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神學院前的預備書單—凱恩的天路筆記

讀神學院前的預備書單

我所就讀的中華福音神學院
〈引言〉

進了神學院後,很多人才發現,原本在教會受到的教育其實停留在相當淺的程度。假如說神學院是碩士等級的神學知識,許多人入學前的神學程度可能還在國中,也因此進神學院後適應得很痛苦。上課時常常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也就更不用說要應用在自己的信仰生活,或者是教會的服事之中。

在和神學院的朋友聊到這個議題時,他提出一個主意:「可以做一個書單,讓想要讀神學院的人先讀,這樣可能會比較搞得清楚狀況。」我覺得這個概念很好,心血來潮地就做了!

我根據我自己的經驗與認識,列出一些覺得適合入學前讀的書,歡迎想要讀神學院的人參考。我所選的盡量都不是很厚的書,並且是我讀的時候覺得CP值很高的(好懂、內容深入淺出、幫助我入門),希望你們讀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感覺。

我列出了五個分類:實踐神學入門、神學學科入門、研究方法、神學好朋友、進階學科。雖然大概有一個邏輯順序,但其實我覺得可以先找有興趣的來看,然後慢慢延伸到相關的議題,慢慢建立一個完整的圖畫。

然後,沒有讀完也沒關係!讀完的人應該寥寥可數啦…(其實有幾本我也還沒看完,但是覺得自己應該看完,所以還是列了)

(最後面有建議閱讀方式喔)


1 實踐神學入門

(這一區的兩本都比較難,但我覺得可以為要讀神學院的人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視野,知道傳道人是什麼、為什麼要讀神學…,所以還是斗膽列出來了)

❶教牧學:《牧養,就是回到原點》(韋利蒙)

教牧學簡單來說,就是在探討「什麼是傳道人?傳道人有什麼職責?」

想擔任傳道人的人,我都很建議讀這本書,釐清自己對傳道人的想像到底是什麼,也在閱讀的過程中尋求上帝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傳道人。當有了比較清楚的畫面,入學後面對繁重的課業與服事,比較知道如何取捨、聚焦。(這本書比較厚,但內容很豐富有深度,值得挑戰。)

❷實踐神學方法:《21世紀門徒現場》(董家驊)

實踐神學方法是介紹「神學與實際生活如何互動?神學如何實踐於生活?生活又如何影響神學的思考?」

建立了比較大的框架,可以從中找到「神學」的意義與定位,得到學習神學的動力。

這本的第一部比較難,如果覺得真的看不太懂,可以先從第二部〈實踐神學方法〉開始看。大概體會神學如何被應用在各種議題之中。第一部等讀了一些後面的書之後再回來看。


2 神學學科入門

(這些標題都是神學院課程,我列出適合的入門書,幫助入學後上課的理解。共7本)

❶聖經神學:《認識聖經的八堂課》(斯托得)→《認識聖經神學》(高偉勳)

聖經神學是一種比較緊貼著聖經文本的神學領域。

先從《認識聖經的八堂課》入門,從福音派的觀點認識聖經的寫作目的、地理背景、故事綱要、主要信息、權威性、解釋方法、運用方法等要點。是很完整的概覽。

接著再閱讀《認識聖經神學》,對於貫穿整本聖經的神學觀念有更深入的認識。

❷釋經學:《讀經的藝術》(費依、史都華)

釋經學是比較技術性的學科,在說明如何忠實地解讀聖經,得出符合聖經作者想表達的意思的理解。

《讀經的藝術》依據文學形式進行分類,教導不同文體的釋經方法。

❸系統神學:《團契神學》(葛倫斯)→《神學求生指南》(邵葉爾)

系統神學是針對基督信仰中不同的重要主題,進行有架構的整理與說明

《團契神學》是福音派的神學普及書,適合作為神學的入門。

《神學求生指南》前半部介紹思考神學的方法,後半則介紹不同宗派的神學觀(包括東正教、天主教與新教各宗派,甚至是自由派…等)。

我推薦這本書的最重要的重點,是前半部的第4章〈神學的來源和權威〉、第5章〈教義的分類:所有教義都一樣重要嗎?〉、第7章〈神學研究的分類〉,從中可以知道建立神學的資料來源有哪些、教義是如何被分類的、神學研究不同的學科之間有什麼關係(就是這裡提到的這些學科)。

(這本比較厚,如果時間不夠,我覺得可以先讀前半部,或者4, 5, 7章)

神學的來源&學科的分類(歷史神學→教會歷史;解經→釋經學)

❹教會歷史:《尋訪來時路》(高昭鑾) →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蔡麗貞)

教會歷史顧名思義就是認識教會的歷史

我提議先從《尋訪來時路》開始看,先認識「福音派」的歷史淵源,辨識出自己所處的信仰傳統。

讀這本書應該可以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習以為常的教會文化和信仰生活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眾多信仰表現方式的其中一種。這樣我們就能更意識到「認識教會歷史」的重要性)。

接著再閱讀《我信聖而公之教會》,往外推展出對於兩千年教會歷史的大致理解。

(但老實說,這兩本我比較不熟)

聖經語言:邱昭文老師〈新約希臘文〉

如果你是讀華神道學碩士,教牧組一年級下學期才會上一學期的希臘文,但神學組(我讀的組)一年級上學期就會開始上,並且是上兩個學期

我自己入學前經學長推薦,就藉由邱昭文老師的網路希臘文課程學習了一定的進度(課程內容都在網路上了,可以免費學習。但我有報名並奉獻給老師學費,所以他會替我改作業、給我回饋、回答我的問題,教得很好!),基本上先學了第一學期的希臘文課程進度。

我發現這讓我有更多時間精力去適應神學院的生活(不然我可能就會像很多同學一樣,每週都被當週考試進度追著跑)。於是我寒假時就教了教牧組的一些同學最基本的希臘文內容。根據回饋,他們也因此適應得更快,紛紛向我感謝。

最重要的重點是,語言其實需要熟悉,熟悉需要時間。所以如果先有了最基本的概念,有了一些時間內化,開學後就會覺得比較好上手(這主要是給神學組的建議,但教牧組也可以寒假時做同樣的預習)。

而需要先內化的內容其實不需要多。至少要認得出字母、寫得出來、會念、知道他的名字(也就是第一課的內容)。如果還有時間,再把第二課〈認識名詞〉、第三課〈認識動詞〉也學完。再有時間,就繼續學下去。相信你不會後悔的。


3 研究方法

(除了砍柴,磨斧頭也是很重要的!共2本)

❶閱讀方法:《如何閱讀一本書?》(艾德勒)(非基督教書籍)

進神學院後會發現,每一門課都需要讀書。因此如果能在入學前就大概學會讀書的方法,入學後會輕鬆很多。

這本書幫助我們練習四種閱讀方式:基礎閱讀(就是讀)、檢視閱讀(有限時間內掌握一本書的重點)、分析閱讀(深入理解與反思一本書)、主題閱讀(圍繞一個主題讀很多相關的書)。

神學院有很多種作業,包括閱讀進度、書摘加評論、研究報告…等,就會頻繁交替使用這四種閱讀方式。

讀了這本書後,應該讀了這個書單上的其他書,也會比較快抓到重點。

(如果時間有限,可以跳過第三篇〈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先把四種閱讀方法搞懂就好)

❷邏輯思考方法:《哲學家的工具箱》(朱利安・巴吉尼)(非基督教書籍)

其實每種學科的思考,都不斷在運用邏輯。常常我們把邏輯視為理所當然,但其實邏輯是很博大精深的

這本書幫助我們打磨我們的邏輯思考,認識什麼是一個完整的論證,什麼是演繹、什麼是歸納,如何去判斷論證是否完整且有效…,甚至它提供了很多種進階的推論方式,並介紹了哲學史上一些比較重要的觀念。

這本書對於理解上課、理解書本(包括這個書單的其他書)、寫作業,都會有幫助。

整本書我都很喜歡,不過如果時間不夠(或者對哲學沒有那麼有興趣),可以先只看〈第一箱 論證基本工具〉跟〈第二箱 論證進階工具〉。


4 神學好朋友

(神學跟其他很多學科是好朋友~共5本)

❶哲學:《哲學超圖解1》《哲學超圖解2》

❷社會學:《社會學超圖解》

❸心理學:《圖解心理學大全》《靈性心理學》(柯萬)

(這一區,除了《靈性心理學》以外,都是非基督教書籍)

儘管新教神學以聖經為最高權威,其他學科仍然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而最常被參考、引用的學科就是哲學、社會學跟心理學

系統神學常常使用哲學、聖經研究常常使用社會學、教牧輔導常常使用心理學,因此若能補充一些相關的知識,對於神學院的學習會很有幫助。

《XX超圖解》是我很推薦的一個系列,儘管看起來很可愛會讓人以為不是很正式,但我自己讀起來其實覺得還蠻不錯的。讀起來很開心,而同時又能對這些學科建立基本的概念,很推薦!

而心理學我另外推薦《靈性心理學》,參考一種把心理學與基督信仰整合在一起的方法。

《哲學超圖解》四樞德

5 進階學科

(這一區我覺得比較沒有那種「入學前必讀」的迫切感,但我覺得如果讀了,會有幫助,所以就還是列了出來。有興趣就可以讀。共5本)

❶倫理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桑德爾)(非基督教書籍)《信主了,然後呢?》(賴特)

倫理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探討「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善的(值得追求)、什麼是惡的(應該避免)」等問題。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是一本深入淺出的倫理學入門書,可以認識最基本的倫理學觀念。

進而可以閱讀《信主了,然後呢?》,認識基督信仰的倫理學:「什麼是上帝要我們追求的生命樣貌?」

❷公共神學:《公共的信仰》(沃弗)

公共神學談論的是「基督徒應該如何參與社會?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參與社會議題?」

《公共的信仰》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

❸護教學:《我為什麼相信》(提摩太凱勒) → 《純・基督教》(賴特)

護教學談論的是「基督徒如何向非信徒清楚地解釋基督信仰,並回應他們的疑問,好讓他們體會到基督信仰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我在神學院中沒有看過這門課(聽說以前有),但我覺得很重要,所以也推薦兩本書。我覺得如果讀懂了,可以開闊神學的思考,不會只停留在信仰群體內部的術語。


建議閱讀方式

  • 可以依照有興趣的領域入門,不過我推薦先讀《牧養,就是回到原點》。讀了會比較了解後面所有學科的意義。
  • 建議點進連結裡,看看書的介紹與目錄,可以大概掌握書的內容,並判斷自己對哪一本書比較有興趣。
  • 如果之前很少看書,建議閱讀的前期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第一篇〈閱讀的層次〉和第二篇〈閱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這樣之後讀的時候比較知道如何抓重點。
  • 我自己覺得,如果先把每一個學科的第一本都看完(除了進階學科),再讀每個學科的第二本,可能會比較簡單、新鮮。但如果喜歡同一學科的兩本書先看完,再看其他學科,其實也可以。
  • 如果你是神學組,預習希臘文真的非常重要!沒在開玩笑的!
  • 進階學科是三個從系統神學朝向實踐方向延伸出來的分支學科,可能對於喜歡探討實際生活議題的人來說會比較有趣。如果有興趣也是可以先看,不過如果有系統神學的背景,會更理解背後的思維。我覺得從哪個開始看都好。
  • 建議找其他也想要一起讀的人組小小讀書會,可以一起討論會比較有趣,還可以排定固定的閱讀進度(或者找人彼此督促,不一定要討論很多)。然後有問題就問認識的傳道人或神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