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二章 用社會學的模式來解析保羅時代的特質

前述三章,是許多學者根據新約聖經、 歷史文獻、考 古資料的歸納比對, 所得到對第一世紀的社會價值 體系的解析。透過這些剖析,我們再回頭閱讀保羅的文 章,會感受到字裡行間不但處處有驚喜, 而且偶爾有出乎 意料外的心領神會。讀者或許會間,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 是否還有其他的方式來接近保羅的年代? 是否有放諸四海 皆準的社會科學模式,可供現代人依循, 來瞭解古代社會?答案是肯定的。

本章就是想透過社會科學中著名 的 KluckhohnStodtbeck 模式 ( 簡稱為 K-S 模式 ) ,來解析保羅時代的社會。細心的讀者可以察覺到其中許多相似之處 ( 本章會標注出相似的地方 ) 和這兩套系統的各自獨特之處。

 

何謂 K-S 模式?

1961年克拉克豪恩 ( F. R.Kluckhohn ) 和斯托貝克 ( F.Strodtbeck )  兩位學者,發表了著名的觀察社會模式一 一 這模式日後冠以這兩位學者的大名, 習慣上稱為  K-S    模 式此一模式因為脈絡清晰明暸,很容易應用在對一陌 生社會狀態的分析討論, 因而自此學說推出後,便廣泛地 受到研討和實踐。1991 年學者普林區 ( John J. Plich )根據 三十年來應用這模式實際在各種社會操演後的種種心得, 提出修正版的  K-S 模式,至此,這理論愈臻完整, 已成為研究各式社會議題最佳的利器之一。***

1993 年普林區和另外一知名學者馬理藍 (  Brnce J. Ma lina ) 合力發表 K-S   模式在聖經世界價值體系的研究,此 結果由聲譽卓著的基督教書房漢德理克森 (  Hendrickson   ) 出版,立即造成頗大的轟動。許多保守派的神學家不得不承認,原來「世俗」 學問裏的知識是可以用來研經的。許多自由派的神學家因此也驚奇地發現到,原來聖經的架構 是建立在活生生的人類歷史社會之中。**  

K-S 模式,主要是解釋各文化社會背景的人們, 其基本價值觀的差異。其分析的方法共分成五個方面來討論 1. 行為模式﹔2.人際關係﹔3.對時間的感受﹔4.對大自然環境 的態度﹔5.人性的本質。這是一個超越文化的研究方法, 是認識某一文化下人們 行為模式的最佳入門, 也是了解其他文化十分重要的途徑。

K-S 模式對於社會解析的五種層面有:

  1. 行為模式 

個人對客觀環境所採取的反應, 可區分成三種一一現 有狀態 ( Being ) 、漸次形成 ( Being-in-becoming ) 、採取行動 ( Doing )  。

現有狀態:指個人接受現況,努力去適應環境。 採取行動:指個人對環境,採主動出擊的積極態度。 漸次形成:指介於前兩者之間。

  1. 人際關係 可區分成三種一一相互對等、單線關係、個人主義。 相互對等:個人和四圍週遭有著密切的互 動。個人主義:個人的感受凌駕於群體。 單線關係:是指介於前兩者之間。
  1. 對時間的感受 可區分成三種一一現在、 過去、未來。
  2.  對大自然環境的態度可區分成三種一一臣服、和大自然和諧相處、掌控大 自然。
  1. 人性的本質可區分成三種一一善與惡的混合體、 邪惡、中,性善良。

 

第一世紀的聖經世界如何套用 K-S 模式?

這五種層面就是 K-S 模式用來暸解某一社會的重要指 標。運用這五種解析,可清楚掌握某一社會的主流思潮。 那麼,第一世紀的聖經世界如何套用 K-S 模式呢?以下就 進一步以第一世紀希羅的社會分析如下:

  1. 行為模式

現 有 狀 態 ( Being>) 、漸 次 形 成 ( Being-in-beco­ ming>) 、採取行動 ( Doing> )(  「 〉」 這符號的意思是 「 傾向於 」 )  希羅作家托勒密 (  Ptolemy,  Tetrabiblos  1.10.20 )   說:「 所有 的生物在他們 生命的最初階段,正如春天一樣,有大量的水氣,是纖細而脆弱的。第二階段,則是生命旺盛的時期,如同盛夏熱力四散。第三階段,生命到了下坡的轉 折 點,漸漸出現乾涸,一如秋天。最後階段,則是冬天﹔極度寒冷,萬物漸漸消逝。 」托勒密說出希羅世界人們對人生的領會一 一一種對宿 命的無奈。當時代的人對發生在身上的事件, 多半是被動消極的。當天使向馬利亞告知她將執行上帝的計畫時, 馬利 亞說:「 我 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 身 上。」 〈 路-38 )

這樣的回答,意味著非人力所能扭轉、 所能操控的事 件,只能低調因應。這並非說馬利亞不心甘情願, 而是她 按照當時人們對超自然事件的態度來回答,她的回答也忠實反應當時人們的想法。然而,第一世紀對於來自他人加 諾在自己身上的災難, 反應則不一定消極 ( 約十八 10 )彼得的反應迅速而魯莽, 這充分顯示他衝動率直的個 性。第一世紀的人往往和現代人一樣, 多半會經過詳細的盤算,認為一定能連到某種成效, 才付諸行動。

但保羅認為,神對教會是採取主動的,而人的責任就 是要遵照神的吩咐。 因此,人必須要學習忍耐和順服。( 雅五 7-11﹔林前四 12 ,九 12,十 13﹔提後三 11﹔羅十12 ,十一 22﹔帖前五 14 )   

2. 人際關係

相互對等 ( Collateral> ) 、單線開係 ( Lineal>) 、個 人主義 ( Individual> )

在現代商業掛帥的社會中, 滿足個人的最大利益是每個人畢生追求的最高宗旨, 是個人主義的社會。保羅時代,人際關係是以群體的互動為最大的考量。 維繫良好的 人際關係需要愛與犧牲, 把群體的利益放在個人之上  (  林前九 19-23,十 24 32-33 )放下身段,壓低個人的色彩, 減少個人的好惡, 是當 時在集體意識的社會中被接納的不二方法。然而,這種作 法終極目的是為了做基督的僕人 ( 加 一 10 羅 十五 1 )  。耶穌在這方面可說是信徒的榜樣, 因祂「不求自 己的 喜悅。」 ( 羅十五 3 )

為了群體的益處,「 愛」 成為保羅教導的重要品德之 一。 (  林前十三5﹔羅十二 10﹔帖前四9﹔排二 17﹔加五 13  )

  1. 對時間的感受

現在 ( Present> 、過去 ( Past> 、未來 ( Future> )保羅勉勵信徒要把握現在 (  腓-24-25 )  ﹔雖然對將來有盼望,但仍努力於現在 (  林後五 6-10  )因「 過去 」的種種歷史史料,都是 「 現在 」 最佳的教材( 羅-3-4,九 7﹔林前十 1-3

保羅的教導中,經常用過去和現在兩個時段的類比(   羅三 20-21,六 17﹔弗二 12-13      加-4,四 8-9﹔林前  十二 18 ) ,為了把握現在,他因此對信徒多所勉勵 ( 帖前 二 12 腓27﹔弗四 1﹔林前十-2,十五 1 ) 。他對時間的認知,是著重現在,從過去汲取真理,對未來充滿天國的盼望的。

  1. 對大自然環境的態度

臣服 ( Be subject to it> )   、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 Live in harmony with it> 、掌控大自然 ( Master it> )

聖經中的觀點和當時地中海的文化是一致的, 都認為人類對降臨在身上的災難只有忍受的份﹔ 人們無力、也無從去改變不幸的境遇。 ( 約九 1-3 )猶太人的觀念是,人的不幸來自犯罪的懲罰, 耶穌則解釋為神的旨意,這都符合當時的文化背景。 然而,耶穌 在這件事上卻扮演更積極主 動的角色,祂介神的計畫,使神新的旨意得以實施。耶穌的一生,改變許多不幸的事 件一一一瞎眼得著看見、死人復活、 痲瘋病得醫治、癱子可以行走等,說明祂是有能力改變自然力量的神。就這點而言, 耶穌在當時的文化中, 是十分獨特的。***但就平常的人們, 對所有的苦難, 多半只能逆來順受。然而,耶穌卻為人類的苦難賦予積極的意義。 ( 太十六 24-25 )

擁有先進高科技的現代人認為自己是大自 然的主宰, 有著造山填海、水壩防洪、光纖通訊、生化疫苗及人定勝 天的自信﹔希羅社會則接受客觀環境的現實處境。 ( 林前9-13﹔林後五 4-10 ) 

5. 人性的本質

善與惡的混合體 ( Mixture  of good  and evil> 、邪惡( Evil>) 、中性/善良 ( NeutrGood> )

新約聖經明白指出,人性是善與惡的混合體。保羅將 這兩種善與惡的成分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當耶穌與法利 賽人辯論榮耀與恥辱時, 耶穌說: 「 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 」( 太十二 35 )

因此祂勸戒門徒:「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 樣。」 ( 路 六 36 )保羅也勸信徒將身體獻上, 當作活祭 ( 羅十二 1)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 羅十二  17 )  ﹔要彼此勸戒( 羅十五 14 。 保羅認為,人因為潛在心中深處罪行的作祟,使得人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罪的錯制﹔但當信徒一且接受耶穌,受 了聖靈後,他心中的善因著救贖的恩典, 得以戰勝了惡。

 

結語

無論是從學者們利用各種歷史文獻和聖經經文對第一世紀社會所做的觀察, 或者是用著名的 K-S 模式來解析第 一世紀,其結果都是十分接近的。

第一世紀的希羅世界, 是一個集體意識下主導的社會 價值觀。集體意識絕非世界大同的理想社會, 它是由金字塔頂端 (占社會不到一成的極少數的分子 ) 所掌控的思想模式。有必要在此一提的是, 本章所討論的是一般最普 遍、最常出現的集體意識。其實,集體意識有兩大極端: 一種是帶有利己色彩的集體意識一 一雖是集體意識, 但已 經接雜進不少利己自保的行為, 這種思想或多或少出現在 每個人的腦海中。另一種則是絕對利他色彩的集體意識 一出自統治者的高壓要求。本書所討論的則是介乎  這兩者 之間最具代表性的集體意識。

在這種思想的氣氛下,保羅的教導無疑是十分獨特的。當保羅講道或寫信時,他是以自己內心 良知改變的實際得救經驗來現身說法。只有在這樣的時候,保羅表現才接近一個個人主義者。 事實上,他是以先知的身分發聲的 

保羅深知他身處集體意識的文化之中,在他的著作中也處處透露出這種集體價值觀的蹤跡。 保羅雖在集體意識強烈的社會中間傳道,但卻採行個人主義的方式來傳遞上帝的啟示 ( 羅十三 1 林前七 17,十二 18 ) 。他和耶穌所從事的人性重建工程,確實超越性別、族系 、地域等原來社會所加諾在人們身上永難翻身的烙印。

耶穌教導門徒要回轉成小孩子的樣式 (  可十 14-15  )、及脫掉原來社會加諸的桎梏,這些桎梏就是集體意識下的價值標準。 保羅認為,群體意識所要求的制式動作都是外表的﹔ 只有個人的內心,才是真實的所在﹔ 他自己確實也經過改 造。其實嚴格算來,保羅的悔改並非內省式的悔悟, 而是 外力強勢 ( 異象) 的介入,因此其身分認同,才得以重新界定。這也是耶穌對尼哥底母所說 「 重生 」 的意義 ( 林後17 )

悔改並非脫離原有的常軌, 成為極端的個人主義者。 也並非揚棄原有的族群, 成為街頭的流浪者。相反的,悔 改意味著加入一個提供新的身分認同、 新的生存動力的新家庭、新群體。在古代社會中, 悔改不僅僅是一種宗教上的名稱,而是加入一群人當中, 成為他們的一分子。也就 是保羅所說的: 「因我活 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 ( 腓 -21 )

雖然保羅仍持守著群體的意識, 然而對他而言:「 並不分猶太人、希利泥人, 自主的、為奴的,或男 或女,因 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 了 。」 ( 加三 28 )

這些原是用來區別個人身分的群體價值中的符號、標誌,如今都在耶穌的大家庭中, 平等而和諧的相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