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妓女,妓女坐在嫖客腿上看她,互相觀察,各有所得,一片喜歡 —張愛玲的愛憐

我們讀她的文字,為她描述的每個卑微小人物的生活細節而感動,牽動心底深處的震動。她到花蓮妓女戶的觀察和被觀察,承載多靈魂的哀愁和歡愉?

她和王禎和的友誼,又揉合了多少志趣相投的疼惜和惆悵?

 

張愛玲1954年34歲攝於香港所攝
張愛玲1954年34歲攝於香港所攝

一九六一年,旅居美國的張愛玲來台旅行,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等作家在台北為張愛玲接風洗塵。

隨後由時為外文系大二生,土生土長的花蓮人的王禎和帶領她搭乘火車轉蘇花公路、一路風塵僕僕地前往花蓮。

那時張才不過四十一,她身段削瘦,薄施脂粉後更顯年輕,王楨陪同她前往酒家和「大觀園」(甲級妓女戶)一遊時。這些風塵中打滾的歡場女子眼見張愛玲穿扮得時髦約斂,復又得知她是從美國來的,不禁也產生了打探的興味,「妓女對她比對嫖客有興趣。」於是「她看妓女,妓女坐在嫖客腿上看她,互相觀察,各有所得,一片喜歡。」

王禎和曾於1969年任職台視節目部。1979年不幸罹患鼻咽癌,但卻於1990年去逝得年51歲,死因為心臟衰竭。之後張愛玲曾去函給王禎和的母親表示安慰,末了一句話寫著「—你的苦,我都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