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慮症 VS 憂鬱症

身體不對勁,到底是焦慮、憂鬱還是自律神經失調?


所謂的『焦慮』,主要來自於內心的衝突:當人必須處理不想面對的事情時,心理的不情願與一定要做的壓力互相衝突,很容易就會引起焦慮感。常會伴隨著緊張、不安、憂心這一類的情緒反應,身體上則會出現心跳加速、煩躁、胸悶等等相關的生理現象。

而『憂鬱』則不同,兩者的差異可以用一句話簡單概括:焦慮是針對『未來』擔心,而憂鬱則是針對『過去』而糾結在感受上憂鬱與焦慮也有很大的差別,憂鬱時心裡想到的是空虛、失落、懊惱…等等,通常這些情緒都發生在事情結束以後,與焦慮產生在事情發生前有本質上的不同。


『恐懼,害怕』也與焦慮不同,同樣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恐懼是針對已知、明確的事物,也就是『有特定的對象』,而焦慮則是對未知的、非具體的事情發作,也就是『無特定的對象』。一般來說,恐懼的情緒是短暫而急促,可以讓人提高注意力,進而避開危險,而焦慮往往是緩慢出現,並且持續時間長,與恐懼不同。


瞭解這幾種情緒的差異,對於區分並解決特定情緒很有幫助,另外再深入討論改善焦慮情緒之前,特別強調一點:其實合理的範圍內,所有情緒都是有益處的,焦慮雖然讓人感受壓力、卻也因此更加在意事情的狀況,進而改善成果的品質;憂鬱起到反省的作用;恐懼則可以避開明確的危險
這些是讓人們更好的情緒效果。不過,如果負面情緒強度過高、持續時間太長,就不再對我們有好處了,嚴重時甚至造成心理疾病。這篇文章要探討的就是過度焦慮的問題,這種情緒導致孩子擔心未來的表現,導致念書效率降低、專注力下降等等,我們可以用接下來提供的一些方法,讓孩子在調適過度焦慮時有參考的方向。


♦焦慮症

焦慮症是盛行率最高的精神疾患,一般人口中約有三成患有各式各樣的焦慮症。患者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緊張狀態,對於即將發生或是尚未發生的事情,感到持續莫名的擔心與害怕,常伴隨著失眠、心悸顫抖、呼吸急促、坐立不安、胸悶、手腳心冒汗等各種身心症狀,這種無特定擔心對象的焦慮症稱為「廣泛性焦慮症」。

若是擔心的對象是針對某些特定的情境,如大眾面前或陌生的場合(社交焦慮症)、密閉或擁擠的空間(懼曠症)、高處(懼高症)或特定的事物(怕死、怕蛇、怕尖銳物品等),則可以被定義為各種特殊畏懼症。

若是因為無法抗拒且一再出現的重複意念所導致的焦慮狀態,則特別稱為『強迫症』。患者會因為揮之不去的對於清潔、安全及數目的不放心,導致重複性的行為,例如重複洗手,重複檢查及重複數數等。這些意念及行為有時會嚴重干擾病患的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交能力,亟需專業醫師的介入治療。

其實,焦慮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情緒。在某些情況下,適度的焦慮,反而可以促使人更快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當焦慮不斷發生,持續數月,嚴重妨礙工作及影響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的發展,達到失調(disorder)的程度,便需要接受治療了。


憂鬱是人類失去所愛時的正常情緒反應。如果低落的情緒一直揮之不去,就可能是憂鬱症的開始。

憂鬱症的判斷指標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所頒行且為全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採用的的第四版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IV),憂鬱症有九種判斷指標:

  1. 情緒低落,長時間處於低落的情緒,無法快樂起來。
  2. 對事物失去興趣跟喜好,提不起興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 體重下降或上升。
  4. 嗜睡或失眠:出現精神性的睡眠障礙。
  5. 動作、思考變得遲緩。
  6. 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
  7. 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
  8. 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 經常出現負面想法,甚至想要輕生。

上述症狀中,第一項或第二項必須至少有一項成立,再加上其餘項目成立的總數超過五,且持續時間超過二週,就幾乎可以被確診為重度憂鬱症發作了。

看似簡單的診斷原則,其實暗藏玄機。因為這是一種『症候群』的診斷,完全不在意背後的原因,所界定出來的病患也就無可避免地成了包山包海的大雜燴。

所以,在 診療過程中,正確的診斷是最重要,卻也是最困難的。情緒的光譜由極度狂躁到極度憂鬱之間存在許多變異,在漫長的病程中更有隨著時間變化而有不同表現的可能。

 

憂鬱症成因:

憂鬱症的成因複雜,無法歸咎於單一病因,精神科會以三個面向去探討,成因可能是生物學上的因素,例如先天遺傳的特質、神經傳導失調等;心理學因素,牽涉個人的人格養成過程、價值觀;環境因素,成長或生活過程中,遇到重大壓力事件,或社會支持度不足,上述三者都會造成大腦功能失調。

憂鬱症會使腦部功能低下,可透過功能性MRI檢測。
憂鬱症會使腦部功能低下,可透過功能性MRI檢測。

如何自我察覺?

網路上有許多自填量表、心情溫度計等,可以自我評估,當分數到達或超過臨界點時,可以再交由專業醫師判斷。

憂鬱情緒與憂鬱症:

1.症狀豐富程度

2.憂鬱時間長短

3.是否影響生活

若只有心情低落,持續時間短暫,對未來的想法也不會太負面,也不會因情緒而吃不下、睡不著等等,那就是憂鬱情緒了,憂鬱情緒持續再久也不會變成憂鬱症,憂鬱症除了憂鬱情緒外,還有許多附屬症狀。


台灣憂鬱症治療:

若以台灣和美國比較,台灣終身盛行率1.2%、平均失能天數74.9天、求助行為20%,而美國為終身盛行率16.2%、平均失能天數35.2天、求助行為57.3%。精神科的污名化至今在台灣仍存在,導致許多人有相關症狀或傾向卻不敢就醫,造成憂鬱症患者診斷率低,一經診斷通常已經很嚴重了,不但就診率低,持續就診率也不足,就算察覺自己有憂鬱傾向,也不會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衛生專業的幫助。

憂鬱症能自我恢復嗎?

終身憂鬱症第一次發生,平均會持續約13個月,若不就醫治療,約有40%會自然痊癒、40%會持續憂鬱、20%會部分恢復。雖然憂鬱症有一定機率能痊癒,但在這一年的憂鬱症時期會產生許多負面事件,可能會影響人際關係、工作,甚至自傷行為,而這些負面事件可能會惡性循環,若輕度憂鬱可以透過調整生活習慣、運動等方式減輕壓力,或是去心理治療、諮商,但中度以上憂鬱症建議要積極治療。

抗憂鬱藥物副作用大?

常見副作用有嗜睡、情緒變得沒有起伏、發胖、性功能障礙,甚至戒斷症狀,但比起20、30年前的舊型抗憂鬱藥物,如今藥物副作用已經越來越少,隨著科技進步,也可以藉由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TBS、DeepTMS)來治療,不同於有30、40年歷史的電痙攣治療,不必故意誘發癲癇,只需通過變動的磁場,就能活化腦部功能低下的部位。


焦慮症與躁鬱症:

焦慮症患者容易過度擔心,與憂鬱症的情緒低下不同,但兩者有高達60%的機會發生共病。而憂鬱症與躁鬱症不同的是,憂鬱會大部分時間處於情緒低落狀態,而躁鬱則是情緒變為兩種極端,某段時間在躁的情緒時會變得開朗、思緒會變得很快、變得自信、語速變快、精力充沛,但某段時間又會變得憂鬱。

如何察覺求救訊號?

在高度污名化的社會,憂鬱症患者不容易對外求助,很多人會選擇隱藏自己,而我們可以透過生活中的小細節,察覺身邊的人是否有憂鬱傾向。

1.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

2.工作品質下滑

3.社交活動減少

4.沉迷於某些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