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教牧倫理學—- 陳尚仁

•我已經是傳道人了,面對教會內外這些不斷湧現的倫理議題,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知道該秉持聖經真理勇敢發言,只是各方的意見都引用聖經看似成理,我該怎麼辦?
•我知道自己有很多不懂的事情,卻又不敢讓別人知道我不懂;
•我的蒙召真確嗎?萬一是我搞錯了,也已經服事了這麼多年,我該怎麼辦?
面對上述心中的疑問,我們都渴望拿到一套標準,不論是哪種問題,這套標準皆能助你我迎刃而解。
遺憾的是,世上根本不存在那樣的標準答案;不同的處境,本就需要不一樣的倫理回應。於是乎,我們有了德性倫理;
原來,真正合乎聖經的倫理,並非一體適用的標準,
相反地,只有先讓自己擁有合神心意的品德,方能在面對各種前所未見的處境和難題,做出基督徒該有的回應和判斷
 
 
小編讀後感

1)  本書好讀易懂。

2021年伊始,在一大堆翻譯書中,這本華人神學家的創作,無疑是劃時代歷史鉅作,陳尚仁老師謙虛的說,這書中許多看法都是「暫定性(provisional)的思考」,即使如此,也是這位現代神學家勇敢而誠實的諍言。
相較於倫理學的兩本大部書Richard B. Hays的基督教新約倫理學和Christopher J. H. Wright. 的基督教舊約倫理學,這本書名標榜21世紀,呈現的是現代的、實際的生活層面。
陳尚仁老師在許多章節的開頭都舉了一個鮮活的案例,有個例子是到離島事奉的傳道夫婦,一直到有一天颱風過境,會友一大早趕來教堂現場,發現傳道夫婦已經忙著收拾破敗的庭園,會友才真正接納傳道,而帶來教會的復興。
還有一例是原本國貿系畢業的牧師,開著老舊汽車在接另一位牧師來講道時,感慨國貿系老同學都開豪車。這些都是我們身旁都比比皆是的例子,讀起來備感親切。

2)  本書不只提出問題,也全面可能的探討解決方式
林鴻信老師指出這本書的「教會的機構性腐敗」最值得注意,他引用名著moral man and immoral society 中所指出的,群體性的罪往往比個體性的罪為禍更烈。林老師引用路加福音18張13節「神啊!開恩憐憫我這個罪人!」做為序文的結語,令人動容!
陳尚仁老師則在第10章,提出貫徹教會及機構的廉正機制。寄望好的制度可以減少弊端。
在第6章兩性婚姻中,老師提到,如果現在教會對外遇等婚姻外感情的界線不處理好,那麼異性戀體制下的許多光怪陸離情況,又有甚麼立場去批評同性戀,陳尚仁老師警告我們,這終究會導致教會在這立場的全面潰敗。
  本書提出的問題,每個人都知道,也都遇過。大多數人選擇適者生存,進而巧妙的操作。陳尚仁老師卻把問題攤開,將這些問題暴露在上帝光中,讓我們這些罪人有所警惕,有些畏懼。即使不討喜,然而,暮鼓晨鐘,終究會某個時刻敲醒罪人心門,來回應聖靈催逼。
3)  本書處處流露出牧者語重心長的叮嚀
雖然是一本講道理的書,卻處處可見長者的關愛。在第一章中,陳尚仁老師提醒,服事神不是一帆風順的,摩西、以利亞都曾苦得求死、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心也要被刀刺透。(路2:34-35)。第四章陳尚仁用不小篇幅來提出牧者的三大特質—仁愛、智德、堅忍,讀起來好像是神學院畢業典禮上師長致詞的語重心長。
第五章權力和權威,更是對一群熬過來爬到教會或機構高層的牧者,苦口婆心的警語。
 
倫理學的書大多讀來沉重,陳老師匠心獨運,又特別用關懷的角度來呈現,讀起來很受感動。第三章的基督徒的品格及德行的培養,寫的真切生動,不落說教,是小編教會今年度做為青少年團契教導最佳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