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6章1節說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以賽亞在耶路撒冷聖殿蒙召作先知。烏西雅王是亞瑪謝的兒子,南偤大王國第十任國王,他的母親是耶路撒冷的女子耶可利雅。照舊約學者Edwin R. Thiele的算法,烏西雅的統治時間為主前792年 至主前 740年。烏西雅登基為偤大王時只有16歲,在位52年,但前 24 年是與他的父親亞瑪謝共同攝政,直至主前768年亞瑪謝去世後,才成為偤大的唯一統治者。烏西雅統治期間,有先知何西阿、以賽亞、阿摩司。而北以色列國的國王有耶羅波安二世、撒迦利亞、沙龍、米拿現、比加轄、比加和何細亞。
烏西雅為王期間,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王下 15:3;代下26:4 -5),可惜,他仍允許人們向邱壇祭祀及燒香。作為偤大王,鳥西雅藉由重整軍備征服了非利士人和阿拉伯人,並從亞捫人獲得貢品,成功的擴展了國家的領土。他也在耶路撒冷設計機器,用於塔樓和角落的防禦來射箭和投擲大石頭。由此,他的名聲遠傳到埃及的入口處。 (代下 26:8-14)。然而,烏西雅王的成就也成為他的弱點,因為他企圖篡奪只能在耶和華殿上獻祭的祭司權勢。這對今天作為各方面的領導者應有警惕才對,因為往往今日的成就所隱含的驕傲,有可能成為明日「誇口」或衍生「自以為是」的不當作為。
大祭司亞撒利雅認為國王已篡奪了祭司的特權,這可能舊約中「政教之爭」的模型,也是現代世界還仍存在「政教之爭」的借鏡。《歷代誌下》告訴我們,大祭司率領80名祭司(人多勢眾)對王說:「烏西雅啊,給耶和華燒香不是你的事,乃是亞倫子孫承接聖職祭司的事。你出聖殿吧!因為你犯了罪。你行這事,耶和華上帝必不使你得榮耀。」此時,作為有權勢的王那能聽進這些宗教人員的勸說,反而向祭司發怒。不過當王在眾祭司面前,手拿燒香要向耶和華殿中香壇獻祭時,額上忽然就發出大痲瘋了,因為耶和華降災於他。(代26:18-20)
鳥西雅王因此被趕出聖殿,被迫住在一個單獨的房子裡,他的王位由兒子約坦共同執政(列王紀下 15:5),這個共同執政是在烏西雅最後生命的11 年中(主前 751 至 740),直到鳥西雅過世。他被埋葬在一個單獨列王的墓地裡(王下 15:7;代下 26:23)。
先知阿摩司告訴我們他在地震前兩年看到關於以色列的異象,而當時的偤大王就是烏西雅(阿摩司書 1:1)。另外先知撒迦利亞書也提到這場地震說,你們要從耶和華的山谷逃跑,正如偤大王烏西雅在位時躲避地震一樣。 (亞 14:5)以色列文物管理局的發掘主管Ortal Chalaf表示,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山和第一聖殿時代的城牆附近發掘,發現了主前 8 世紀地震的證據,其中有倒塌的牆壁和破碎的船隻,但沒有火災的跡象。經過廣泛的研究後,研究小組得出結論說這個破壞,是由偤大王烏西雅統治期間在以色列和偤大土地上所發生的地震造成的。
偤太歷史學家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 )也詳細描述了這次地震,並將地震與烏西雅在聖殿獻祭後患上麻風病聯繫起來。約瑟夫說王的思想被驕傲腐蝕,變得傲慢無禮,包括對上帝的虔誠和律法;因此,他因事業的成功而墮落,落入他父親的罪孽中。約瑟夫說在慶祝一個節慶日時,國王就穿上聖衣,進入聖殿,在金壇上向上帝燒香,而這是大祭亞撒利雅所禁止的。大祭司及40名祭司與他同行,告訴王獻祭是不合法的,而且除了亞倫的後裔之外,沒有人可以這樣做。當他們大聲喊叫他必須離開聖殿,不要違背上帝時,他就向他們發怒,並威脅要殺死他們,除非他們保持沉默。就在這時,一場大地震震動了大地,聖殿裂開了一道口子,明亮的陽光透過裂口照射到國王的臉上,就這樣麻風立即降臨在他身上。
約瑟夫又說在城市前面一個叫Eroge的地方,半座山與西邊的其餘部分分開,道路和國王的花園都被毀壞了。而祭司們看到國王的臉上長了麻風病,就把他所遭遇的災難告訴他,並吩咐他作為一個麻風病者要出城居住。王對這種悲慘可怕的懲罰,感到非常困惑並意識到他無法反駁,所以他就按照祭司的指令,在城外居住了一段時間,過著私人生活,而他的兒子約坦則繼承了王位。此後,他因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帶著悲傷和焦慮地過世,埋葬在自己的花園裡,活了68歲,統治了52年。
鳥西雅王在聖殿因僭越大祭司職權而被上帝懲罰這事,一定震憾了一位可能是王的年輕朋友以賽亞的心靈。也就是說,王再怎樣能幹行大事也不能凌駕於上帝之上。這也是今天不管是政治領袖或宗教領袖該學習的一項心靈功課,那就是屬世的驕傲與屬靈的驕傲,都是心靈的疾疾,早晚會病發出事。鳥西雅王在聖殿所發生的不幸,一定在年輕以賽亞的心靈世界留下難以抹滅的記憶,所以當年輕的以賽亞到聖殿祈禱,聽到上帝親自的呼召時一定是很害怕,驚恐不已。
烏西雅王的故事可以留給今日的教會什麼教導呢?那就是我們再怎樣虔敬、奉獻也不要僭越上帝的位置。有些人就是信上帝久了,無意識中就扮起上帝來了,對自己看不順眼的大、小事指指點點,以為不合我意、或倫理看法的人必遭上帝審判。但願我們每個基督徒都能謹記就是再能幹、再屬靈,也不要凌駕於上帝之上,而是應以主耶穌謙卑為人洗腳的精神,來過我們奉獻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