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禱告》— 富希士P. T. Forsyth

《The Soul of Prayer》 是一本由 P. T. Forsyth(Peter Taylor Forsyth) 所寫的深具神學深度的小書,首版於 1916 年,至今仍被視為靈修與禱告神學中的經典之一。

Forsyth 是一位蘇格蘭裔的聚會派牧師與神學家,以其對神的聖潔、公義、十字架與救贖神學的深入探討聞名。在《The Soul of Prayer》中,他強調禱告不只是人對神的呼求,而是神在人心中主動的工作,是與神立約、同工的實際展現。


1. 禱告是神主動的工作,不只是人主動

Forsyth 開宗明義指出:「我們不是因為想禱告才禱告,而是因為神先在我們裡面動工。」

“We do not pray because we feel like it, but because God wants us to pray.”

他強調聖靈在我們裡面感動我們禱告,這顛覆了「禱告是人主動尋求神」的觀念,轉而看見禱告是神主動在人心中的感動與引導。

我們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習慣只關注自身的利益和快樂,這是人性並沒有錯,人是趨吉避凶的動物。我們絕不可能藉著禁慾(will-lessness)來克服自我的欲望,也無法藉刻意忽略或冷漠來克制我們對快樂的貪婪。但是太多時間和精力沉溺在這自私自利的角落會影響我們的禱告。


禱告提供一個寶貴的機會,讓我們從自利的角度脫身,轉用神在聖經上的教導、聖靈中的感動,來看周遭的幸與不幸的一切。

不夠純淨的祈求只能藉著祈求來淨化。禱告是禱告的救贖;我們禱告,以能有更好的禱告。唯當我們在祈求性的禱告中,與神的旨意有真正的交通,我們方能提升、遠離自我中心。

Forsyth說,“禱告不是為了改變神的心意,而是為了讓我們的心意與祂合一。”


2. 禱告的本質是一種與神立約的關係

Forsyth 將禱告看作是「神與人之間立約的生活實踐」,強調禱告是一種在與神的契約關係中的回應,是神子民對祂應許的抓住。

他說禱告不只是個人情感的抒發,而是站在神的應許上「與神爭辯」(類似亞伯拉罕、摩西、哈巴谷等人的代求),是一種根據神的旨意來求問與合一的行動


3. 禱告是神計劃的一部分,而非改變神的計劃

Forsyth 反對那種將禱告當作說服神或操控神旨意的觀點。他認為真正的禱告是在神永恆計劃中被預定的,是神自己透過人禱告來實現祂的旨意。

“The purpose of prayer is not to change the will of God, but to bring our will into harmony with His.”


4. 代禱是成熟禱告生活的標記

Forsyth 特別強調代禱的重要性。他認為禱告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是為別人、為教會、為神的國度而站立。

代禱是一種愛的實踐,是基督徒成長過程中必經的轉化,從「我需要什麼」到「神要我為誰禱告」


Forsyth說,“真正的禱告者是在神面前站立為別人的人,是為別人的代求者。”


5. 十字架與禱告密不可分

對 Forsyth 而言,禱告的靈魂就是十字架,因為十字架是神的旨意與人最終合一的地方

禱告中,信徒也如同基督,在屬靈上「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參與基督的受苦、順服與代求


祈求痛苦的轉化比祈求痛苦的移除更偉大;祈求神能使痛苦成為一種聖禮是更加優美的。」

「我們或許能看見自己的痛苦如何成了他人的祝福,而能將沉重的靈轉為讚美衣,我們或許能停止發怨言。


Forsyth說,“沒有十字架的禱告只是自我安慰,有十字架的禱告才是神國的實現。


富希士這樣描繪:「最好的神學就是淬鍊後的禱告,真實的神學是溫熱的,其熱氣向上蒸騰,成為禱告。


6. 信心與堅持是有效禱告的關鍵

Forsyth 認為,禱告的力量並非在於言語的多寡,而在於信心與恆久的堅持。他反對那種「禱告一定要立即有果效」的實用主義觀點,強調「神會在祂看為合適的時候成就」


禱告的本質:神在人心中的主動工作。禱告不是情感驅動,而是神的呼召與內住靈感;靈性不是自發,是神的主動。


禱告與神的旨意:真正的禱告是對神旨意的對齊 harmony with His will,不是用禱告改變神,而是被禱告改變。


禱告與十字架:禱告需根植於十字架的順服與代贖精神,是進入神的痛苦與愛的途徑。


禱告與代求:禱告的成熟展現是代求,不只是為自己,乃是為神的國度、教會與鄰舍代求。


禱告與信心:堅持禱告需要信心與恆忍,並非立刻有果效,而是忠心持守在神的應許裡。


禱告的終極目標:與神的合一禱告是與神合一的旅程,是生命不斷對齊神心意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