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
- 祝謝了,就擘開餅,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有古卷:擘開)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 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 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
- 人應當自己省察 examine himself,然後吃這餅、喝這杯。
- 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discerning the Lord’s body,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 因此,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死(原文是睡)的也不少。
- 我們若是先分辨judge ourselves自己,就不至於受審。
- 我們受審的時候,乃是被主懲治,免得我們和世人一同定罪。(林前11:23-32)
♥ 保羅在24-25節,用平行的文學寫法
拿起餅來 | 擘開餅 | 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 | 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
拿起杯來 | 每逢喝的時候 | 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 | 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
♥ 從此你進入神殿獻祭,不用帶供品。你會驚異的發現,你敬拜的神,竟然幫你一切都張羅好了。祂準備的是最貴重的祭品—祂自己的獨生愛子。這樣的邏輯,無疑是極為顛覆的 ! 是前所未聞的。
♥耶穌用餅和杯譬喻,抽象的概念取代了實物,符號象徵取代了眼見為憑。人們憑藉著天啟,想像著上帝國運作的原則。
♥ 神主動來找人(上帝視角而非擬人化的猜想),這是天啟的救贖。超越凡人只會用人的觀點的猜想(擬人化的出發點)。
人找神 | 神找人 |
擬人化的猜想—-用俗世上運作道理,去推想神國度的規矩。 | 天啟(上帝視野,超越人的架構)—–赦罪、救贖,復活、審判的概念 |
人準備祭禮 | 神為人準備祭禮 |
祭祀的最主要目的—為自己求福 | 祭祀的最主要目的—省察、分辨、避免終極審判 |
著重實物 | 著重符號象徵 |
♥ 希伯來書9:22「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這是普世祭祀的基本認知。耶穌基督不但滿足了這稱義的必須條件,也徹底改變人類日後祭禮的最高規格。
♥ 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 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經上說:「凡信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羅10:9-11)。
這就是人需要的省察、分辨。也是人能免除審判的重要途徑。
♥ 進入殿宇祭祀,對絕大多數的而言,主要的動機還是私心,出於趨吉避凶這種人類求生存的動機。基督耶穌的信仰卻超越這種視野,祂重視的是人的良心本相,因此強調祭祀必要的動機,在私慾之上—-人需要的省察、分辨。也是人能免除審判的重要途徑。
♥ 整段經文隱藏著濃濃的「復活」的元素。
—-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我們受審的時候,乃是被主懲治,免得我們和世人一同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