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芸督導
CPE督導
天主教耕莘醫院院牧部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道學碩士
戴默麗的故事 https://www.chinesebible.org.tw/2020/12/201223.html
反思
我們何其有幸在,最艱困的年代有如此多外籍傳教士來台,奉獻他們的一生,只為照顧小弟兄與小姊妹,他們效法主耶穌的言行,彰顯主愛的光輝,照亮這座小島。今天,外籍傳教士年老凋零,但精神不死,我們是否有好好傳承這份精神,也能效法他們無比的勇氣,憑著信心,踏向未知,走出自己的舒適圈,用關愛的行動傳揚福音呢?
小如的故事 https://www.chinesebible.org.tw/2020/07/blog-post_0.html
反思
關懷病人看似是一件充滿愛的行動,殊不知更是病人醫治我們關懷者的時刻,病人用生命告訴我們關懷者「什麼是生命」。
因此,病人是耶穌的另一種面容,陪伴他們的時刻就是耶穌在對我們關懷者說話,我們有耳的能聽懂嗎?
阿銘的故事 https://www.chinesebible.org.tw/2020/07/blog-post_18.html
反思
對於剛剛喪親的家屬來說,「請節哀」是難以做到的(除非亡者與親者關係疏離)。
「不要哭,要堅強,這是人生必經之路,已經跟耶穌同在,要歡樂」…等,看似安慰的話語,會讓喪親者壓抑哀傷,阻礙他們表達內心最悲慟的契機。
因為悲傷就是要好好地讓喪親者哭一哭、說一說,甚至無言的握手或擁抱,都能讓喪親者感到安慰。
所以,我們關懷者能否面對、接受自己的哀傷嗎?還是急著去掩蓋哀傷呢?
阿典的故事https://www.chinesebible.org.tw/2020/07/blog-post_50.html
反思
「義人有他的過去,罪人有他的未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也都能創造有盼望的未來,重要的是此刻要如何活著。
我們關懷者能不帶批判、猜測,包容對方曾有的壞,接納他如今的好,就是接納主。
因為,耶穌會為一個悔改的罪人而歡樂。我們能否與耶穌一起,為已經補贖自己的罪過且悔改的人一同歡樂,同聲頌揚 神的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