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徒對保羅爭議書信該有的態度

面對《新約》中那些有學術爭議的書信(如:以弗所書、歌羅西書、帖後、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我們需要兼具信仰敬虔理性誠實的態度來看待。以下是幾個方向,幫助我們作出屬靈又真實的回應。


 一、什麼是「爭議書信」?

所謂爭議書信(Disputed Letters),不是說它們「錯誤」或「不屬神」,而是:一些新約學者對這些書信是否真的出自保羅本人存疑。

主要的原因包括:

類型 詳細說明
 語言風格不同 用字、語氣、句法與保羅其他書信明顯不同
 神學發展成熟 如教會架構、末世觀、女性角色教導等顯得更後期
 歷史背景難以對應保羅生平 比如監督、執事制度發展可能晚於保羅時代

 二、基督徒應該怎麼看?

1. 信仰角度:都是聖經、都是正典

無論是否由保羅親筆寫成,這些書信都在教會歷史中被聖靈引導確認為正典(Canon)

  • 正典地位不建立在作者是誰,而是在於神如何使用它造就教會、啟示真理。

  • 提摩太後書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後3:16),而這句話本身出自一封爭議書信,卻成為整本聖經的權威基礎之一!

 所以我們接受它,不是因為「一定是保羅寫的」,而是因為它所傳遞的真理與整本聖經合一、出自神的靈。


2. 神學角度:與保羅神學整體一致

雖然風格不同,但爭議書信的教義內容大體與保羅其他書信是一致的,例如:

主題 爭議書信 真實書信
救恩來自恩典 弗2:8–9 羅3:24、加2:16
敬虔生活 提前4:7–8 羅12章
教會合一 弗4:1–6 林前12章
抵擋異端 提前1:3–7 加1:6–9

即使語風不同,核心福音沒有改變。


3. 歷史角度:也許是保羅授權的門徒代筆

  • 古代寫信常透過「代筆者」(amanuensis),甚至由門徒根據使徒教導寫成,署名保羅,是表明其教義承傳權威,而非偽造。

  • 比如《歌羅西書》和《以弗所書》語言接近,可能是同一團隊寫的。

 就算不是保羅親筆,也可能是出自保羅門徒社群的正統延伸


 三、如何帶著信心讀這些書信?

 保持三種態度:

1. 敬虔的接納

「這些話語今天依然能教導、督責、使我成聖。」即使你認為它不是保羅寫的,它仍是神的話語,教導的是出於聖靈的智慧。

2. 成熟的思辨

「我可以在敬虔中探問它的歷史、文體與背景。」不是每個問題都有明確答案,但追問能幫助我們更深、更誠實地信仰。

3. 實際的應用

「我在教牧書信中學會如何牧養家庭、治理教會、活出敬虔。」

例如:

  • 提摩太後書教我:要傳道、忍耐、忠心到底(提後4:2–7)

  • 以弗所書教我:靠聖靈剛強、抵擋屬靈爭戰(弗6:10–20)


結論

問題 回應
保羅真的寫了這些書信嗎? 學界有不同看法,但不影響其真理價值與正典地位
我該不該相信這些書信? 是的,因為它們是聖靈所默示的話語,被教會歷代確認
我該怎麼讀? 帶著敬畏神的心,信靠聖經的整體權威與一致性
如果有學術疑問怎麼辦? 不需要逃避,可在敬虔中探問,讓信仰更堅固與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