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哀歌」的體裁和用詞特色
「所以我必使撒馬利亞變為田野的亂堆,又作為種葡萄之處;也必將她的石頭倒在谷中,露出根基來。」(彌1:6)
「先知說:因此我必大聲哀號,赤腳露體而行;又要呼號如野狗,哀鳴如鴕鳥。因為撒瑪利亞的傷痕無法醫治,延及猶大和耶路撒冷我民的城門。」(彌1:8–9)
彌1:8–16 是一首「哀歌」。而「和合本」於 彌1:8 加上「先知說」,亦為原文所無。但這卻可以理解為「哀歌」的開端。「舊約」中,特別是「後先知書」,不少「哀歌」均以「先知」的宣告開始。這就是「哀歌」的體裁和用詞特色。
二、為何「和合本」要在 彌1:8 加上「先知說」一語?
在希伯來傳統的宗教儀式中,採用「啟應」方式,也算是普遍。「和合本」和「現代中文譯本」都是按這種「啟應式」脈絡翻譯《彌迦書》;而「現代中文譯本」的「儀式感」更是表露無遺。
在體裁上,彌1:2–7 是「宣判」;彌1:8–16 則是「哀歌」體裁。「現代中文譯本」注重展現經文的「儀式感」。
「現代中文譯本」設定了 彌1:2–5 是彌迦以第三人身份,向聽眾(或讀者)開啟耶和華的宣判,先是唱頌一首詩,然後再說「這些事一定會發生」(也為原文所無,旨在把2–5節和6–7節連繫起來)。
而 彌1:6–7 則是耶和華直接說出的話,「我要使撒馬利亞成為荒野廢墟」中的「我」,是指耶和華。故此,「現代中文譯本」的 彌1:6 便寫成,「所以上主說:『我要使撒馬利亞成為荒野廢墟』」。事實上也只有耶和華才有能力摧毀撒馬利亞。
然後,彌1:8,即「哀歌」的開首,「我要為這事悲傷哀慟;我要赤身光腳,到處遊走…」中的「我」,跟 彌1:6 的「我」,是兩個不同的所指。「悲傷哀慟、赤身光腳」,很明顯不是耶和華,而是彌迦。
所以,「和合本」於 彌1:8 加上「先知說」一語、「現代中文譯本」加上「於是彌迦說」一語,都不是隨意的增添,反而能使讀者對經文的意思掌握得更準確。
彌1:1–9(現代中文譯本)經文:
1在約坦、亞哈斯、希西家諸王相繼統治猶大國期間,上主向摩利設人彌迦啟示有關撒馬利亞和耶路撒冷的事。以下的記載是上主向彌迦講的話。
2列國啊,你們要聽!
世人哪,要側耳傾聽!
至高的上主要指控你們;
主要從天庭作證。3看哪,上主走出他的聖殿;
他要降臨地上,踐踏山峰。4群山在他腳下崩裂,正像蠟被火熔化;
岩石傾注山谷,如同山洪沖下溪澗。5這些事一定會發生,因為以色列人叛離上帝,得罪了他。誰該為以色列的叛逆受懲罰呢?首都撒馬利亞應該承擔!誰該負起猶大拜偶像的罪責呢?首都耶路撒冷應該負責!
6所以上主說:「我要使撒馬利亞成為荒野廢墟,成為種葡萄的地方。我要把它的城牆推下山谷,暴露它的地基。7城裡所有的偶像都要被粉碎,賣淫所得的財物被燒毀;我要使所有的偶像成為廢物。撒馬利亞收集這些偶像當繁殖神明,它們將被敵人搶走,帶到他處讓當地的娼妓膜拜。」
8於是彌迦說:「我要為這事悲傷哀慟;我要赤身光腳,到處遊走。我要像野狗悲號,像鴕鳥哀鳴。9撒馬利亞的傷口無法治好;猶大的創傷也不能痊癒。災難直搗耶路撒冷城門,逼近我同胞的家園。」
彌迦書讀經札記系列:
第一:也談Lady Zion:「舊約」中的「錫安女子」,耶路撒冷的「女性人格化」
第二:淺談《彌迦書》第1章的「哀歌」和「啟應」體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