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ill the fatted calf,「浪子回頭」譬喻的敘事技巧

 


高超的敘事技巧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

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

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

他們就快樂起來。


小兒子向父親道歉的話夾在父親兩段接納的表態正中間。小兒子精心策劃的台詞,沒有機會全部講完,他講到一半,就被父親打斷了,岔開話題。小兒子沒有機會講下半句:「把我當作一個雇工」

父親在小兒子還沒有開口認錯道歉時已經接納了他。父親需要的只是小兒子的回轉,願意回家。極其明顯的,就是父親完全沒有意思把他當成雇工,而是百分之一百重新接納浪子作兒子。

父親接下來的話「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是一連串,快速接連的行動,更顯示出,父親極為熱情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