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聖經用「睡了」來形容基督徒的死亡?

在聖經中,用「睡了」來形容信徒的死亡,確實不是一種偶然的語言選擇,而是蘊含著神學上的盼望和信仰的眼光。讓我們從幾個面向來看這個詞的用法和背後的意義:


📖 一、聖經中「睡了」的用法

  1. 新約中的例子:

    • 耶穌提到拉撒路時說:

      「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約翰福音 11:11)

      門徒以為祂是指休息,但耶穌後來明講是「拉撒路死了」(11:14)。

    •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也說:

      「按聖經所說,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並且復活了;後來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林前15:3–6)

    • 帖撒羅尼迦前書中也說: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因為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們與耶穌一同帶來。」(帖前 4:13–14)


✨ 二、為什麼用「睡了」來形容死亡?

  1. 表達死亡的暫時性

    • 就像睡覺是一段暫時的安息,最終會醒來一樣,「死亡」對於信徒而言不是終點,而是一段等候復活的「睡眠」。

    • 對基督徒而言,死亡不是永別,而是進入與主同在、等待身體復活的狀態(參 林前15章)。

  2. 有復活的盼望

    • 基督徒相信身體會復活,像基督一樣從死裡復活(羅馬書 6:5)。

    • 因為有這樣的信心,「死亡」就不再是恐懼和終結的象徵,而是一種過渡、一個進入榮耀的門檻。

  3. 帶有安息與平安的意涵

    • 相較於其他文化中對死亡的描述(如冥界、地獄、輪迴等),聖經中的「睡了」給人一種平靜安穩的畫面,是進入神的安息與懷抱。


🕯️ 小結

睡了」這個詞,是信仰中的一種語言轉化——它幫助信徒用神的眼光看待死亡。不是絕望,而是充滿盼望;不是終結,而是等候榮耀的甦醒。


基要真理第9課 死亡與永生(魏連嶽教授)


人會死是「不自然」的現象,因為在上帝的創造計畫中人原本是不會死的。死的產生,乃是因為人違背上帝,成為罪人後的結果。


當人有罪時,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就被罪隔絕了。一旦人脫離了賜生命的上帝,死亡的邪惡勢力就有權柄來掌管這個罪人的生命;而人也必須為自己的罪,付出死亡的代價。


基督信仰中所講的「罪人」,說的不是「觸犯法律的人」,是指「得罪上帝的只要我們「做了不該做的事」、「想了不該想的事」·或是「不做該做的事」,那麼我們每一個人在聖潔上帝面前,都是得罪上帝的「罪人」


既然死亡的問題來自於人的罪,因此要解決「死亡的問題」,就必須要先解決「罪的問題」。


上帝解決人有罪的方法就是,他差遣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降世為人,讓耶穌成為我們的「代罪羔羊」·去代替我們付出罪的代價。也就是死亡的代價。

並且是死在最痛苦的十字架上;使我們的罪能夠因為耶穌的犧牲而被上帝所赦免。


死亡的問題是能被解決,面對死亡時也能有出路;只不過,關鍵的答案與方法絕對不會是在我們這些沒有死亡經驗且又是必死的人身上,而是必須完全依賴這位創造生命的上帝,把死亡真理告訴我們,並且信任他的指引·走向祂替我們所預備的永生之道。


許多信徒在面對死亡時,信仰卻無法派上用場;人還未死,信仰卻先陣亡。死亡先剝奪他們的信仰,而後再剝奪他們的生命。信仰最終時刻的氣力,竟是被用在敲響死亡到來的喪鐘,而非用在對上帝的讚嘆、讚美、無盡的感恩,以及展現出邁向永生的喜悅。


聖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人有靈魂,並且靈魂的重要性並沒有比身體還低。

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既有這等應許,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上帝,得以成聖。(哥林多後書7:1)


聖經也有說到,當人身體死後,靈魂是會離開身體

16他們從伯伯特利起行,離以法他還有一段路程,拉結臨產甚是艱難17 正在艱難的時候,收生婆對她說:「不要怕,你又要得一個兒子了。他將近於死,靈魂要走的時候,就給他兒子起名叫便俄尼;他父親卻給他起名叫便雅憫。」(創世記35:16-19)


53 他們曉得女兒已經死了,就嗤笑耶穌。54 耶稣拉著她的手,呼叫說:「女兒,起来吧!」55 她的靈魂便回來,她就立刻起來了。耶穌吩咐給她東西吃。(路加福音8:53-55)


聖經告訴我們:凡信靠耶穌的人,在我們肉體死後,主耶穌要把我們的靈魂接到天上,與主同在。所以雖然我們的肉體是躺在棺材裡。但是我們的靈魂會到主那裡去。

神必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因他必收納我。(詩篇49:15)


54 眾人聽見這話極其惱怒,向司提反咬牙切57 眾人大喊叫,捣著耳朵,齊心擁上前去,58把他推到城外,用石頭打他。⋯·.。59他們正用石頭打的時候,司提反呼籲主說:求主耶稣接收我的靈魂!」60又跪下大聲喊著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說了這話,就睡了。掃羅也喜悅他被害。(使徒行傳7:54-60(撷取部分))


1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毁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6所以,我們時常坦然無懼,並且曉得我們住在身內,便與主相離。7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8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哥林多後書5:1-8(撷取部分))


聖經講述了基督教一個很特別的信念,就是那些肉體死去的信徒是被稱為「睡了」,而不是「死了」我們必須要從這個很特別的聖經信念中·去瞭解基督徒「肉體的永生」。

3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4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5並且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6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哥林多前書15:3-6)


13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们憂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14 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將他們與耶稣一同帶來。15 我們現在照主的話告訴你們一件事:我們這活著還存留到主降臨的人,斷不能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16 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上帝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17 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前4:13-17)


50 血肉之體不能承受上帝的國,必朽壞的不能承受不朽壞的。51 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52 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53 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哥林多前書15:50-53)


我們的靈魂及身體根本就沒有感受到死亡的發生。正因為如此,基督徒可以宣稱說:我們不會經歷到死亡,也沒有經歷到死亡。

睚魯的女兒臥病在床快要死去,於是他很著急的來到耶穌面前·懇求耶穌趕快到他家裡去醫治他的女兒。當睚魯與耶穌還在前往的路上,遇到從睚魯家裡來的僕人,僕人通知睚魯說,他的女兒不久前死去了,已經不用請耶穌再趕過去家裡。耶穌卻告訴睚魯不要怕,而後繼續往睚鲁的家前行。

他們來到管會堂的家裏;耶看見那裏亂嚷,並有人大大地哭泣哀號,進到裏面,就對他們說:「為甚麼亂嚷哭泣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著了·」他們就嗤笑耶穌·耶穌把他們都攆出去,就帶著孩子的父母和跟隨的人進了孩子所在的地方。(《馬可福音》5:35-43)


由於基督徒的身體本身根本沒有感覺過死亡,所以他真正所感覺到的,可以說就只是一段長時間的睡眠。

就是在這個意義之下,我們可以說基督徒的「肉體」有永生,因為我們並沒有經歷過死,只是經歷過一段長時間的睡眠。假如連許多不信主的人都相信靠著醫學的科技就能使死人復活,為什麼我們基督徒卻不願相信這位創造生命萬有的創造主,能使我們從死裡復活呢?


37 至於死人復活,摩西在荊棘篇上,稱主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就指示明白了38 神原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因為在他那裡,人都是活的。(路加福音20:37-38)


不論從「靈魂不死」或是從「身體會再復活」的角度來說,基督徒的確都沒有經歷過死亡·信耶穌的確能得到永恆的生命,這話是真的。基督教只有「睡了」的信徒,没有「死了」的信徒。

上帝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在字架上受難,代替我們的罪付出死亡的代價,現在我們只要信靠耶穌就能出死人生。

也因為我們在基督裡,已經得著永恆的生命,死亡不能掌控我們,所以我們可以不再懼怕死亡。同時,也讓我們一生都不忘記上帝的一切恩惠,將我們的生命獻上,在這個時代中成為主耶穌美好的見證人。


  1.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恩惠!
  2. 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醫治你的一切疾病。
  3. 他救贖你的命脫離死亡,以仁愛和慈悲為你的冠冕。(詩篇1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