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律神經失調

我好像有自律神經失調,該怎麼辦呢?/發表於


有些人胸悶、心悸、突然呼吸不順、好像快暈倒,最後急診醫師請他來看精神科;有些人喉嚨梗塞感,耳鼻喉科醫師最後請他來看精神科;有些人長期皮膚莫名會癢,皮膚科醫師最後請他來看精神科;有些人長期覺得眼睛會乾、會酸澀,眼科醫師最後也是請他來看精神科。為什麼?因為醫師在初步的檢查後,懷疑病人是「自律神經失調」(或說「身心症」),精神科醫師這邊的藥物比較齊全,也比較能協助偵測出其他如焦慮、恐慌、憂鬱等問題。


「自律神經失調」還有哪些常見症狀?

胸悶、心悸、發麻、手抖、頭暈、頭痛、焦慮、噁心、肩頸緊繃、吸不到氣、快要昏倒、或一些難以形容的身體異樣感覺,在醫院檢查找不出原因,有些醫師就會說:「你可能是壓力太大造成自律神經失調」。

如果只短暫出現一兩個症狀,還很難說是不是自律神經失調。如果上述症狀頻繁出現,但找不到合理的解釋,就可以往自律神經失調來思考。

有些病人常出現莫名的「搖晃感」、「地震感」,後來以「自律神經失調」的概念治療好了。我會跟病人解釋:人站著本來就會微微搖晃,這是正常的。但如果自律神經失調比較嚴重,你就會感覺到自己的搖晃。

(延伸閱讀:不要害怕恐慌症


為什麼我們要重視「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系統支配全身器官,例如心血管、腸胃、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都會受到自律神經失調的負面影響。最明顯的例子,長期自律神經失調,日後死於心臟疾病的比例會增加。許多慢性疾病如代謝症候群、自體免疫疾病、巴金森氏症、失智症,常會直接傷害自律神經系統。長期壓力與焦慮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也會伴隨自律神經失調,然後自律神經失調又干擾器官功能。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最基本的就是「調整生活形態」,如減少工作時間、減少輪值班加班、增加運動時間、培養休閒習慣、保持充足睡眠、多吃「健康」的飲食。但當症狀嚴重到已經很難靠運動與休閒來改善(或壓力很大很難調整生活形態),就會需要尋求醫療專業協助。

(延伸閱讀:腸躁症,你不知道的八個真相  、擾人的功能性腸胃問題


「自律神經失調」什麼時候需要看診?

研究證實,連續失眠五天,自律神經功能就會變差。但自律神經失調變嚴重,又會更難入睡,形成惡性循環。以現代人高壓力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不健康的睡眠與飲食生活習慣,許多人的自律神經功能都不是很好,只是在臨界點爆發之前沒有感覺。

在症狀較輕時,可以多做運動、調整睡眠、規律生活,就有可能自然恢復。但如果症狀越來越嚴重,出現失眠、憂鬱、焦慮、情緒不穩定、強迫性胡思亂想時,有時就不是光靠「意志力」可以迅速復原。這時,求助專業醫師,可協助你減少中間煎熬、受苦的時間。

有時,嚴重的自律神經失調,是在疾病的邊緣。比如有些人遇到伴侶劈腿、工作被資遣,很多不幸的事情同時發現,短時間內出現頭腦停不住亂想、頭痛胸悶肌肉緊繃的症狀。有些人會漸漸自行恢復,少數人有越來越嚴重,最後到達重度憂鬱症的標準。什麼時候需要看診?當你覺得你的工作、生活、唸書、人際關係已經受到很大影響時,就可以考慮看診。

(延伸閱讀:我滿腦子都是先生跟那女人的畫面,怎麼辦?


為什麼「自律神經失調」可以看精神科?

最常見的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是長期壓力累積,有時加上睡眠不足與運動量不足、缺乏適度的休息、放鬆,造成類固醇、腎上腺素等壓力賀爾蒙持續分泌,對腦神經系統造成傷害。改善的方法是降低壓力、運動、睡眠充足、接受適當的治療。跟壓力有關的問題,轉到會跟病人多談、了解生活壓力的精神科,也是理所當然。

精神科擅長使用的藥物,如「血清素藥物」(SSRI,全名是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已證實可促進能讓大腦神經元連結修復的BDNF(一種大腦的生長激素),可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這也是藥物可治療憂鬱、焦慮、失眠的主要原因。來看精神科門診,初診時先讓醫師花多點時間對你有些了解,才有助於給你正確的建議,和適當的藥物治療。

(延伸閱讀:憂鬱症藥物並不是只能治療憂鬱症


憂鬱症的人是不是都會「自律神經失調」?

許多人會問:「醫師,我是自律神經失調還是憂鬱症?」很多精神疾病跟自律神經失調會一起出,共同的原因是「長期壓力」以及「缺乏舒壓、運動」,「遺傳體質」也佔了一部份原因。

婆媳問題、婚姻、感情問題、工作壓力都可能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同時出現憂鬱、焦慮症狀。如果輕忽不管、或強迫自己忍耐壓抑,最後可能會變成嚴重的憂鬱症。請不要忽視輕微的症狀,一旦症狀開始惡化,儘快看診,是最好的選擇。

也有一部份人原本並沒有憂鬱症,而是因為其他原因引起自律神經失調。莫名的身體不適一直持續,到醫院檢查找不出問題。病人因此擔心自己怎麼了,是不是得到什麼重大疾病,加上身體確實不舒服,一段時間後,反倒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引發憂鬱症。

(延伸閱讀:走出憂鬱症的十個方法


治療自律神經失調,需要花很多錢嗎?

「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什麼多新奇的東西,幾十年前臺灣醫師就以「腦神經衰弱」來跟病人溝通,現在的說法改成「自律神經失調」。這名字來自日本醫師,英文也有autonomic nervous dysfunction的正式醫學用語。在正統醫療裡,不管西醫中醫,早就有針對自律神經失調提供療法。健保提供的門診治療,就可以改善多數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至於其他很貴、有點貴或稍微貴的各式各樣的自律神經失調療法,我們醫療人員心裡自然有評價,但不方便寫出來。如果你花得起這些自費醫療的費用,建議你,還是要找走「正統醫學」的醫師。

不管選擇哪一種正統醫學療法,搭配有氧運動、瑜珈、氣功等等,效果都會更好。


我有這些症狀,就一定要接受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嗎?

當然不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跟真正由器官問題造成的症狀,有時無法直接區分。所以當年紀越大、有家族病史、有其他線索推測可能是器官問題時,最好還是要先做一些基本的檢查,確認找不到器官問題後,再往自律神經失調的方向來想。

有時自律神經失調與器官問題有可能並存。例如胃食道逆流的病人,同時也有功能性腸胃問題,大腸癌的病人同時有腸躁症,心律不整的病人同時有恐慌症。有器官問題時,通常得優先處理器官問題,也可以同時治療自律神經失調。而自律神經失調也會惡化原有的器官問題,如胃食道逆流病人在腸胃科治療改善後,因為自律神經失調還常覺得不舒服,或輕微的頭痛、耳鳴病人因為自律神經失調使得症狀變嚴重。

有懷疑時,適度的身體檢查,可以讓你更安心。不過,也不需要一直重複檢查,那就會變成「慮病」了。

(延伸閱讀:面對壓力,大腦比你想像的脆弱


自律神經失調,可以靠檢查確認嗎?

自律神經失調的前提是,這些症狀並不是由器官問題造成,而是來自於自律神經系統的失衡。對於神經系統的失調,目前的科技並無法像心電圖、電腦斷層一樣,直接偵測出問題點,做出明確的判斷。目前最常用的自律神經失調的檢測,是測量「心跳變異」來推估交感、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但正式的學術研究裡,是連續測量二十四小時的心跳變異(類似「二十四小時心電圖」,要揹一台小盒子一整天)。目前市面上常見的五分鐘的自律神經檢測,有參考價值,但容易產生誤差。

目前並沒有什麼檢查,可以斬釘截鐵回答說病人有沒有恐慌症、腸躁症、功能性腸胃問題、喉球症。這還是得依靠「排除器官問題」、「病人清楚描述症狀」、「醫師經驗判斷」。還好是說,健保給付的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症狀的藥物,通常安全性都很高。當你找不出器官問題時,嘗試以健保藥物來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就算最後沒效,也不至於有嚴重、致命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