們的先知和占卜的、圓夢的、觀兆的,以及行邪術的」因為這些巫術只會給錯誤的訊息。
此時此刻耶利米這樣的言行,可以嗅出,結盟頑強抵抗巴比倫是這次高峰會議重要議題。
耶利米對哈拿尼亞預言的反應
先知耶利米當著祭司和站在耶和華殿裡的眾民對先知哈拿尼雅說:阿們!願耶和華如此行,願耶和華成就你所預言的話,將耶和華殿中的器皿和一切被擄去的人從巴比倫帶回此地。(耶28:5-6)
耶利米的這段反諷的回應,讓人想起一百多年前先知米該雅對以色列王亞哈的回話(顯然耶利米對這段史實是熟悉的);
米該雅到王面前,王問他說:米該雅啊,我們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回答說:可以上去,必然得勝,耶和華必將那城交在王的手中 (王上22:15)
儘管耶利米在“然而“(28:7)後語氣嚴峻,帶來嚴肅的警告,哈拿尼雅根本無動於衷,還進一步用行動壓迫耶利米退讓
哈拿尼雅又當著眾民說:耶和華如此說:二年之內我必照樣從列國人的頸項上折斷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軛。於是先知耶利米就走了 耶28:11
耶利米並沒有用血氣與哈拿尼雅任何衝突,他選擇離開Jeremiah went his way。
這情形也發生在耶穌身上;
希律看見耶穌,就很歡喜;因為聽見過他的事,久已想要見他,並且指望看他行一件神蹟。於是問他許多的話;耶穌卻一言不答。(路23:8-9)
就當時的現場而言,志得意滿的哈拿尼雅氣燄上的確佔了上風,也得到滿場觀眾的喝采。耶利米這個情感豐富,個性率真的先知,在這是非顛倒的時刻,強忍滿腔的悲傷,背負者投降主義和假先知的罪名黯然走開。誠如使徒保羅說的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9)
類似的場景在數十年後再度重演,此時的地點在靠近伯利恆的金罕寓,時間是巴比倫扶植的省長基大利被刺殺後,眾人為打算流亡埃及正猶豫不決,這時他們又想起先知耶利米。
眾軍長和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並何沙雅的兒子耶撒尼亞以及眾百姓,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進前來,——-於是他們對耶利米說:我們現在請你到耶和華─我們的神面前,他說的無論是好是歹,我們都必聽從;我們聽從耶和華─我們神的話,就可以得福。過了十天,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耶42:1-7)
耶利米並沒有當場回答眾人的詢問,而是安靜的等候耶和華。十天後,得到神的啟示,耶利米才對百姓發預言,他勸百姓安份的待在故土,耶利米說;
不要怕你們所怕的巴比倫王。耶和華說:不要怕他!因為我與你們同在,要拯救你們脫離他的手。我也要使他發憐憫,好憐憫你們,叫你們歸回本地。(耶42:11-12)
43章幾乎是28章的歷史重現。何沙雅的兒子亞撒利雅和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並一切狂傲的人,指責耶利米是說謊的假先知說;
你說謊言!耶和華─我們的神並沒有差遣你來說:你們不可進入埃及,在那裡寄居。(43:2)
再來的這段指責,更讓人瞠目結舌;
這是尼利亞的兒子巴錄挑唆你害我們,要將我們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使我們有被殺的,有被擄到巴比倫去的。(耶43:3)
這是顛倒是非的歷史詮釋,這群人有求於耶利米,不便旋即翻臉指責耶利米,所以把協助耶利米成書的書記巴錄當成整個國家傾覆的禍首。江山殘破已到這個悲慘地步,這群人還不知反省,只會找巴錄當箭靶,這種執迷不悟,可嘆!
真假先知的分辨
舊約中有關真假先知的分辨,多視這處經文為極重要的資料。耶利米和哈拿尼雅
都被當時代人稱為先知(比較1:5,28:1)我們讀的版本是馬索拉版本的希伯來聖經)。在七十士譯本、敘利亞譯本,及亞蘭文譯本稱哈拿尼雅為假先知。足見,當時代的人很難分辨這兩人孰真孰假。這是因為:
1,先知常用的語氣「耶和華如此說」在哈拿尼雅的話中,也同樣用這方式(比較28:2、28:11節)。
2,耶利米用象徵的動作(27:2,28:10),哈拿尼雅居然也從表象的行動著手,顯然哈拿尼雅企圖用接續耶利米的象徵動作來增強他的話語權。
於是,先知哈拿尼雅將先知耶利米頸項上的軛取下來,折斷了。哈拿尼雅又當著眾民說:耶和華如此說:二年之內我必照樣從列國人的頸項上折斷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軛。於是先知耶利米就走了。(耶28:10-11)
3,先知們在行動之後加以解釋,哈拿尼雅也是如此(19:11,51:64,28:11)。
耶利米和哈拿尼雅詮釋巴比倫事件根本上的不同
1,神就藉著耶利米賦予”軛”的另一層的意義
兩位都引用過去的經典來支持自己的論點。先知以賽亞曾引用兩世紀前,士師記中的米甸的例子,來隱喻”折斷軛”
因為他們所負的重軛和肩頭上的杖,並欺壓他們人的棍,你都已經折斷,好像在米甸的日子一樣。(賽9:4)
哈拿尼雅也仿此法來說理。以賽亞書共有六處提到”軛”(賽9:4、10:27、14:25、47:6、58:6、58:9)這六處的軛都是指外來勢力迫害以色列百姓。哈拿尼雅也沿襲此一表達法。
然而,早在耶利米書第五章,神就藉著耶利米賦予”軛”的另一層的意義
我要去見尊大的人,對他們說話,因為他們曉得耶和華的作為和他們神的法則。哪知,這些人齊心將軛折斷,掙開繩索。(耶5:5參2:20) 在這裏,軛等同於”耶和華的作為和法則”。
這種表達法在詩篇就出現過: 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 (詩2:2-3)
換言之,”軛”固然是巴比倫加諸於猶太人身上的禁錮,也是神對猶太人道德上信仰上的約束規範,更是神對民族的一種試煉,因此耶利米說:
但哪一邦肯把頸項放在巴比倫王的軛下服事他,我必使那邦仍在本地存留,得以耕種居住。這是耶和華說的。我就照這一切的話對猶大王西底家說:要把你們的頸項放在巴比倫王的軛下,服事他和他的百姓,便得存活。(耶27:11-12)
這樣的說法,著實很難讓猶太人接受。在美索不達米亞的世界,每個城邦有自己的神祇,是一種庇護關係(patron-client relationship )。然而,耶和華的高度顯然遠在這種城邦神祇的概念之上,耶和華的庇護不是城邦而是全人類甚至全生物;
我用大能和伸出來的膀臂,創造大地和地上的人民、牲畜。我看給誰相宜,就把地給誰。(耶27:5)
2,充滿天地(近處和遠處)的神
希伯來人傳統的觀念,耶和華是「領以色列人從埃及地上來永生的耶和華」。出埃及事件成為一種典範,甚至誤以為是隨時可汲取的天寵,渾然不知在神的計畫中,歷史的新頁已悄悄開展。耶和華不但是保護摩西和百姓過紅海離埃及的神,更是「那領以色列家的後裔從北方和趕他們到的各國中上來、永生的耶和華」神的目光已經看到新一輪的「出埃及記」。出埃及的典範再次重現,這次以色列百姓要在巴比倫待上七十年,方能在神帶領下出巴比倫(猶如當年出埃及)。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人必不再指著那領以色列人從埃及地上來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卻要指著那領以色列家的後裔從北方和趕他們到的各國中上來、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他們必住在本地。(耶7-8)
希伯來人傳統的觀念,耶和華是保護他們「近處的神」,這是典型的庇護制度下的想法,是創世紀十二章亞伯拉罕之約帶來的根深蒂固的概念。
耶和華說:我豈為近處的神呢?不也為遠處的神嗎?耶和華說:人豈能在隱密處藏身,使我看不見他呢?耶和華說:我豈不充滿天地嗎?(耶23-24)
耶利米把時間和空間都拉回創世紀起初的高度,被造之物的歷史發展全都在神的全知全能下開展(人豈能在隱密處藏身,使我看不見他呢)。
3,我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
現在我將這些地都交給我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手,我也將田野的走獸給他使用。27:6
耶利米書共有三處稱呼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為”我的僕人”(耶25:9、27:6、43:10)
耶利米書多次出現”僕人大衛”、”僕人雅各”、”僕人眾先知”這些猶太人熟悉的表達法。然而將異族帝國的王稱為僕人,是猶太人很難想像的。
當年猶大國第十二位國王「亞哈斯差遣使者去見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
人對人、君王對君王可以卑微至此,那麼人對神、甚至君王對神該用何規格?
耶利米筆下的神學觀,把耶和華神之所以為真神的全知全能,天上地下的權柄都彰顯出來。只可惜,迷戀於拜牛、拜風暴等迦南崇拜的以色列當權者完全無法體會的。
分辨真假先知的原則─舊約
1,假先知說的都是人愛聽的話.
他們常對藐視我的人說:耶和華說:你們必享平安;又對一切按自己頑梗之心而行的人說:必沒有災禍臨到你們。(耶23:17)
他們不認耶和華,說:這並不是他,災禍必不臨到我們;刀劍和饑荒,我們也看不見。(耶5:12)
平安無災是假先知喜愛放在嘴邊的話,聽起來舒服討人歡喜。
2,假先知從不對時代發聲
你們當在耶路撒冷的街上跑來跑去,在寬闊處尋找,看看有一人行公義求誠實沒有?若有,我就赦免這城。(耶5:1)
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一味地貪婪,從先知到祭司都行事虛謊。(耶6:13)
你們各人當謹防鄰舍,不可信靠弟兄;因為弟兄盡行欺騙,鄰舍都往來讒謗人。他們各人欺哄鄰舍,不說真話;他們教舌頭學習說謊,勞勞碌碌地作孽。(耶9:4-6)
假先知對社會不公不義視若無睹,他們不會譴責這些背道的現象。
3,真先知唯獨敬拜耶和華,真先知預言百分之百成就
舊約聖經裡有兩處經文教導我們,如何分辨真假先知的信息(申命記 13:1-5、18:20-22)的兩大原則。
1.唯獨敬拜耶和華(申 13:1-3 )。如果有先知要叫你們去拜別神,即使這先知能行類似神蹟奇事(法老王身旁的行法術的也會有奇事),也不要聽他。這是最清楚的一個分辨原則,也是作真先知的第一要件。正因為專心仰望耶和華,與耶和華同行,所以真先知為神的話上所充滿、神的靈所充滿、先知信息中的道德標準符合神的本質、真先知不會為了個人利益而傳道。故此,先知的信息常是惹人厭煩等等
2.檢視過去所預言的有沒有成就(申 18:20-22) 若是先知託耶和華的名所說的話若不成就,就是先知擅自說的,上帝並未吩咐他。這是用預言有沒有應驗來看先知所說是否出於上帝。
然而我向你和眾民耳中所要說的話,你應當聽。從古以來,在你我以前的先知,向多國和大邦說預言,論到爭戰、災禍、瘟疫的事。先知預言的平安,到話語成就的時候,人便知道他真是耶和華所差來的。耶28:7-9
例如米該雅預言亞哈戰死、耶利米預言猶大必亡,後來都真的發生了,由此可證明這兩位是真先知。而預言亞哈會戰勝的四百五十個先知、與耶利米唱反調的哈拿尼亞雅所說的全都落空,足證他們是假先知。
這個原則是用結果來檢驗先知當初的預言,是最精確的原則。但由於許多預言通常需要經過一段相當長時間才知道有沒有應驗;
例如亞伯拉罕後裔會成大國,需要數千年才實現;像先知彌迦預言耶路撒冷要變成亂堆(彌 3:12),這要等到一百多年以後才實現。而與先知耶利米預言被擄到巴比倫需70年,就能重返故土。許多聽到預言那一代的人尚無法看到事情成就,也不知道先知所說是否為真。這也是假先知敢如此猖狂的緣故。
分辨真假先知的原則─新約
耶穌教導我們要防備假先知(太 7:15)。耶穌指出這些假先知的特性是;他們傳道、趕鬼、行異能(太 7:22),讓許多人迷惑(太 24:11),由於他們能夠顯大神蹟、大奇事,連選民也被迷惑了(太 24:24)。
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蹟、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太24:24)
其實摩西早也提出類似的警告
你們中間若有先知或是做夢的起來,向你顯個神蹟奇事,對你說:我們去隨從你素來所不認識的別神,事奉他吧。他所顯的神蹟奇事雖有應驗,你也不可聽那先知或是那做夢之人的話;因為這是耶和華─你們的神試驗你們,要知道你們是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們的神不是。(申13:1-3)
相隔約千年,摩西和耶穌都提出相同的呼籲,由此可見神蹟奇事對於真道的殺傷力。摩西說「雖有應驗」是假先知如同算命師般或然率的命中,
耶穌的大神蹟、大奇事在馬太福音中耶穌受到魔鬼試探就可窺見,
「石頭變成食物」「從聖殿殿頂跳下去」這種濃厚江湖術士的把戲,跟救贖恩典完全者不上關係,確是可以迷惑一大堆崇拜偶像的群眾。
新約告訴我們,有兩個原則可以分辨假先知:
1. 檢視看他們的行為:耶穌教導我們從果子可以認出樹的好壞。他說,「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 7:21)。
遵行天父旨意意味著過著神喜悅的聖潔生活,而且要放在公眾前接受檢驗。然而,實際上很困難,追隨假先知的群眾長期被假先知的言行舉止的氛圍charisma所擺弄,不但不會對假先知高檔奢華、誇大虛假的生活指責,反而會產生艷羨追隨的心理,終究淪為假先知的同夥。
2. 看他們是否高舉耶穌基督:約翰壹書 4:1-3 教導我們一切的靈不可都信,可能會有假先知,因此用「承認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試驗靈是否出於上帝,就能夠分辨出假先知。
彼得後書 2:1 教我們要注意假師傅的出現,他們行邪淫、貪心,和舊約中的假先知一樣。啟示錄又告訴我們,在最後審判時,這些人的結局是被丟在硫磺火湖裡(啟 19:20、20:10),因為他們本出於污穢的靈、魔鬼的靈(啟 16:13-14),又拜獸像(啟 19:20),當然就和魔鬼有一樣的下場。
耶穌說過,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止(太 11:13),這已經點出神的救贖啟示藉著耶穌來到世界已經夠完整了。聖靈接著會繼續對個人有先知性的感動(徒 11:27-28、13:1、15:32),保羅也把先知列為聖靈所賜眾多恩賜中之一(弗 4:11)。
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裡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或在身內,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我認得這人;或在身內,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神知道。他被提到樂園裡,聽見隱祕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林後12:2)
但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就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神的右邊。(徒7:55-56)
我轉過身來,要看是誰發聲與我說話;既轉過來,就看見七個金燈臺。燈臺中間有一位好像人子,身穿長衣,直垂到腳,胸間束著金帶。(啟1:12-13)
這些聖靈充滿的異象以及隨異象而來的預言,都是高舉基督而安慰位主受苦的僕人。只要把上述經文完整讀完就知道,接著紀載的是司提反被殺、保羅受凌辱危難和逼迫困苦、老約翰對七個教會發出警語。
其實先知最重要的並不是說預言,而是傳達上帝的信息。先知的話必須從上帝而來,絕對不能出於個人野心。舊約時代,閱讀是極少數人擁有的特權,如今我們有全備聖經可以直接領受上帝的話語,又有聖靈在教導我們(約壹 2:20),就應該根據聖經仔細分辨先知的信息,不要盲從,不要陷入瞎子領路的險境(羅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