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舊約歷史,主前516年,從被擄巴比倫歸回偤大自治省耶胡德、梅迪納塔(Yehud Medinata)的百姓,舉行了聖殿的重建典禮,而這個所謂的「第二聖殿」是在波斯王大流士一世(Darius I)時期完工,述說著偤太人新的希望。
「第二聖殿」說來是一座相對簡陋的建築,由波斯任命的偤太總督所羅巴伯所管理,直到主後70 年被羅馬人摧毀為止。
其間,大希律王也曾於主前20-19年以更宏偉的規模重建了聖殿。雖然我們對此「第二聖殿」的認識不多,但它卻是偤太教的核心及偤太人身分認同的象徵;同時它也是偤太人禮拜、祭祀和公共聚會的場所。
因此,在逾越節、五旬節和住棚節這三個重要朝聖節期期間,聖殿一定吸引了來自遠方眾多的偤太朝聖者。
在此期間,歷史的變動甚大。大約主前5百年,因Ionians叛離波斯,而引起波斯出征希臘Marathon。爾後主前487年,埃及也背叛波斯,我們可以想像當波斯軍隊路經敘利亞時,偤大及聖殿的重建也難免受到侵擾。
從《以斯拉記》4章6節,我們知道在亞哈隨魯王登基的時候(主前485年),偤太人的仇敵上本波斯王,控告偤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而這是不是控告偤大與埃及同謀,我們不得而知。
主前465年,亞哈隨魯王死後,可能因著主前462年埃及的再度叛離,偤太人的仇敵再度上書亞達薛西王,以偤大不忠來阻止聖殿的重建。
不知什麼緣故,亞達薛西王在位第7年(主前458) ,以斯拉從王和他的七個謀士的面前得了全權,被遣回國「查問偤大和耶路撒冷的景況」。
於是以斯拉帶著王給予的豐富禮物,和殿中用的器皿及他的同國人,歷經了4個月的旅行來到了耶路撒冷。他將王的諭旨交付波斯的長官,而他們就幫助百姓又供給聖殿的需要,而殿中有職守的人都可免納錢糧。
另外,以斯拉也奉命設立士師和審判官,並再組織國中的民政。
因應偤大百姓領袖的要求,以斯拉召集百姓到耶路撒冷,責備他們與外邦的通婚及祭祀外邦的神明。雖有少數的反抗,他仍查辦了這些人並強迫他們要與外邦的妻室離異。
從《以斯拉記》的末尾到《尼希米記》的開端,其相隔13年之間,耶路撒冷似乎有重大的災難發生,致使以斯拉的改革工作又再停止。歷史學家認為可能與敘利亞的巡撫麥迦比奏(Me- gatyzos) 的叛亂有關,導致以斯拉沒有再得到亞達薛西王的援助;而反抗以斯拉禁止通婚的勢力也可能再度興起。
從《尼希米記》1:2-3節來看,當時尼希米從偤大來的哈拿尼弟兄得知那些被擄歸回剩下的人在偤大省所遭到的大難,他/她們受凌辱;並且耶路撒冷的城牆被拆毀,城門被火焚燒。於是尼希米就在亞達薛西王面前說明他的願望,希望他能蒙恩准回耶路撒冷重修被毀的城牆。
因此,回到耶路撒冷的尼希米,其首要之事就是修補城牆和城門,其間他也聽聞社會上的一些窮人,因饑餓不得不典當自己的田地給富人,並將子女賣給債主為奴婢。於是尼希米就召集一個大會,勸告那些富足的偤太人應將田地歸還貧窮的同胞,並減免他們的債務。
城牆竣工後一禮拜,尼希米又召集了大會,此時以斯拉也出現了。他們當著大衆面前念了律法書,要百姓照律法所規定的來謹守住棚節(尼8章) 。
爾後,偤大百姓又守嚴肅會,承認自己的罪,懇求耶和華的恩典長存。他/她們又立了遵守律法的約,除去混合的婚姻,謹守安息日、安息年的規約及別的聖日。另外,也捐了人丁稅為聖殿的供奉,也立約願意獻出初熟的果子,及十一稅來供給利末人。
當尼希米被召回波斯王朝,再度返回耶路撒冷時,他發現有許多工程廢弛了,而大祭司以利亞實居然是亞捫人多比雅婚姻上的親屬。而應捐給利未人的十一捐也未曾履行,另外聖殿的獻祭也停止了。
尼希米回來之後便把多比雅逐出聖殿,恢復十分之一的捐款,禁止褻瀆安息日之事,也再斥責那盛行混合婚姻的罪惡。最後,他又制定了律法規約,要偤大百姓按期在聖殿裡獻祭。而這些歷史交錯就是瑪拉基被上主揀選作為先知的大時代背景。
瑪拉基可說是舊約最後一位有文字記載的先知,大約在主前 440 年至 400 年之間寫了《瑪拉基書》 。我們對瑪拉基知之甚少,甚至學者認為瑪拉基可能是一個匿名人稱,或指的是祭司的頭銜,而不是一個人名。
而瑪拉基在希伯來語的意思就是「我的使者」,在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中,就將《瑪拉基書》 1:1中的瑪拉基名字譯為「祂的使者」。
《瑪拉基書》是寫給從被擄巴比倫返回偤大的以色列餘民,他的事工發生在尼希米和以斯拉時代的耶路撒冷,以及在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時代之後。
那時聖殿已經重建,以色列人雖然再次進入應許之地,但他/她們仍然又陷入罪惡之中。從《瑪拉基書》1:6-7中,我們知道在耶路撒冷聖殿中獻祭的習俗雖然已經恢復,但聖殿的祭司卻藐視耶和華的名,將污穢的食物獻在上帝的壇上;而且以色列民在耶路撒冷中行了一件可憎的事,就是娶了事奉外邦神的女子為妻(2:11)。
另外,理當十一奉獻存入聖殿金庫的供物,也常被忽略(3:8-10)。看來,偤大百姓並沒有從過去罪惡的後果中學到教訓。
《瑪拉基書》以一種獨特的風格進行對話:先知首先做出斷言,然後聽到他的人會提出反對意見,接著他再反駁。《瑪拉基書》就這樣重複了八次如此的對話;而每次他都使用相同的措詞:「你們卻說」或「你們說」( 1:6-7 ) 等等。
雖然《瑪拉基書》看似一本以審判而非拯救為結局的預言書,然而事實上,先知事工的一部分是為上帝的子民預備心,並為未來的彌賽亞預備道路(3:1;4:5)。
我們可以說《瑪拉基書》以彌賽亞的預言結束了舊約,然後4百年過去了,期間並沒有先知出現;但隨著新約的展開,施洗約翰及耶穌基督就帶來了瑪拉基預言的應驗。
也許,這也是我們今日的教會所要扮演先知瑪拉基的角色,在強權所帶來的世界動亂中,宣講那即將帶給我們和平,彌賽亞再臨「以馬內利」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