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字架令人討厭的地方(加拉太書 5:11)

從聖經文本看起十字架「令人討厭」的地方:

1.加拉太書 5:11;6:14

「我若仍舊傳割禮,為何還受逼迫呢?若是這樣,那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就沒有了。」

「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

保羅說到十字架之所以令人討厭,是因為它排除了人靠行為稱義的可能。他寧願被世界釘十字架,也不妥協福音的純正。


2.哥林多前書 1:18–25

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

這段經文直接指出十字架對世人是「愚拙」,但卻是上帝智慧的顯明。它揭示了福音與世人價值觀的衝突,是理解「令人討厭」的核心段落之一。


3. 馬太福音 16:24–26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耶穌邀請我們跟隨祂的路,是一條十字架的道路,與世界的「成功路線」完全相反


4. 以賽亞書 53章

他被藐視,被人厭棄…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是被神擊打苦待了。」

預言受苦僕人的形象,完全不是人所期望的彌賽亞樣式,這種顛覆也正是十字架令人反感的根源之一。


對許多人來說,十字架不僅不是一個美麗的象徵,反而帶有挑戰性、甚至令人反感。這樣的感覺其實與初代教會的處境非常相似。我們可以

從幾個面向來理解十字架「令人討厭」的地方


1. 十字架揭露了人的罪與無能

十字架首先是一個審判的記號。它揭示了人類的罪與敗壞,讓我們正視自己無法靠自己的努力得救。這對人的驕傲是一種打擊。

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 神的大能。」(哥林多前書 1:18)

很多人無法接受「我需要被救贖」這件事,因為這意味著我們自己無能為力、我們的道德、功德或努力都不足以換得上帝的接納。


2. 十字架顛覆了人對權力與成功的想像

在當時的羅馬社會,十字架是極度羞辱的刑具,是為了公開處死叛國賊和奴隸。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與人所期待的彌賽亞大相逕庭。人們期待的是一位政治或軍事上的拯救者,但耶穌卻選擇了犧牲與軟弱。

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這基督總為 神的能力, 神的智慧。」(哥林多前書 1:23-24)

耶穌透過十字架顛覆了人對力量、榮耀、勝利的定義,這讓許多人無法接受。


3. 十字架呼召人走上捨己的道路

耶穌不僅自己走上十字架,還呼召門徒效法祂: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加福音 9:23)

這個呼召要求人放下自己的自我、慾望與計劃,進入一種完全倚靠神、甚至願意為主受苦的生命方式。這對現代追求安逸、掌控和自我實現的價值觀來說,極具挑戰性。


4. 十字架是世界與福音的衝突點

保羅在加拉太書說過一段話:

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拉太書 6:14)

十字架是一道界線,讓人站在與世界價值觀對立的地方。若真跟隨十字架,我們就不能再與世界妥協,這也會導致衝突與拒絕。


結語:討厭之處,正是福音的大能

十字架令人討厭,因為它觸動了我們最深的驕傲、恐懼與不願捨己的本性。但也正是因為它的反常與令人難受,十字架成為上帝智慧與愛的極致彰顯。對願意相信與跟隨的人來說,它是生命與救恩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