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書 4:7-11
萬物的結局近了(道別)。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σωφρονέω/be alert and of sober mind(NIV)/sound judgment and sober spirit(NASB)/ serious and watchful (NKJ),警醒禱告。 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道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道歉&道謝)。
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若有講道的,要按着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着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彼前4:7-11)
愛能遮掩許多的罪—-既然承認是罪,請求原諒,就是道歉&道謝。
彼得前書第四章,呈現的是謹慎自守σωφρονέω,警醒禱告的人生終場態度。四道人生(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謹慎自守σωφρονέω,警醒禱告”是一種人生終場該有的姿態,是一種謙卑、自省的態度。有了這謹慎自守,警醒禱告的心態,才有緊接而來的四道人生。
自守ἐσωφρόνησα原文涵義:
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若有講道的,要按着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着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彼前4:9-11)
既然凡事上都是基督耶穌的榮耀,就無個人的光彩。原來榮耀、權能都是主耶穌基督的,所以我們要按著神(因為很重要,所以彼得強調三次)而行事。
”互相款待,不發怨言”是外在的行為,來自於內心”謹慎自守,警醒禱告”。
可惜的是,許多老基督徒,常在教會台上露臉的領導們,他們卻是;
你們要看對象而款待,內心滿是說不完的委屈和抱怨。 各人要照自己的天賦才幹服事,作教堂中很有恩賜的著名老當家。 若有講道的,要著自己精心的構思講;若有服事人的,要自己社經地位、人脈關係來服事,叫自己和自己宗派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自己和自己向來高舉旗幟鮮明的宗派,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彼前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