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所有神蹟,對門徒而言,都有重大的教育意義
耶穌履海不是神威大顯,更不是譁眾取寵、不是造成轟動。耶穌的所有神蹟,特別是醫治神蹟之外的神蹟,都有重大意義—-對門徒教育的重大意義。
馬太、馬可福音把希律王宴席、五餅二魚、耶穌履海都當成一天中發生的連續事件。目的在說明耶穌才是真正的主、是在天地間真正坐王的。
- 門徒就把碎餅碎魚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 吃餅的男人共有五千。
- 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伯賽大去,等他叫眾人散開。
- 他既辭別了他們,就往山上去禱告。
- 到了晚上 ,船在海中,耶穌獨自在岸上;
- 看見門徒因風不順,搖櫓甚苦。夜裡約有四更天,就在海面上走,往他們那裡去,意思要走過他們去。
- 但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以為是鬼怪,就喊叫起來;
- 因為他們都看見了他,且甚驚慌。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
- 於是到他們那裡,上了船,風就住了;他們心裡十分驚奇。
- 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那分餅的事,心裡還是愚頑。(馬可福音 第六章43-52)
馬可在35-36節先提到”天已經晚了,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天已經晚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裡去,自己買什麼吃。”到了47節,就進入晚上ὄψιος了。這是敘事者的匠心獨運。
另一個敘事者把三件(希律殺施洗約翰、五餅二魚、耶穌履海)當成環環相扣的一天內事件的證據,是在52節,馬可用文學上首尾呼應法再次提到”分餅的事”。
有趣的是,馬可評論門徒,說他們對五餅二魚的神蹟「不明白」,甚至說他們「心裡還是愚頑」。這不過是耶穌所行的眾多神蹟之一,有甚麼不明白的呢?為何這樣就算是愚頑? 親愛的讀者,你覺得你明白五餅二魚的神蹟深層的用意嗎?
- 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約有五千。
- 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他叫眾人散開。
- 散了眾人以後,他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裡。
- 那時船在海中,因風不順,被浪搖撼。
- 夜裡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裡去。(馬太福音 第十四章21-25)。
馬太福音也把這三件事,當成一天之中發生的連續事件,上下文很順暢的銜接。約翰福音亦是如此。
- 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 眾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真是那要到世間來的先知!
- 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他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
- 到了晚上,他的門徒下海邊去,
- 上了船,要過海往迦百農去。天已經黑了,耶穌還沒有來到他們那裡。
- 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 (約翰福音 第六章 13-18)
任何時代、任何遭遇,信主的都會經歷耶穌的臨降
敘事者是要讀者了解,在發生施洗約翰被殺的這重大傷痛後,耶穌用講道和五餅二魚的神蹟供應了好像沒有牧人的羊群的需要。
同時,耶穌更用履海,來說明在這任何時代、任何遭遇,都有耶穌的臨降、「神的顯現」(epiph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