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與次要的愉悅—楊一梅

楊一梅_「信仰、神學與人生」

首要與次要的愉悅  老師:魏連嶽/學生:楊一梅

一,前言

In a letter to Dom Bede Griffiths in 1951, Lewis stated this principle succinctly:

Put first things first and we get second things thrown in: put second things first & we lose both first and second things.[1]

人生不能無慾,「慾望」卻總被人們放在首要,但追求快樂有何不可!C.S.Lewis邀請我們去思考,什麼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一件事?在人們普遍飢附飽颺的生態中,總是圍繞著五毒、六妄、七情、八苦,人生是否有可能展開新的第二段旅程?「慾望」它能滿足精神與肉體的快樂,不論這個快樂能持續多久,它充斥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與抉擇中。上帝創造人類並賦予自由,而慾望卻常左右我們的選擇;不論是積極的價值(構成道德之善者)亦或消極的扭曲(惡),完全在自由本身的操作中並透過這種操作而被創造。[2]

The most important two days in your life are the day you were born and the day you find out why. (Mark Twain 1835-1910)[3];人生即是尋找自身存在意義與信念的過程。[4]本文藉由上述兩位學者──C.S.Lewis & Mark Twain──的箴言來思考推動我們做抉擇的動因為何?當我們明白為何而生,自然就明白什麼是我們生命中的首位;同理,當我們明白何為生命的首位,自然就明白為何而生!那麼,我們是否有勇氣放棄所有(想要)的選擇,讓上主的聖言引導我們生命的方向,展開一段新的旅程!


 

二,慾望的定義與本質

定義:「欲望」是對缺乏的意識,以及我們為了填補缺乏所付出的努力,而缺乏卻永不止息的再生。[5]慾望的本質又為何?柏拉圖在《斐德諾篇》說:「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兩種駕馭我們、指使我們的傾向,我們朝著它們指引我們的方向前進:一個是天生的,也就是對享樂的慾望;另一個,是一種學來的意見,即對更好的事物的渴望。然而,我們身上這兩種傾向,有時彼此協調,有時又彼此爭鬥…當那引領我們朝向那更好的事物的理性意見佔上風時,這種支配的名字就是「節制」。然而,當不理性的慾望吸引我們朝向享樂的慾望並且駕馭我們的時候,這種駕馭被稱作「無度」(柏拉圖,《斐德諾篇》237d6-28a2,根據原文校譯)。[6]

主流價值主導著現代人的思維並非新鮮事,早在Lewis的時代,他就對「時代勢利病」反彈,甚至書寫時都拒絕打字機的聲音,這會讓寫作者欣賞英語的節奏和抑揚頓挫的能力變遲鈍[7];但我們寧願在手機屏幕裡去看大自然的壯闊,卻聞不到森林沁人心脾的原野香,聽不到露珠滑落、鳥兒與樹葉擦身而過的樂章。人們完全封鎖在自己的情緒內去注意去關心自己的事情;甚至對於這種不著邊際的現象感覺失望![8]也就是高舉我們的感覺和經驗,使得我們的生命觀與生命視野被侷限在很小的世界裡,結果就是,我們看不見那些偉大的事物,同時那些顯著的改變,也很少會發生在我們的生命中。[9]如同卡謬在他的一本著作中寫道:「很多偉大的故事,都是在推開旋轉門的時候出現的。」[10]


三,淺述東西方智者對心性與慾望的詮釋

我們的生命處於時間的限制當中,人們常說「及時行樂」。「快樂」它可以是精神上,也可以是肉體上;但是,不論中西方,許多思想家,對「慾」都有不同的主張。如前所述,人生不能無「慾」,否則無法體驗生命的珍貴與美好!

東方:

(一)、春秋時代,社會動盪不安;孔子(B.C.551-B.C.479)提出的化解之道是「正名」,要每個人按自己的名分(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正名」的哲學基礎,最終也是歸結到「天命」。此為自然律,人人理應遵從。[11]

(二)、老子(571-471B.C.)以為,社會的敗壞一切都出於一個「貪」字,貪圖名利功祿、榮華富貴。為要化解「貪」,老子提供了清靜無為的方案,叫人少私寡欲;除去私慾爭偏情,才能止息爭奪。[12]

(三)、荀子(316-237B.C.)的性惡說,在其論證中提出了人性的三種欲望:好利、疾惡、耳目之慾,進而發展出爭奪、殘賊、淫亂。[13]多年來的信仰反省,筆者較偏向荀子的主張,因為「善」需要學習,「惡」卻不用;而且,人人都會抗拒撒旦、厭惡撒旦,但筆者以為,撒旦何罪之有?牠亦是受造,牠只是盡牠自己的本份,但上帝賜予我們不去順服牠的權利,我們善用了嗎?

(四)、《禮記·樂記》云:「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到宋代,張載首次正式提出天理人慾的關係問題,「滅理窮欲,人為之招也。」提倡寡慾。二程說:「滅私慾,則天理明矣。」由此,朱熹提出了三個命題:「遏人慾,而存天理。」「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是以聖人之教,必欲其盡去人慾而復全天理。」王陽明提出「聖人述《六經》,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慾。」人們根據他們的觀點,總結出「存天理,滅人慾」。[14]

西方

(一)、羅馬的伊比鳩魯(Epicurean,347-270 B.C.)學派的唯物原子論來說明人的物質性;其思想基礎:其一是肉體是人的唯一存在,其二是人的感覺是唯一可靠的功能 ,並主張人生在世就是要享福、要快樂;這亦是採取唯物論的人生觀,不相信人除了肉體之外,尚有更高貴的靈魂。[15]

(二)、與享樂主義持相反意見的則是羅馬時代的司多葛學派(創始人齊諾Zenon Kition, 336-264 B.C.)。其理論基礎奠立在二元世界的透視中,以為宇宙有觀念和感官二界,而人亦有靈肉二界。觀念優於感官,靈魂貴於肉體;因而,人生的意義是要用靈魂的理想來壓制肉體的慾望,認為節制才是人生的美德。[16]但相較於聖方濟的神貧精神,後者則是完全效法耶穌基督:他的捨己不是以卑視世物為出發點,也不是抱著厭世的心理逃避人類社會;他只是拒絕擁有世物,拒絕擁有世物的願望,從不再這世界領取一分一毫,並且讚賞喜愛世物,喜愛而不追求的精神,可擺脫世界的誘惑進而奔向天主![17]

(三)、印度的宗教哲學最初產生在《奧義書(廣義的吠陀文獻之一)》中。此書產生後,許多婆羅門教思想家根據吠陀與奧義書中提出的一些基本思想,創立了一系列所謂的「法典」(或稱「法論」),用以在實際上鞏固種姓制度。法典學者為種姓制社會具體規定了一套人生的基本生活歷程或要求,即所謂「四行期」。其中第四就是「遁世期」:指單獨實踐苦行,捨棄世俗享樂,雲遊乞討,禁慾減食,磨練意志,爭取最後解脫。[18]

(四)、佛教理論中直接論及較多的是所謂「三學」,即戒、定、慧。

  1. 戒:是佛教的戒律或戒條,是信徒要遵守的規則,佛教以此來約束信奉者的行為,凡虔誠的佛教徒都把戒律作為克制自己的貪慾,戒除不良行為的準則。
  2. 定:也可以說是一種克己的方式,主要是抑制自己的心作用,使身心安定,止息種種意念或思慮,將精神集中于事物的實相之上。
  3. 慧:實際也包含著克己的內容,即克制自己錯誤的或無知的觀念,學習並達到佛教的特殊智慧。[19]

(五)、笛卡爾(1596-1650A.C.):信仰是個人的自由,但如何「達到幸福的規律」?

  1. 「知」:知道生命中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2. 「行」:實踐理智的指示,不受情緒、慾望擺布。
  3. 「知足常樂」:不去追求或慾求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東西。[20]

(六)、史賓諾沙(1632-1677A.C.):設法了解自己的慾望,透過對慾望的理解,才能不受慾望的激情(慾望代表的是一種偏激的情緒)所左右。[21]

 

快樂主義也好,幸福主義也好,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得」的心態;認為快樂和幸福是一種東西,可以量化也可以追求、可以獲得也可以保持的。[22]事實上,一個人若沒有「慾」,就等於沒有人生,因此,對「慾」的態度,構成了人生哲學中一個重要的課題,雖有不同的主張,倘若看中「慾」的積極面,發展人高尚的特性,是一般思想家所共同的主張,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人生獲得完滿的發展[23]反之,則容易墮入縱慾的,它不只是包括酒色財氣這些外在的,另一方面,它也會使人停留在同溫層,彼此取暖;或隨著主流文化牽動著思緒,一日過著一日,既沒有激情,也沒有眼淚;但相較於禁慾主義,雖遁世並追求高尚無玷污的靈魂,卻仍無法呈現出在自由意志下能夠選擇控制自己的慾望,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也無法享受上帝所賜予受造物的豐富與華美,更無法在可感官的物質世界體察上帝創造的智慧與奧祕。


. 信徒面對挑戰的認知

相較於「得」,基督信仰從「捨己」中獲得幸福與快樂。但身處多元的社會中,我們不能逃避世界,更不可隨波逐流。斯托得(John Stott)所著《世界在等待的門徒》一書中提醒我們在世界中必須奮力抵抗的誘惑有下列四大項目:

(一)、多元主義(pluralism):我們以謙卑的心態來面對主流媒體為吸引流量而採用實質上本不適宜的稱謂與字彙(例如:天王、男神、女神、大帝),並持續堅持基督耶穌的獨一性和終極性。

(二)、物質主義(materialism):提前6:6-7「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全心追求物質,會扼殺了我們的屬靈生命,因為物質永遠不會滿足。

(三)、道德相對主義(ethical relativism):在道德紊亂、隨心所欲的世代,基督徒對於道德的抉擇並非一絲不苟,也會敏銳尋求並應用聖經原則在每一件事上。路6:46「你們為甚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行呢?」認耶穌是主卻不願順服,如同把生命立於沙土上。

(四)、自戀主義(Narcissus):代表對自我的過度愛戀,對「自我」無以復加的傾慕。[24]這樣的人生只會過度關心自己,而(刻意)忽略愛神、愛人如己的重大使命。

在多元的社會中,如果我們的心思總是排徊於有什麼和缺少什麼之間,那麼我們分裂的心就無法使生命發揮到極致。並且,如果我們常處於忙碌和緊張中,我們也無法感到快樂。如同音樂之所以悅耳,不但是因為它有聲音,並且也有靜默,如果我們致力於快樂的人生,卻以聲音(主流文化)填塞靜默,我們將會為自己製造出人間地獄。[25]並且為上述四者所奴役、進而扭曲生命。

斯托得提出的四點挑戰,事實上是環環相扣;然而,我們很容易為了追求好日子而放棄了永恆的賞賜,雖然我們也知道好日子不過是暫時的。與以掃一樣,為了一頓飯出賣了長子的名份,我們放棄最好的東西,換來沒有永恆價值的東西。我們為了要得著那些只有暫時價值的東西,卻犧牲了有永久價值的寶貝,因為物質主義的毒菌破壞了我們人生優先次序的認識。使徒彼得告訴我們物質的最終結局。彼後3:10「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26]


 

五. 結語

生活就是在這世上發現自己,這根本實在的基本屬性就是「發現自己」、「了解自己」和「認識自己」,這是生活的基本範疇;但人可以無知,卻不能不想認知,也就是機會來臨時不想發覺事物的真相。放棄認知機會的人絕不是無知者,而是自以為知道的人。[27]當一個人關閉了自己的心,對於上主的邀約自然無動於衷,即使在聖殿中,充其量只是進行一個沒有靈魂的詩歌與祈禱

 

在2017年德國的藝術節中,藝術家 Anne Gathmann於 9 月 23 日在伊麗莎白教堂展示了她的裝置作品“Statics of Resonance”,這是她專門為 Friedrichsplatz 教堂設計的。由四千多個鋁元素組成的帶狀結構以曲線的形式貫穿整個中殿。[28]

[29]

[30]

特別的是,Anne Gathmann打破了一般人的思維,以為從聖堂入口處就能見到聖容;藝術的介入讓入殿者看不見十字架,而必須側一邊,或左或右,才能見到聖容(參圖二;圖三);這一反常規的設計讓人們必須重新省思與上主的關係。創3:9耶和華 神呼喚那人,對他說:「你在哪裡?」,我們是否清楚生命的意義、價值與目的,以及,在這聖殿中,我們是否遠離上帝為我們預備的位置?我們現在走的路是憑著自自己的血氣、慾望,或是甘心順服上帝的呼召與旨意?然而,我們又是否願意離開自己原本以為的路,側一邊,否則,如何與聖容會遇

[31]

 

有些人自認為在信徳上信賴天主,但實際上卻遠離信德,因為他們並沒有善用天主所賞賜的意志力和判斷力。如果在天主的恩寵中,我怯於抉擇,這樣的望德與我何益?[32]太6:33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誠如C.S.Lewis所言,當我們處於貪婪狀態時,我們甚至無法獲得食物的最佳感官享受。[33]因為,太6:21 「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貪婪的慾望只能到達生理的滿足,無法進一步躍升至精神與道德的層面。但耶穌不輕視物質,乃教訓然應該認識和分別事物的輕重、本末和先後秩序。先求進入祂的國、接受上帝在我們心中的治理和盡己之所能去擴展祂在地上的王權。這都必須是我們主要的目的和活動。尋求祂的國和義也就是尋求祂本身。這該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最主要關懷的事,佔任何事件的首位。[34]求耶穌幫助我們!

 

  

 

 

參考書目:

  1. Gemelli, Agostino。《方濟精神》。胡安德譯。台南:聞道,1975。
  2. Dupre, Louis K.。《人的宗教向度》。傅佩榮譯。台北:立緒,2006。
  3. 多瑪斯.牟敦。《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陳靜怡、陳忠學譯。台南:聞道,2012。
  4. 吳承禧。《先求祂的國和義(講章集)》。台中:豐生,1996。
  5. 侯貝等人。《我能夠認識並主宰自己嗎?──建構自我的哲學之路》。梁家瑜譯。新北市:大家出版社,2017。
  6. 馬丁.布伯。《我與你》。許碧端譯。香港:基督教文藝,1974。
  7. 姚衛群。《印度宗教哲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2006。
  8. 麥葛福。《魯益師與他的產地》。吳震環譯。新北市:校園,2022。
  9. 斯托得。《世界在等待的門徒》。黃淑惠譯。台北:校園,2015。
  10. 傅佩榮。《西方哲學心靈.第一卷》。台北:立緒,2014。
  11. 雷梅。《你的思想與你》。左同文、黃宗石譯。台北:校園,1981。
  12. 奧德嘉.賈塞特。《哲學與生活》。劉大悲譯。台北:志文,1975。
  13. 鄔昆如。《人生哲學》。台北:五南,1989。
  14. 黎建球。《人生哲學》。台北:五南,2004。
  15. 魏連嶽。「信仰、神學與人生」。授課內容,2022。

 

網路資料:

  1. S. Lewis Institute .”Reflection: First And Second Things”. Online

Essay. Location: <https://www.cslewisinstitute.org/resources/

reflections-july-2017/> . Access Date: July 1, 2017.

  1. https://www.kunstraumkirche.de/kunstraumkirche/elisabethkirche.php
  2. https://www.kunstraumkirche.de/kunstraumkirche/2017_anne-gathmann.php
  3.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D%98%E5%A4%A9%E7%90%86%EF%BC%8C%E7%81%AD%E4%BA%BA%E6%AC%B2

[1] C.S. Lewis, “First and Second Things,” God in the Dock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0), pp. 278-280.

[2] Louis K. Dupre,《人的宗教向度》,傅佩榮譯(台北:立緒,2006),427。

[3] 魏連嶽,「信仰、神學與人生」,授課內容,2022。

[4] 同上。

[5] 侯貝等人,《我能夠認識並主宰自己嗎?──建構自我的哲學之路》,梁家瑜譯(新北市:大家出

版社,2017),111。

[6] 侯貝等人,《我能夠認識並主宰自己嗎?──建構自我的哲學之路》,梁家瑜譯(新北市:大家出版社,2017),121。

[7] 麥葛福,《魯益師與他的產地》,吳震環譯(新北市:校園,2022),189。

[8] 馬丁布伯,《我與你》,許碧端譯(香港:基督教文藝,1974),44。

[9] 魏連嶽,「信仰、神學與人生」,授課內容,2022。

[10] 傅佩榮,《西方哲學心靈˙第一卷》,(台北:立緒,2014),247。

[11] 鄔昆如,《人生哲學》,(台北:五南,1989),35-36。

[12] 同上,36。

[13] 同上,52。

[14]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D%98%E5%A4%A9%E7%90%86%EF%BC%8C%E7%81%AD%E4%BA%BA%E6%AC%B2

[15] 鄔昆如,《人生哲學》,(台北:五南,1989),421-22。

[16] 同上,144。

[17] Agostino gemelli,《方濟精神》,胡安德譯(台南:聞道,1975),30-31。

[18] 姚衛群,《印度宗教哲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2006),336-37。

[19] 姚衛群,《印度宗教哲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2006),341。

[20] 傅佩榮,《西方哲學心靈˙第一卷》,(台北:立緒,2014),227。

[21] 同上,253。

[22] 同上,422。

[23] 黎建球,《人生哲學》,(台北:五南,2004),261-62。

[24] 斯托得,《世界在等待的門徒》,黃淑惠譯(台北:校園,2015),11-15。

[25] 多瑪斯˙牟敦,《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陳靜怡、陳忠學譯(台南:聞道,2012),119。

[26] 雷梅,《你的思想與你》,左同文、黃宗石譯,(台北:校園,1981),98-100。

[27] 奧德嘉˙賈塞特,《哲學與生活》,劉大悲譯,(台北:志文,1975),272-74。

[28] https://www.kunstraumkirche.de/kunstraumkirche/2017_anne-gathmann.php

[29] https://www.kunstraumkirche.de/kunstraumkirche/2017_anne-gathmann.php

[30] https://www.kunstraumkirche.de/kunstraumkirche/2017_anne-gathmann.php

[31] https://www.kunstraumkirche.de/kunstraumkirche/elisabethkirche.php

[32] 多瑪斯˙牟敦,《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陳靜怡、陳忠學譯(台南:聞道,2012),15。

[33] C.S. Lewis, “First and Second Things,” God in the Dock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0), pp. 278-280.

[34] 吳承禧,《先求祂的國和義(講章集)》,(台中:豐生,199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