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68年間,保羅被羅馬皇帝尼祿斬首
使徒行傳27-28記載,保羅在巴勒斯坦耶路撒冷被捕後,隨即解送義大利羅馬城。公元60-61年間,保羅和一行囚犯歷經馬爾他the coast of Malta船難,九死一生終於抵達羅馬城。
使徒行傳的最後一章告訴我們,保羅在羅馬雖處於拘留待審,但他「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裡、住了足足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全都接待;而且放膽傳講神國的道、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並沒有人禁止。」(徒28:30-31)
可見待審的保羅,有相當的自由接待來客,並可傳講神國的福音。保羅在等待尼羅王的審訊期間,寫信給以弗所、腓立比、歌羅西的教會和友人腓利門。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訴訟案件眾多,所以等待出庭的時間也會很長。而羅馬法很早就有刑事辯論的制度假定,所以訴訟期間,被告的人仍保有一定的權利和空間。
第一世紀90年代,和保羅有關的歷史文獻
Clement of Rome (circa 95 AD) in his letter, 1 Clement, mentions that Paul “endured many trials” and was eventually “martyred” in Rome. Although he doesn’t specify how, this is one of the earliest references to Paul’s death.
第二世紀,和保羅有關的歷史文獻
The Acts of Paul (written in the 2nd century) describes Paul’s death, indicating that he was executed in Rome for his faith. This account suggests that Paul’s death was a result of his Christian witness.
第2世紀的特土良(Tertullian) 在他的《反異端》(Prescription Against Heretics) 中,記錄保羅的殉道與施洗約翰一樣被斬首。
第四世紀,和保羅有關的歷史文獻
耶柔米(Jerome)也說保羅被尼羅王釋放,以便他可以在西方傳講基督的福音。而屈梭多模(John Chrysostom)說的更清楚,他說兩年後,保羅在羅馬出獄被釋放;然後,他去了西班牙,也以同樣的方式看到了偤太人。然後他回到羅馬,被尼羅王處死。
第4世紀的優西比烏,在他的《教會史》也說,當尼羅在公元64年左右放火焚燒了羅馬城後,就對基督徒進行普遍性的迫害,彼得頭朝下被釘在十字架上;而保羅在64年或65年被斬首,並埋葬在Via Ostiensis的路上。Via Ostiensis是古羅馬的一條重要道路,因往Ostia Antica海港而得名。
Eusebius of Caesarea, a 4th-century historian and Church Father, also records in his Ecclesiastical History that Paul was martyred in Rome during Nero’s reign. He writes that Paul was put to death after having been imprisoned for a period.
關於保羅的死刑,史學家的推論
歷史學家作了一個大略推測:保羅獲釋後,他想到他在羅馬書15章23節所說的西班牙去,所以穿越馬其頓,訪視小亞細亞的教會後,他就去了西班牙。之後,返回以弗所,然後前往馬其頓和克里特島;不久他離開以弗所,取道哥林多於64年又來到羅馬;在旅途中,他寫了給提摩太的第一封書信和給提多的書信。
64年7月19日,羅馬城發生了一場燒了6天的大火。這場大火是尼羅王為了依自己的喜好來重建羅馬而放火的。這樣,他不只可避開元老院對重建羅馬的財務杯葛,也可將放火罪行歸究於讓人討厭的基督教徒。
尼羅於54年到68年統治羅馬帝國,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他是一位以迫害基督徒而聞名的殘暴統治者。他把基督徒丟在競技場,任獅子吞噬他/她們,也將基督徒綁在他的後花園,以瀝青灑在他/她們身上,放火燃燒,只為了照亮他的花園派對。(以上資料,王崇堯老師提供)
保羅的監獄書信the Prison Epistles
保羅所有書信的綜覽,其中以4封—–以弗所書、哥羅西書、腓利門書、腓立比書。這四卷書是是在監獄完成,稱為監獄書信
”ἅλυσις鍊子、手銬”與 ”δεσμός捆綁物, 腳鐐”,保羅書信經常使用這兩個的囚犯用語,用來形容自己被綑綁住 “in bonds”。
ἅλυσις 名詞,是古希臘字。字根是”winding”。這古希臘字是用來指chain/link in chain mail字義是「鎖鍊」,特別是「手銬」。
使徒行傳(28:20) δῆσαί τινα ἁλύσει 意指「鎖鍊」捆綁某人,在馬可福音(5:3)用於污鬼綑綁住人(被鬼附) 。δεσμεύειν ἁλύσεσιν 是被鐵鍊捆鎖(參 路8:29 、徒12:6,7 21:33 )( 可5:4 帶πέδαις腳鐐)。啟示錄說(20:1,2)千禧年一到,撒但將被鍊子捆綁, 也使用此字 。
保羅用這字來表示自己「監禁」。πρεσβεύω ἐν ἁλύσει帶「鎖鍊」,即作囚犯,(參 弗6:20 ;帶來羞恥, 提後1:16 。
δεσμός 名詞。這個古希臘字,延續到現代仍常在使用。字根是 δέω(=to bind, tie, fasten, fetter),原本的字義是指啞巴的(舌頭)結或障礙( 可7:35) 或跛子( 路13:16) ,身體障礙,導致不能利用其肢體。
這字的複數δεσμά (desmá=“imprisonment, chains”))是指「眾手銬,腳鐐」(*參 路8:29 徒16:26 20:23 22:30 ) 。保羅使用這字,通常是指「監禁,監牢」, (參腓1:7,13,14,17 西4:18 門1:10)。
μέχρι δεσμῶν甚至被捆鎖( 提後2:9 )。在為福音所受的捆鎖中( 門1:13) 。
監獄書信—以弗所書
因此,我─保羅為你們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穌被囚的a prisoner for Christ Jesus on behalf of you,替你們祈禱。 (弗. 3:1)
我為主被囚prisoner for Christ Jesus 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4:1)
我為這福音的奧祕作了帶鎖鍊 ἅλυσις的使者,並使我照著當盡的本分放膽講論。(弗6:20)
監獄書信—腓立比書
腓立比書第一章共有4處,說明保羅這封信來自監獄(1:7、13、14、17)
- 我為你們眾人有這樣的意念,原是應當的;因你們常在我心裡,無論我是在捆鎖δεσμός之中,是辯明證實福音的時候,你們都與我一同得恩。
- 以致我受的捆鎖δεσμός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
- 並且那在主裡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鎖就篤信不疑,越發放膽傳神的道,無所懼怕。
- 那一等傳基督是出於結黨,並不誠實,意思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
弟兄們,我願意你們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 以致我受的捆鎖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 並且那在主裡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鎖就篤信不疑,越發放膽傳神的道,無所懼怕。 有的傳基督是出於嫉妒紛爭,也有的是出於好意。 這一等是出於愛心,知道我是為辯明福音設立的;那一等傳基督是出於結黨,並不誠實,意思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 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無論怎樣,基督究竟被傳開了。
為此,我就歡喜,並且還要歡喜; 因為我知道,這事藉著你們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終必叫我得救。 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 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 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什麼。 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 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
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 叫你們在基督耶穌裡的歡樂,因我再到你們那裡去,就越發加增。 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叫我或來見你們,或不在你們那裡,可以聽見你們的景況,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 凡事不怕敵人的驚嚇,這是證明他們沉淪,你們得救都是出於神。 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腓 1:12-29)
監獄書信—腓利門書
為基督耶穌被囚的prisoner of Christ保羅,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我們所親愛的同工腓利門,(門1)
就是為我在捆鎖中 δεσμός所生的兒子阿尼西母(就是有益處的意思)求你。(門10)
我本來有意將他留下,在我為福音所受的捆鎖中δεσμός(during my imprisonment for the gospel)替你伺候我。(門13)
為基督耶穌與我同坐監的以巴弗問你安。(門23)
監獄書信—歌羅西書
與我一同坐監的亞里達古問你們安。巴拿巴的表弟馬可也問你們安。(說到這馬可,你們已經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們那裡,你們就接待他。)( 4:10)
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祕(我為此被捆鎖),(4: 3)
我保羅親筆問你們安。你們要記念我的捆鎖δεσμός(Remember my chains)。願恩惠常與你們同在!(4:18)
羅馬競技場的倖存著
在面臨訴訟、審訊、宣判的極度高壓的歲月中,保羅寫下4本監獄書信,這其中腓立比書的第一章最貼切的反應保羅的心境。保羅在這章談到生死兩難、脫離肉身離世等等議題,都是當下險峻環境下的最真實的吐露。
其實不只是四本監獄書信,許多解經家認為提摩太候書4章17節的「惟有主站在我旁邊,加給我力量,使福音被我盡都傳明,叫外邦人都聽見;我也從獅子口裡被救出來。」
「我也從獅子口裡被救出來」I was delivered from the lion’s mouth.是過去式,這意味著羅馬法庭曾因為實在找不到任何可處罰的罪名而一度曾釋放保羅。因為,如果保羅被羅馬法庭判有罪,他就會被帶到競技場丟給獅子餵食。
保羅在最後一段歲月中,過著九死一生的日子,這樣看來,使徒保羅「成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