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前336年希臘的亞歷山大興起,在對外擴張時曾攻打推羅,城市的倖存者大多被釘十字架,然而偤太歷史學者約瑟夫卻說亞歷山大來到耶路撒冷時,卻受大祭司的歡迎,甚至陪伴他到聖殿去獻祭給偤太人上帝。
當然這不會是真的,比較真實的是亞歷山大熱衷於希臘文化,也在其征服的地方大力推展希臘文化、語言、運動競技和宗教。
323年亞歷山大過世後,希臘世界歷經20年內戰,耶路撒冷也經歷六次不同的統治,首先是敘利亞的安提阿哥(Antiguous)統治耶城15年,301年陣亡後再由埃及的托勒密(Ptolemy)王朝佔領。托勒密是亞歷山大的遠親統管埃及領土,他以殘忍統治聞名,反抗他者皆被燒殺擄掠。
他也曾耍詐以安息日要向上帝獻祭的名義來佔領耶路撒冷,並且將反抗者4千名的偤太人,流放到埃及亞歷山大。這些被流放的偤太人後來就在亞歷山大建立了偤太社區。
托勒密王朝持續三個世紀,直到最後的女王埃及艷后克麗歐佩特拉(Cleopatra)。托勒密過世後由他的兒子托勒密二世繼位,托勒密二世善待偤太人,也曾釋放12萬名偤太奴隸,並贈黃金來裝飾聖殿;偤太大祭司到亞歷山大也回贈他24本偤太教經典。
傳說中他邀在亞歷山大的偤太學者共70人,在70天內把偤太教經典翻譯成希臘文的《七十譯本》。由此,偤太經典可在希臘的世界流傳被人閱讀。
在托勒密二世統治下的耶路撒冷是處於半獨立狀態,偤大祭司歐尼亞斯家族(Oniad Family)也有自己發行的錢幣。
主前240年大祭司歐尼亞斯二世因拒繳托勒密三世20銀塔倫的貢金,導致托勒密三世將偤大的統治權及徵稅權賣給歐尼亞斯二世的外甥約瑟,從此約瑟取代歐尼亞斯二世成為耶城的大祭司,並取得敘利亞、腓尼基、偤大、撒馬利亞的統治權及徵稅權。
當時托勒密三世還派2千名埃及步兵護送約瑟回到耶路撒冷來取得統治權,並殘殺抗稅及反抗的百姓。
主前241年,托勒密三世擊敗塞琉古(Seleucid )王朝的軍隊,由於感謝約瑟的協助,他來到耶路撒冷向聖殿獻祭。主前222年,18歲的安條克三世(Antiochus III the Great) 成為塞琉古(Seleucid )王朝的第六任統治者(主前222年至主前187年),他以大帝自居,開始征服鄰近國家。
主前201年,安條克三世打敗了埃及,成為耶路撒冷的新主人,安條克三世說:「當我們進入偤太人的城市時,偤太人熱烈款待我們,由他們的長老迎接,並且幫助我們驅逐了埃及的守軍。」歷史學者說,這可能是第一次有大象的軍隊出現在耶路撒冷。
安條克三世對偤太人採寬容政策,承諾他會成為偤太人「古老律法和習俗」的保護人,偤太人可以重修他們的聖殿及城牆。他也讓偤太人可以照自己祖先所訂下的法律,來統治自己的土地;並同意偤太人設立禁止外邦人進入聖殿的規定。
聖殿的獻祭儀式將予以保留,戰爭造成的損壞也將予以修復,對祭司永久免稅,其餘的耶路撒冷人則免稅三年。
當時大祭司西門統治著耶路撒冷,訂立了四種不同的嚴格死刑規例:通姦者處以石刑,由村裡居民共同實施,但先把犯人推下懸崖再丟石頭;女性私通男子判處火刑;殺父的兒子判處絞刑以及斬首。
大祭司西門也建立偤太公會,每日7隻號角吹響四次,代表每日要有四次的祈禱以及每日早晚各一次的獻祭,而祭壇供奉的則是身上無傷疤的公羊、公牛和鴿子。照當時的歷史記載,逾越節節慶就有20萬隻的羔羊被宰殺。
然而,住在耶城富有的偤太人卻相當的希臘化,住希臘式建築的房屋、參加希臘式的競技運動及社交活動。由於居住外地的偤太人(如巴比倫或亞歷山大地區),會向聖殿繳十一稅,所以聖城的財庫越來越充足、富有。也因為這樣,日後聖城就成為常被搶奪的對象。然而,當安條克四世繼承王位時,他自認是神明的顯現,赫克利斯的後代。他以安提阿為首都,偤太顯貴也開始到安提阿競相出價,來奪取耶路撒冷的祭司統治權。當時的大祭司歐尼亞斯三世及其兄弟耶孫都向國王競價,沒想到最後奪取祭司權位的卻是耶孫的追隨者Menelaus。很難想像的是,安提克四世甚至允許Menelaus,可處死前大祭司歐尼亞斯及罷黜耶孫。
主前170年,安條克四世征戰埃及的途中,在耶城被罷黜的耶孫起來叛變,安條克四世的大軍轉回攻打耶城。主前167年,安條克四世使用詐術,在Menelaus的協助下攻下了耶路撒冷。根據馬加比書的記載,他瘋狂的屠城三日,共殺害包括女人和孩子在內的四萬生命,另有四萬人被押往腓尼基的奴隸市場,而這次邪惡的交易,足以緩解塞琉古王朝的國庫空虛問題。
可悲的是,安條克四世在Menelaus的陪伴下,竟然進入了偤太人的至聖所,洗劫了聖殿,偷走價值連城的金壇、燈臺,及聖殿中的器物和儀式用品,並命令偤太人將他奉為上帝的現身來獻祭。
馬加比書記載著隨之而來的文化滅絕:禁止聖殿獻祭、禁止守安息日、禁止守律法及行割禮,被發現者處以死刑,且強迫偤太人吃豬內來違犯禁食習俗。 主前167年12月6日,宙斯的祭壇被放入聖殿,人們被要求在至聖所的外面向安條克獻祭。他引進希臘的刑法將反抗者釘十字架,有一個母親Solomonia及7個兒子因拒絕吃豬肉而被處死。
安條克四世違背前王三世的對偤太人的寬容承諾,作為征服者的絕對權力,他得以處置其臣民、聖所、習俗和財產。馬加比二書的作者寫著97歲的以利亞撒,他的嘴吧被塞滿著豬肉,但他寧願選擇為信仰而死,也不願受到可憎東西的玷污。
另一位7個兒子的母親Solomonia眼看她的孩子們,在一口大鍋裡活活被燒煮:第一個有話要說的孩子被創漬,四肢也被砍下,然後放在一口平鍋裡煎炸。他的兄弟們不為所動,寧折不屈,接著一個個在遭受殘酷的折磨仍毫不動搖,忍受剝皮,甚至更殘忍的酷刑。
安條克四世感到非常沮喪,用矛叉住第7個孩子,逼迫悲痛欲絕的母親,要她說服這唯一的倖存者放棄偤太教,並可得到巨大的財富和王室的寵愛。
這位母親沒有接受,她請求兒子原諒她並說:「你在我的肚子裡待了9個月,我哺育了你把你養大,安心去吧!」兒子回說:「他會遵守摩西授予我們先祖的律法誡命。」安條克四世被激怒,下令對這個年輕人施以比其兄長更嚴厲的刑罰。
有一位老祭司馬他提亞(Mattathias) 被下令要向安條克獻祭,他起來反抗拆毀了羅馬祭壇,最後與五個兒子逃進山裡進行游擊抗爭。馬他提亞死後,第三個兒子偤大成為游擊隊的指揮官,他的外號稱為「鐵鎚」,「鐵鎚」在亞蘭語為「馬加比」。
主前164年12月14日偤大收復了偤大地區及耶路撒冷,成立Hasmonaean王朝,並恢復聖殿的祭祀,這是修殿節的由來。他也差派他的兄長西門去拯救加利利的偤太人,這個獨立戰爭有勝有敗,後來因著安提阿的突發內亂,安條克四世才同意偤太人可以照自己的法律生活,偤太人處死Menelaus大祭司,認為他是所有罪惡的根源。
最終,偤大如同大衛王成為新獨立王國的統治者,他將外邦軍隊趕出耶路撒玲,終結了外邦占領的局面,將這個先前從屬的城邦,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獨立的偤太王國。
主前142年,舉國用感恩之心慶祝獨立,國王騎馬凱旋進城,城裡民眾揮舞著棕櫚樹枝嶄歌載舞、敲鑼打鼓,彈著豎琴和六弦琴,唱著「和散那、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應得稱頌」,因為強敵已被趕出了以色列。
馬加比一書中,繼承者西門國王成為所羅門的化身,他在塵世問統治著一個屬於偤太人的天堂:
「他們安靜地耕種自己的土地,大地給他們生產糧食,果樹給他們果實。老人們坐在街道旁,聚在一起交談些好人好事,而年輕人則穿著光鮮的戎裝。國王為各個城市提供食糧、準備各種武器,所以他的美名傳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他為這片土地帶來了和平,整個以色列洋溢著歡樂祥和氣氛;人們坐在自己的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沒有人再來打擾他們,留在這片上地上的外邦人也不再與他們為敵。不僅如此,他還使所有地位低下的臣民變得強大;他找出所有的律法,並把所有蔑視律法的人和邪惡的人趕走。他還美化聖所,並使聖殿中的器物越來越多。」
國王宣稱他們是永久的統冶者,直到一位先知(意指彌賽亞) 的出現。
就是這樣的歷史背景,主後33年,耶路撒冷的偤太人才會帶著同樣的期盼,手裡揮舞著棕櫚樹枝、嶄歌載舞、敲鑼打鼓,彈著豎琴和六弦琴,唱著「和散那、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應得稱頌」,來迎接那位未來會被他們釘在十字架,騎著驢子而來的耶穌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