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是一卷非常重要的聖經書卷,改教家約翰.加爾文曾經說:「一旦明白羅馬書的信息,就可以明白整本聖經的信息了。」羅馬書對歷世歷代的聖徒以及許多上帝所重用的僕人都有決定性的影響,羅馬書的信息改變了他們個人的生命,也讓他們的事奉有極大的突破,例如西方的馬丁路德、約翰.衛斯理,中國的倪柝聲弟兄等等。我在高中開始讀聖經,而我也是在讀到羅馬書的時候,對自己的重生得救有了極大的把握。
羅馬書那麼重要,那麼羅馬書在講甚麼呢?羅馬書一章16-17節:「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因為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馬書的中心思想是「因信稱義」的福音信息。華神以前的林道亮院長知道我有心臟病,每次我們見面,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都是「義人因必因信而活」(這是「義人必因信得生」的另一種翻譯),因為他知道我有心臟病,必須靠上帝而活。但是,因信稱義的信息不只對有心臟病的人很重要,對所有基督徒而言,都是一個關乎生死存亡的信息;基督徒活得喜樂不喜樂、得勝不得勝,關鍵在於是否明白因信稱義的福音、會不會因信而活。
因信稱義的福音是羅馬書的中心思想,也是整本聖經的中心思想,基督信仰跟世上其他宗教、哲學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這一點。世上其他宗教、哲學的精神統統和因信稱義的福音背道而馳,都是因行為稱義。因信稱義是要我們相信,相信甚麼呢?相信兩個很重要的消息,一個是壞消息:人人都有罪,人人都沒有辦法救自己脫離罪;一個是好消息:上帝要把祂的義白白賜給我們這些罪人,以致我們可以罪得赦免,並且從中得到行義的力量,勝過罪的轄制。
最後保羅在三章9-12節下了一個很重要的結論,那就是全世界的人都被歸在罪之下了:「這卻怎麼樣呢?我們比他們強嗎?決不是的!因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臘人都在罪惡之下。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上帝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甚麼是罪?保羅在羅馬書一章告訴我們,罪就是不虔不義。不虔是不敬畏上帝,對上帝的態度錯誤;當我們對上帝的態度錯誤,對人的態度一定會出錯,不義的行為跟著就會一一出現。不虔會產生不義,華人也有句類似的話:「心中無神,目中無人。」
人的義離上帝的標準非常遠。今天,人類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裏:以為自己沒有問題,或者以為可以解決自己罪的問題。靠著人的義來解決罪的問題,就像有人想獨力游過太平洋──有些人可以游一百公尺、五百公尺,厲害一點的也許可以游一千公尺、一萬公尺,但是就算一個人厲害到可以游五十公里,他能夠獨力游過太平洋嗎?在人看來,人與人之間有能力高低之分,但是無論是誰,獨力泳渡太平洋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有人都會淹死。自義就是想獨力游過太平洋,是一件不可能達成的事情。
很多人想到上帝的義的時候,想到的都是上帝的審判、上帝的定罪、上帝的刑罰。但羅馬書給我們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定義,三章20-21節:「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但如今,上帝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為證。」這裏說,律法先知書(特別是舊約以賽亞書)已經告訴我們,上帝的義就是上帝的拯救、慈愛、憐憫和良善;上帝的義就是祂對我們這個罪人無條件的接納、饒恕跟賜福。上帝的義是上帝的本性。
上帝的義是怎麼顯明出來的呢?22-26節講得更清楚:「上帝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上帝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上帝的義;因為祂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祂的義,使人知道祂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上帝的義顯明在我們身上的過程是,藉著耶穌的血跟我們的信。上帝的救恩、上帝的愛、上帝的良善、上帝的慈悲、憐憫跟豐富,藉著耶穌的血彰顯出來,而對於相信耶穌基督的人,上帝的義可以進入他裏面。馬丁路德把上帝「稱信耶穌的人為義」的過程,講得更細,他說有兩種過程:第一,直接無條件赦免我們的罪、宣告我們無罪,馬丁路德將這種義稱為「外加的義」;第二,聖靈親自進入我們裏面,把上帝的愛、良善、慈悲、憐憫等等祂的一切性情,放在我們裏面,馬丁路德將這種義稱為「內在的義」。
我們這個罪人完全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生命,但好消息是,上帝宣告我們這個罪人是義的,並且我們的生命可以持續地有實質的改變,變得越來越像祂的兒子耶穌。要經歷這因信稱義的大能,
首先一定要相信、接受壞消息:承認自己是百分之百的罪人,靠自己沒有辦法解決自己的罪,沒有辦法獨力游過太平洋;
其次一定要接受上帝的拯救、接受上帝的赦免、接受上帝的良善、接受上帝的聖潔。這兩個信念相互關聯、分不開,若我們不相信自己是罪人,老是活在自義裏面,當然就不會來尋求上帝;同樣地,若我們不相信上帝的義就是上帝的愛,那麼我們就不敢承認自己是罪人。
因信稱義的福音告訴我們,上帝對罪人的態度以及祂處理罪的方法,因信稱義的福音也讓我們認識,我們這個罪人的角色是甚麼,該用怎樣的態度對待上帝、對待自己、對待別人。義人必因信得生這個真理的真諦是,清楚了上帝對我們的態度,就會用這種態度來對待上帝、對待周圍的人、對待自己。因信稱義不是一個離我們很遠、冷冰冰的神學觀念,而是一個關乎我們生死存亡的真理,關乎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的生活。我們若不知道因信稱義的福音,會活在很多罪的轄制裏,當我們知道上帝對我們是那麼好,無條件地把祂的義賜給我們,我們才有辦法去面對上帝、面對周圍人、面對自己。
一個初信的人剛剛聽到因信稱義的福音時,想到上帝無條件愛他、接納他、赦免他、醫治他、賜福給他,總是會因著世界上竟然有這等好消息,而開心得不得了!天天活在這樣的好消息裏,並且樂意用這種態度對待別人。可是往往幾個月過去之後,我們受到這世界錯誤的信念系統影響,誤以為一個人若是沒有穩定讀經、禱告、參加小組、什一奉獻、建立復興禱告小組,上帝就不愛我們,牧師、輔導哥哥姊姊也會認為我們不好;甚至我們也會督促自己要努力作個好基督徒,拚命想藉著事奉來顯示自己是好基督徒。這就是開始在恩典的地位上墜落,將自己變成了佛教徒、回教徒,想靠著善行來到上帝面前;忘記要留在船上,跳入太平洋拚命游,又累又喘卻永遠到不了終點。這是很多基督徒不喜樂的根本原因。想靠著自己作好人,不作被上帝稱義的人,注定不快樂。天天活在因信稱義的福音裏面的人,是喜樂的人。一個基督徒若常常不快樂,大概可以推斷他對福音還沒有真正的接受跟了解。
義人必因信而活,這話不只是針對初信的基督徒講的,也是針對所有基督徒而講的;我們在地上每一天都需要對自己傳講這因信稱義的好消息,天天活在這個好消息裏面,直到我們見耶穌面的那一天。因信稱義的生活是非常實際的,先是了解上帝對待我們的態度,然後我們才會用這個態度來對待上帝、對待周圍的人、對待自己。那麼,因信稱義的人,他們的生活是甚麼樣子的呢?
罪人領受因信稱義的福音之後,第一個改變的是跟上帝的關係,會變得喜歡禱告,第二個改變的是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每一個人都是罪人,罪人跟罪人相處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吵架、起衝突;衝突的根源是彼此的罪對彼此的傷害。因信稱義的福音讓我們知道,上帝怎麼對待我們這個罪人,我們就知道該怎麼看對待、處理自己的罪,不會受別人的眼光所轄制;而且我們也會知道如何面對別人的罪,知道如何和別人相處。
請問你容易不容易面對別人的糾正跟指責?無論是背後的議論還是當面的指正,其實都很不容易面對。惟有活在因信稱義的福音當中的人,他深知上帝完全悅納、裏面被上帝的愛充滿,不會懼怕,不會遮掩,不會自我防衛──因為不需要。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救我們脫離仇敵的控告,救我們脫離別人的指責;上帝把外加的義給我們,也把內在的義給我們,讓我們可以活出聖潔的生活。
以前,這位弟兄看上司很不爽,上司看他大概也很不爽。隔天,上司已經準備好要和他「打仗」了,沒想到他卻一句話都沒有抗辯。之後,這個弟兄常常對上司表達愛,盡量聽從他,而且改正自己的行為。上司越來越喜歡他,他們的關係越來越好。後來,上司要被調到別的單位,他推薦接他棒子的第一人選就是我們這位弟兄。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上帝的義不只是宣告我們無義,更是宣告上帝的義會成為我們的義,讓我們裏面有力量,可以勝過自己的罪,也得到饒恕別人的能力。
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這義是本於恩以至於恩。上帝是恩上加恩的上帝,我們用信心去接受,義人必因信而活。因信稱義的真理可以帶給我們極大的自由、極大的能力,讓我們可以勝過各種罪,跟上帝有很好的關係,跟人有很好的關係,跟自己有很好的關係,活出得勝的生活。這是一個好消息!求主幫助我們在這復活的主日,再一次回到福音裏面,在福音裏得到極大的自由,面對家人、同事、朋友、同工,都可以得自由。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2020.5.3.主日信息.吳琇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