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該:何必急於一時嗎?—-王崇堯

先知們雖然預言耶路撒冷和聖殿的毀滅,但他們對上主復興偤大的信心仍毫不動搖,耶利米說那要臨到的審判雖不可免,但他又預言:「耶和華如此說: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我要眷顧你/妳們,向你/妳們成就我的恩言,使你/妳們仍回此地。」(耶29:10)

因為「我向你/妳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妳們末後有指望。」(耶29:11) 以西結也是,當他在被擄之地用心靈的眼睛注視被棄的聖殿時,那成為荒堆的聖殿在他的面前又顯出成為一座更尊貴的殿,耶和華的榮耀再度臨到那先前被褻瀆的殿和城。(結11:23-25)


這裡所說的70年,是指從迦基米施戰爭到巴比倫被波斯佔領是大約70年,若從耶路撒冷的毀滅算到偤大百姓第一次的返鄉,其間大約只有50年。

可能是巴比倫的擄掠政策不得人心,所以當波斯帝國取代巴比倫時,古列王就實施一項寬容政策,允許被擄至巴比倫的外國百姓可以返鄉,而偤大百姓就這樣不只可返回耶路撒冷,還可重修那被毀壞的聖殿(以斯拉1:1-3) 。

偤大歷史學家約瑟夫說古列王念過以賽亞書,了解被擄至巴比倫偤太人的痛苦,所以內心激起一種要去成就它的心願,當然這可能是約瑟夫個人的想像而已。


回國真實的歷史記載雖然極少,但返鄉可能是一種偤太各支派都有參與的運動,而這些人都有被上帝激動的心。然而,仍有許多人畏懼,情願住在他/她們已習慣的被擄之到。儘管如此,這些沒有返鄉的人還是會拿「銀器、金子、財物、牲畜、珍寶」等甘心獻上的禮物,來幫助這個返鄉運動(以斯拉1:6)。

照《尼希米書》的記載,這個返鄉運動人數除了有42360人外,還有他們的僕婢7337人,又有歌唱的男女245人及馬匹736、騾子245、駱駝435及驢6720隻等等(尼7:66-69) 。


返鄉的領袖是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所羅巴伯因是約雅斤王的嫡子,才被古列王任為偤大省長,所以他代表著大衛家;而大祭司耶書亞就是在耶路撒冷被毀之前大祭司西萊雅的孫子,另外與他們同事的還有10位長老。就這樣,這12位長老的會議就代表著古時以色列國中的12支派。

而那些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擄走的聖殿聖器,現在則由古列王交還給省長所羅巴伯加以保管。在差不多4個月的危險旅行後,這些被擄的人回到他/她們的故鄉,我們可以想像,他/她們一定唱著「你們必歡歡喜喜而出來,平平安安蒙引導。大山小山必在你們面前發聲歌唱;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賽55:12) 才對。


當然,返鄉的偤大群眾並非要重建一個國家,而是重修被毀壞的聖殿。所以在他/她們回到耶城後,第一件要事就是恢復耶和華的崇拜和偤太的宗教節慶。

以斯拉的記載,國國後第1年的7月,住在各城的以色列人都聚集在耶路撒冷,那時他/她們如同一人(拉3:1)。他/她們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壇,又在其上向耶和華早晚獻上燔祭,又照律法書上所寫的來守住棚節,雖然那時耶和華殿的根基尚未立定(拉3:2-6)。


在古列的諭旨中,返鄉的偤太人被允許重修聖殿,而留在巴比倫的同胞也可自由的供獻禮物來協助此事。在回國後第2年2月,他/她們就慎重的舉行頌讚和感恩的禮拜來安立殿基,彼此唱和,讚美稱謝耶和華說:「他本為善,他向以色列人永發慈愛。

他們讚美耶和華的時候,眾民大聲呼喊,因耶和華殿的根基已經立定。」(拉3:11) 然而,重修工作不久就遇到阻礙,那些當地拜偶像的撒瑪利亞人要求加入,這些人是北方支派存留下來的以色列人,與亞述遷來此地的人相混合的後裔,他/她們混合著外來偶像與耶和華的崇拜。


在所羅巴伯、耶書亞以及百姓首領的商議後,就拒絕他/她們的要求加入。也許是這個微小無力的社群若接受的話,往後就難免會受到撒瑪利亞人所帶來偶像崇拜的引誘。

被拒絕的撒瑪利亞人大為震怒,可想而知他/她們一定以一種敵對的行為來加予杯葛。有的人用暴戾的手段進行恐嚇,擾亂他們;有的人在波斯的朝廷內賄買謀士,來控告、敗壞他們的重修聖殿工程(拉4:4-6)。撒瑪利亞人的計謀看來有達到目的,致使聖殿重修工程停頓下來約有15年之久,直到大利烏王降旨允許偤太人可以再建造聖殿為止。


哈該(Haggai ) 是聖殿重修期間的一位先知,其名字意涵是「我的假期」。他是三位流亡後先知中的第一位,與他同時代的有撒迦利亞和大約一百年後的瑪拉基。

他可能是被尼布甲尼撒帶到巴比倫的俘虜之一,親眼目睹過耶城之前的榮耀與聖殿遭到毀壞後的衰微(哈該2:3)。在偤太人返鄉後的15年後(約主前 520 年),他受到呼召說起上帝的預言。這意謂著哈該寫這本書時年紀已經很大了。


當時的先知哈該告訴我們這殿仍然荒涼,但返鄉的偤大百姓還住有天花板的房屋(哈該1:4) ,這樣看來返鄉的偤大百姓不是膽怯就是安於舒適現狀,以致因外來的阻礙而失去重建聖殿的信心,勇敢來擔負這崇高的責任,並自圓其說其建造耶和華聖殿的時候尚未來到(哈該1:2)。

就是在這危機時刻,上帝呼召哈該和撒迦利亞先知,來提醒百姓的責任,並以乾旱和飢荒的發生來警醒他/她們。


哈該於主前 520 年,在偤大節期說出耶和華要偤大百姓不可氣餒,繼續聖殿重修的預言。哈該作為先知的預言大約有4個月之久,是在大利烏作王的第2年,即主前520年6至9月期間說的,先知主要的預言有4個,而且這些預言都與聖殿的重建有關。

《哈該書》1章1-11節是先知於6月1日說的第一次預言,是百姓聚集舉行月朔的節期時,藉著所羅巴伯與耶書亞向百姓宣示的。在此,先知責備他/她們的遲延,沒有快快地重建聖殿。他/她們既然可建造自住有裝飾的房子,為何卻讓聖殿荒涼?而乾旱和飢荒的發生顯然是作為他/她們不盡責的懲罰!


先知的責備確實具有效力,百姓們因先知的鼓舞又重新起來工作,再度建立上帝不離棄他/她們的信心。在興工後1個月,即住棚節的第7日,先知哈該又向前來聚會的百姓說話。

《哈該書》2章1-9節就是記載先知於7月21日說的第二次預言,這是寫給所羅巴伯、約書亞和餘民的(哈該書 2:2)。哈該鼓勵所羅巴伯和人民要剛強做工,因為耶和華會與你/妳們同在。

而且這是照著你/妳們的祖先出埃及時,耶和華與你/妳們的祖先所立的約,上主靈住在你/妳們中間,你/妳們不要懼怕。而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上主必賜下平安。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哈該書》2章10-19節是先知於9月24日說的第三次預言,先知藉著向祭司詢問衣襟挨著食物、或摸了死屍再挨著食物是否不算聖潔;及祭司回答必算污穢、不算為聖時,來比喻偤大百姓在壇上所獻的也是如此。

然而,就是上主以旱風、霉爛、冰雹攻擊他/她們,他/她們仍不歸向上主。不過,先知也要他/她們從這9月24日起,追想到立耶和華殿根基的日子;因為從今日起,上主必再賜福於他/她們,倉裡會有穀種嗎,葡萄樹、無花果樹、石榴樹、橄欖樹會結果子。


《哈該書》2章20-23節是先知又於9月24日說的第四次預言,這是單獨寫給所羅巴伯的,說上主必震動天地,必傾覆列國的寶座,除滅列邦的勢力,並傾覆戰車和坐在其上的。而上主揀選了所羅巴伯,必以他為印,而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看來上主是藉著先知哈該,來鼓舞因外來阻礙而日漸灰心的偤大百姓,況且返鄉的偤大人民在當地的經濟生活改善後,因日漸安定下來,於是有了何必急於一時重建聖殿的想法呢!
想想二次戰後歷經228事變後心想獨立自主的台灣人,是不是也因外來統治的阻礙及日漸改善的物質生活,而漸漸有了何必急於一時獨立自主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