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成功、忠心與內心的渴望》— Andrew Chiang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成功與自由常常互不相容,而當我被迫要在兩者之間做選擇時,我幾乎總是選擇自由。因為這樣的選擇,讓我能對得起自己的心,也對得起我的呼召。


不過,有位朋友看完後回應說,他其實覺得我是個很成功的牧者:我正在做神呼召我去做的事(傳講神的話語),而且做得很好。

問題是,我自己卻不覺得成功。這讓我意識到,我對「成功」的定義,其實還深受世界標準的影響。


因此,我必須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其實只要稍微查考一下聖經,答案就會浮現出來:成功就是「忠心」。
• 挪亞忠心地建造方舟,即使沒有人相信他(創世記6:9)。
• 耶利米忠心地傳講神的話語,即使沒有人想聽(耶利米書1:7–8)。

• 保羅在生命的尾聲,只簡單地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摩太後書4:7)。


所以我們要問:「成功」是誰眼中的成功?用什麼標準來衡量?

我小學時在台灣,是全校200公尺跑最快的人,當時我覺得自己是個體育方面的「成功者」。但當我到了英國,很快就發現自己只是中上而已。標準一變,我的身分認同也跟著變了——我不再是「成功者」,自然就成了「失敗者」。


但事實是,就算在同一個領域,不同人對成功的定義也常常不同,更別說跨領域的比較了。所以,誰才有資格來定義什麼是「真正的成功」?

今天的社會既不再由君王統治,也越來越不相信專家。這樣的時代,成功的唯一標準往往變成了「數字」:誰賺得最多?誰的粉絲最多?


這種數字化的成功觀也滲透進了教會,自1970年代的「教會增長運動」以來尤為明顯。為了追求這種「大教會」(例如兩千人以上)的成功標準,很多事情都可以被拿來交換——包括教會傳統、神學,甚至福音本身。
因此,許多牧者開始強調這一點:真正的成功不是人氣,不是數字,不是教堂建築,而是忠心。

但問題還沒解決:忠心和自由是否不相容?表面上看起來確實如此。因為「忠心」往往意味著違背自己的意願去順服神。


亞伯拉罕要獻以撒(創世記 22章)時,並不是帶著笑容上山的。約拿被差派到尼尼微,選擇的是逃跑(約拿書 1章),因為他的願望跟神的計畫相衝突。甚至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也曾禱告說:「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路加福音 22:42)。

那麼當我們的意願與神的旨意正面衝突時,自由到底在哪裡?


若我們將自由定義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或「每一刻都照自己的心意行事」,那忠心的確是自由的對立面。但我相信,自由不只是這種零碎、短暫的選擇權而已。自由,是一種生命的狀態與方向。

亞里斯多德認為,真正的自由是活出自己的「目的」(telos)。 樹長大結果時是自由的,鳥在空中飛翔時是自由的,魚在水中游動時是自由的。


但接著問題來了:我們的目的(telos)是什麼?我們怎麼知道?又是從哪裡來的?

奧古斯丁的回答是:我們的目的不是自我設計出來的,而是從神來的。我們受造,是為了認識神、愛祂,並在生命中反映祂的榮耀。


當我忠於神的呼召,我不是在壓抑自由,而是在進入真正的自由。因為那是我被造的樣子。
這樣一來,原本的矛盾就開始有了解答:

當成功被正確地理解為「忠心」,它就與自由不再衝突,反而是一體兩面。


「成功」就是「忠心」,

「忠心」就是活在與自己真實身分一致的自由裡。


但即便邏輯說得通,我心裡仍然不滿足。為什麼?
因為說實話,我不只是想要「忠心」。我也想「被看見為忠心」。我渴望被欣賞、被肯定、被尊重、被愛。
這不是軟弱,而是人性。誰不希望自己被看重?

嘴巴上說不需要別人的認可,但若太久沒有鼓勵,我就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


我們對「被看見」的渴望,可以讓人去做很多事:
• 發表自己都不相信的言論,只為了迎合群眾。
• 瘋狂工作,只為了贏得他人的尊敬。
• 放棄原則,只為了不被排擠。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做?因為我們心裡其實不只是想「成功」,我們是想要「被愛」。

這就是為什麼,單單告訴我「順服神的旨意就會找到自由和成功」,即使是對的,也不總是有說服力——因為太抽象,太理性,沒能安撫內心那股掙扎。


這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責任感,不是紀律,而是愛。
唯有愛,能讓忠心變得美麗。

忠心的確會帶來成功與自由——但只有在愛中,才是真實的


因為當你愛一個人,就不需要逼自己忠心,忠心會變得自然


看看人們在愛裡願意做的事:
• 父母凌晨三點起床照顧哭鬧的嬰兒。
• 藝術家在默默無名中創作,只為內心的熱情。
• 家人陪病,整天坐在醫院裡,只為彼此陪伴。

而我們對神的愛,其實永遠是回應而已——「我們愛,是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 4:19)。


當我們稍微能看見神的美與價值,稍微明白基督裡那份浩瀚不盡的愛,我們便忍不住回應。

不是出於恐懼,也不是出於義務,而是出於驚嘆,出於感恩,出於渴望親近祂、像祂。Not out of fear. Not out of obligation. But out of wonder. Out of gratitude. Out of a desire to be near Him, and to be like Him.


聖奧古斯丁說:「愛神,然後隨你所願去行。Love God and do what you will」這句話不是說愛讓我們不必遵守命令,而是說——愛成全了命令。

被愛所激發的忠心,才是唯一值得追求的成功,也是唯一能持久的自由

每當牧者被出席人數或掌聲誘惑時,需要記住這一點。
Faithfulness fueled by love leads to the only kind of success that matters—and the only kind of freedom that lasts.

And this is something every pastor needs to remember when faced with the temptation to define success by attendance charts or applause.


每一位基督徒,無論面對失敗、無名、或被拒絕時,也要緊緊抓住這個盼望:
你不是被遺忘的,也不是失敗的。你正在成為,神造你所要成為的那個人
It’s something every follower of Jesus must hold on to—whether you’re facing failure, anonymity, or rejection.
Because you are not forgotten, nor failing. You are becoming who you were made to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