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說:論到死人復活,神在經上向你們所說的,你們沒有念過嗎?
撒都該人常說沒有復活的事。那天,他們來問耶穌說:夫子,摩西說:人若死了,沒有孩子,他兄弟當娶他的妻,為哥哥生子立後。從前,在我們這裡有弟兄七人,第一個娶了妻,死了,沒有孩子,撇下妻子給兄弟。第二、第三、直到第七個,都是如此。末後,婦人也死了。這樣,當復活的時候,他是七個人中哪一個的妻子呢?因為他們都娶過他。
當復活的時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論到死人復活,神在經上向你們所說的,你們沒有念過嗎?他說:我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
眾人聽見這話,就希奇他的教訓。法利賽人聽見耶穌堵住了撒都該人的口,他們就聚集。(馬太福音 第二十二章 23-33)
神在經上向你們所說的是那些呢?
關於未來身體復活最清晰的舊約經文是但以理書12:2:「睡在塵埃中的,必有多人復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遠被憎惡的。」
以賽亞也預言了身體復活(以賽亞書26:19):死人要復活,屍首要興起。睡在塵埃的啊,要醒起歌唱!因你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地也要交出死人來。死人只是在塵土的居所中睡著了,復活會喚醒他們。以賽亞書用大地生產的比喻描述復活:墳墓是一個子宮,有一天死人會以被更新的肉體復活的生命出現。
耶穌說;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死人要聽見神兒子的聲音,聽見的人就要活了。因為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就賜給他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並且因為他是人子,就賜給他行審判的權柄。你們不要把這事看作希奇。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5:29)
耶穌的這段話,保羅在使徒行傳也演繹過;
並且靠著神,盼望死人,無論善惡,都要復活,就是他們自己也有這個盼望。(使徒行傳24:15)
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是聖經中關於復活議題,最重要的、討論最徹底的聖經經節
- 既傳基督是從死裡復活了,怎麼在你們中間有人說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呢?
- 若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
- 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
- 並且明顯我們是為神妄作見證的,因我們見證神是叫基督復活了。若死人真不復活,神也就沒有叫基督復活了。
- 因為死人若不復活,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
- 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保羅採用交叉平行的方式chiasm來書寫,13平行16、14平行17,重點是15節的”神是叫基督復活了”)
- 就是在基督裡睡了的人也滅亡了。
- 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
13-19是討論”沒有復活”。20-21是敘述typology
- 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
- 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
- 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21、22保羅採用是聖經神學中的一大特色—typology)
23-29是討論”基督再來的末期”,並進一步論述”死亡”的本質
- 但各人是按著自己的次序復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後,在他來的時候,是那些屬基督的。
- 再後,末期到了,那時基督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都毀滅了,就把國交與父神。
- 因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敵都放在他的腳下。
- 儘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死亡是神的仇敵,神是萬物的主宰,仇敵都放在他腳下,當然會毀滅死亡)
- 因為經上說:神叫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既說萬物都服了他,明顯那叫萬物服他的,不在其內了。
- 萬物既服了他,那時子也要自己服那叫萬物服他的,叫神在萬物之上,為萬物之主。
- 不然,那些為死人受洗的,將來怎樣呢?若死人總不復活,因何為他們受洗呢?
舊約聖經中死人復活的神蹟有三處,都集中列王紀,與以利亞、以利沙有關:
(1) 撒勒法寡婦的兒子復活 (列王紀上17章9-24)——是聖經中第一件死人復活的神蹟(先知以利亞)
(3) 無名氏死人復活 (列王紀下13章20-21節)—-(先知以利沙)「以利沙死了,人將他葬埋。到了新年,有一群摩押人犯境,有人正葬死人,忽然看見一群人,就把死人拋在以利沙的墳墓裡,一碰著以利沙的骸骨,死人就復活,站起來了。」
”復活”的隱喻—-創造 creation 、毀滅 decreation、再創造(復活) recreation
當我們在思考死亡時,我們往往只關注物理狀態。但聖經將死亡描述爲充滿這個墮落世界的動態現實,表現在危險,饑荒,疾病,迷失,不孕和流亡中。上帝也爲這些類型的死亡提供復活。以流亡爲例。以西結看到了神的話使枯幹的骸骨復甦重生的異象(見以西結書37:7-10),這代表了上帝的子民回到神的地上(以西結書37:12)。以色列被擄去巴比倫是一場死亡,他們的回歸是復活。
或考慮不孕。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都有不孕的妻子。在拉結生育之前,她懇求雅各說:「給我孩子,不然我就死了!」(創世記30:1),因爲不孕表明家庭的死亡。那麼,不孕的逆轉就是由死而出的生命(見羅馬書4:19)。每當上帝克服先祖妻子的不孕之時,他就將生命帶入了死亡的子宮和家庭。
在別的時期,上帝決定在他的子民去世前拯救他們,顯示他在生與死方面的權力。在創世記22章中,以撒快要死了。亞伯拉罕把他綁起來要獻祭,但在刀子刺穿皮膚之前,上帝以無辜的替代者進行了干預(創世記22:4-13)。確實,希伯來書的作者觀察這一點,因此將以撒比喻爲從死裡復活(希伯來書11:19)。
舊約聖經使用這個模板複製了各處的復活。挪亞和他的全家都被洪水所驅逐,約瑟從坑裡出來,以色列人從埃及出來,三個朋友從火爐中出來,但以理從獅子的巢穴裡出來,從哈曼的陰謀裡逃出猶太人,從大魚肚子裡出來的約拿。這些從危險中釋放出來的故事激勵並且信賴上帝擊敗死亡的能力。
有復活,就有盼望
如果不了解舊約中的復活,上帝的子民就會認爲上帝沒有履行他的應許。神應許迦南地給先祖和他們的後代(創世記12:7;13:15),然而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死了,「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希伯來書11:13)。那麼,上帝會如何向先祖持守自己的話呢?通過從死裡復活他們。亞伯拉罕將接受上帝所應許的一切——他是世界的繼承人(羅馬書4:13)。所以死亡不會讓上帝成爲諾言破壞者;復活將證明他是一個承諾者。我們可以享受復活希望的安定,因爲來世的應許永不會動搖或失敗。
上帝也在基督裡向我們承諾,但尚未實現。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後書4:16)。然而,在復活時,易腐壞的一切最終會穿上不朽。所以我們不要喪膽(哥林多後書4:16)。耶穌離開了他的墳墓,我們也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