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約聖經的約瑟故事裡,那些是新約的類型學typology?

約瑟(Joseph)在舊約中的故事確實被許多聖經學者與教父視為新約中「耶穌基督」的預表(typology)。所謂「類型學」(Typology),是指在舊約中的人物、事件或制度,預先預示了新約中更完全的實現,特別是關於基督的救贖工作。約瑟的故事充滿這樣的預表意義,我們可以從多個層面來看。


約瑟與耶穌的類型學對比(Typology)

約瑟 耶穌基督
被父親所愛(創37:3) 是父所愛的愛子(太3:17)
被兄弟嫉妒、出賣(創37:4,28) 被猶太同胞拒絕、猶大出賣(約1:11,太26:14-16)
出賣價是銀子(創37:28) 被出賣的價錢是三十塊銀子(太26:15)
受苦成為奴僕(創39章) 耶穌降卑成為僕人(腓2:7)
被誣陷、不公審判下坐監(創39:16-20) 耶穌被虛假指控、受審判(太26:59-60)
與兩個囚犯同牢(創40章)— 一人被釋放,一人被處決 耶穌與兩個強盜同釘十字架 — 一人得救,一人沉淪(路23:39-43)
從監獄被高舉,成為埃及宰相(創41:39-41) 復活後被高舉,在神右邊為王(腓2:9-11)
在饑荒中拯救列國(創41:57) 為全人類帶來生命的糧(約6:35)
兄弟們不認識他,後來才認出(創42-45章) 猶太人初時不認識耶穌,將來會認祂為彌賽亞(羅11:25-26)
饒恕弟兄,轉化邪惡為祝福(創50:20) 耶穌赦免那些加害祂的人,將十字架的苦難轉化為救恩(路23:34;徒2:23)

屬靈意義延伸

  • 約瑟是「預備者」與「拯救者」的角色:他提前預備糧食、拯救埃及與他的家人。這預表基督為我們預備救恩,是生命的糧,拯救我們脫離罪的饑荒。

  • 隱藏與顯現的奧祕:約瑟在兄弟面前隱藏自己的身份,直到時候到了才顯現自己;耶穌第一次來臨時多數人不認識祂,但祂將再來,向以色列與萬民顯現祂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