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林多前書12-14章保羅對「屬靈」的重大論述(下)

見樹亦見林—-聖經切割太細,就容易從中摘取幾句,來支持自己的觀點。造成以神的話為輔,自己的高見、自己教派高舉的特殊教義為主的怪異現象。


哥林多前書12、13、14章要視為一個完整的論述,是一個完整的單元,需要整個邏輯弄清楚。保羅的說理步驟如下;

1) 教會是由各種聖靈恩賜的弟兄姊妹,同工事奉的群體。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每個弟兄姊妹都是肢體。

2) 肢體需要同心同意,每人貢獻自己的恩賜,合一作主工。

3)恩賜分好幾種,最重要的恩賜是先知講道,這是人人該羨慕,都該追求,都做得到的「按著正義分解主道」

4)方言是恩賜中最小的。

5)在先知講道、說方言等等恩賜之上,還有一個最大的恩賜,一個「至極的品質性格」—–愛。


6) 在愛裡,去追求「先知講道」、說「方言」才有價值。一個基督徒沒有了愛,他仍然有一些在教會圈生存的基本技能,他依舊會「先知講道」、會說「方言」。就技術層面而言,他仍然是毫無破綻的老手。

保羅言下之意是說,你在教會看到能言善道的先知講道,或者整天脫口說方言的看起來很屬靈的道行高深者,可能是沒有真正愛神愛人,而是虛假糊弄的神棍。


在理性層面,我們有限生命孕育的有限知識,必歸於無有。這呼應了傳道書中「虛空的虛空」

除了愛是永不止息 πίπτω(「失效」、「失去意義」),愛的價值可以直到永恆被紀念,其餘的先知講道、說方言、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保羅的這段話中兩度感慨「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

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

「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糢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在感性層面。在愛的實際上,我們遠遠不及上帝國的門檻,能夠滿足保羅筆下愛的標準,只有基督耶穌十字架的愛。

成為基督徒、傳道人多年,我們嫉妒過,言談中不經意的自誇,甚至些許張狂。明知得罪 神,背地裡,在慾望驅使下,我們偶會做害羞的事。

凡事我們都習慣式的先求自己的益處,雖忍隱不輕易發怒,只是心裏恨的癢癢的。別人對我的惡久久難釋懷,巴不得對方立即得到報應。我們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但也羨慕一夜暴富;受傷過、被反噬的我們,天真不再,我們有限度包容,有限度相信,無可奈何之餘,我們盼望,我們忍耐。

保羅談及的愛,標準甚高,直指耶穌的登山寶訓,讓在紅塵中掙扎生活的我們自形慚穢。


我們當深知,人類在理性和感性上的侷限與困境,願意謙卑的、敬畏的,藉由閱讀保羅書信的天啟,俯伏在至高者面前,一窺上帝國美好的境界,同時也盼望和嚮往這從聖靈安慰而來「已然而未然」的應許,給我們生生不息的勇氣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