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莫特曼的著作中,如何學習到他的盼望神學?請從他著作中尋找這盼望神學的觀點並標明出處?———Haverim Bible Study

從莫特曼的著作中,如何學習到他的盼望神學?請從他著作中尋找這盼望神學的觀點並標明出處?

尤爾根·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的「盼望神學」(Theology of Hope)強調基督教信仰的未來導向,特別是以復活與應許的末世盼望為核心。

他的神學受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和巴特(Karl Barth)的啟發,並試圖將基督信仰重新定位於未來的應許,而非僅僅關注過去的救贖事件或當下的個人宗教經驗。

以下是莫特曼幾本重要著作中關於「盼望神學」的核心觀點及出處:


1. 《盼望神學》(Theology of Hope, 1964)
  • 盼望的基礎:基督的復活
    莫特曼在這本書中指出,基督教的希望並非來自人類自身的進步,而是根植於上帝的應許與基督的復活。他寫道:

    基督的復活是對未來世界的先行實現(prolepsis),它證明上帝的應許是真實的,並為歷史帶來了嶄新的可能性。」
    (Moltmann, Theology of Hope, p. 42)

  • 未來導向的神學:應許與實現
    莫特曼認為,基督教信仰的本質在於應許,而非純粹的回顧過去。他指出:

    基督信仰不是對過去的回憶,而是對未來的希望——這希望根植於上帝在基督裡的應許。」
    (Ibid., p. 95)


2. 《被釘十字架的上帝》(The Crucified God, 1972)
  • 受苦中的盼望:上帝的同在
    在這本書中,莫特曼將「盼望神學」與十字架神學結合,強調基督的受苦不是絕望的象徵,而是上帝參與人類痛苦的記號。他說:

    當上帝在基督裡受苦時,祂並非遠離痛苦的人,而是與受苦者同在。因此,盼望不是對痛苦的逃避,而是在痛苦中發現上帝的應許。」
    (Moltmann, The Crucified God, p. 278)


3. 《來自未來的上帝》(The Coming of God, 1995)
  • 末世盼望:歷史的完成
    在這本書中,莫特曼探討末世論(Eschatology)與盼望的關聯,認為上帝的未來不僅是時間的終結,而是創造的完成。他寫道:

    基督教的希望並不是對世界的放棄,而是對世界未來的承諾。上帝來臨的未來是新創造的開始。」
    (Moltmann, The Coming of God, p. 105)


4. 《聖靈的力量》(The Spirit of Life, 1992)
  • 聖靈與盼望:更新與復興
    在這本書中,莫特曼強調聖靈如何在當代世界中帶來更新,使盼望成為現實。他說:

    聖靈是末世盼望的動力,祂不只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推動歷史向著上帝國度前進的動力。」
    (Moltmann, The Spirit of Life, p. 171)


結論

莫特曼的「盼望神學」建立在上帝的應許、基督的復活、十字架的意義、末世的來臨以及聖靈的更新等核心要素之上。

他的神學不是消極等待未來,而是積極地在當下參與世界,帶著基督的盼望活出信仰。他的作品挑戰基督徒將信仰視為歷史的動力,並相信上帝的國度正在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