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和人生有一個不變的事實,那就是世界和人生一直在改變。教會也需要面對改變,作出適當的回應。2015 年 6 月 26 日美國通過同婚法後,白宮臉書的大頭貼改變成彩虹圖徵。2017 年 1 月 20 日川普總統才剛宣誓就職,原本官網可連到的 LGBT(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者)網頁,已遭移除。現點進「whitehouse.gov/lgbt」,顯示網頁不存在。 在歐巴馬執政下,同性婚姻合法化在全美50 州得以實現,美國軍方也解除跨性別人員服役的禁令。而今 LGBT 網頁不復存在。我們仍不知道台灣的同婚相關議題,將會如何發展。神學院和教會都負有使命,需要按聖經真理回應當代議題,讓耶穌基督的真光照耀。
一、預防教會分裂的教會法規增訂
美國基督教會一些主流教派如美國長老會(PresbyterianChurch U.S.A), 美 國 聯 合 衛 理 公 會 (United MethodistChurch) 等,都已經因與同性戀相關議題而產生教派分裂,或會友離開母會大出走的情況。也因此美南浸信會主席 Dr.Ronnie Floyd 和 16 位前任主席,早於 2015 年 6 月 17 日聯合發表聲明反對同婚,堅定聖經對婚姻定義一男一女的立場,作出適當的回應。近日,筆者曾閱讀一篇華文基督教刊物文章,該文作者是某福音派傳統教會的華人教會牧師,提出兩項建議 :
1. 基督教會應該考慮為「委身忠貞於男男,或女女的伴侶關係者」施洗禮,並接納為教會會友。只要願意持守一對一,而非雜交或多元伴侶,教會就應接受為會友。2. 基督教會應考慮可以為同性戀者按立為牧師。筆者深感憂心,像上述的建議,就是很可能導致未來華人教會分裂的主要因素。同性戀行為在舊約和新約聖經都被認為是罪行。罪就是罪,委身忠貞於一對一的同性伴侶關係也是罪。同性戀傾向,和其他罪的傾向一樣,和異性戀者的淫亂罪是一樣的,不比別的罪大,也不比別的罪小。當筆者幾年前擔任台灣基督教門諾會聯會總幹事期間,曾在 2015 年第五十八屆台灣基督教門諾會會員大會,為保護台灣基督教門諾會教會和牧者,提出四項議案修改法規的配套,而獲會員大會全體通過,正式列入台灣基督教門諾會聯會法規。四項已經在現行法規的提案如下:
1. 教會法規信仰部份,增加「我們也堅信上帝創造人類時,是一男一女的不同性別 ( 創 1:27),而且一男一女的結婚才是合神心意的婚姻 ( 創 2:18-25)」。
2. 教會出借,增加「教會若出借為婚禮場所,只限於一男一女的婚禮…」。
3. 關於會員入會條件,除原訂認耶穌基督為救主而受洗,另增加「願意履行上述全部信仰」,包括一男一女的婚姻觀。
4. 關於傳道者之職務,增加特別說明「…傳道者只限主持一男一女的婚禮」。此外,在長執同工訓練、教會講道、聚會,和門諾會定期刊物,都多次多方教導和宣導與此議題相關的聖經教訓,和社會文化之變遷,堅固信徒對聖經真理的信心,和遵行。
二、教會當如何關懷幫助願意改變的同性戀者 ?
到底性傾向是否有可能改變 ? 有研究報告指出,性傾向並非在生命發展的初期就註定而無法改變的 ( Eckert,Bouchard, Bohlen & Heston, 1986)。換言之,性傾向是可以改變的。這四位學者在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發表Homosextuality in Monozygotic Twins Reared Apart,研究55對同卵雙胞胎,在不同家庭被養大,其發展與同性戀之關係,發現同性戀的形成,也是與環境互動有關係。「美國國家同性戀研究及治療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and Therapy of Homosexuality)以兩年的時間,研究了860位,下定決心想要改變同性戀傾向的人,研究結果發現他們大都能成功改變。當然,性傾向的改變並非容易,必須有堅定的毅力和抉擇,加上忍耐、節制、支持的資源等。而信仰的力量,在神所賜基督裏的新生命中,擁有信心、盼望和愛心,更能有助於達致目標。其所需要的時間,改變的過程,費時三年至五年持續的教牧輔導協助,甚至可能更長。就像其他因人類的罪性、軟弱,撒旦的試探、引誘、攻擊,所引發的問題一樣,是一生的爭戰,直到離世回天家,直到主再來。
正如所有的罪,從內心層面而言不容易減弱,同性戀也必須經過一個逐漸成聖的過程,但是改變是可能的。
「你們中間也有人從前是這樣;但如今你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並藉著我們神的靈已經洗淨,成聖,稱義了。」(林前 6:11) 這經文提醒我們,勝過同性戀慾望和行為是可能的。轉變成聖的過程是漸進的過程,由悔改離棄同性戀行為開始,然後轉向基督繼續前進,接受聖經輔導,加入教會,堅持說誠實話,揭發撒旦的謊言。接著更要委身於屬神的生活,繼續堅忍面對屬靈爭戰,至終能達到在敬畏主的生活中,擁有喜樂、平安、滿足,只因為確定自己行走在主的真道上。基督徒要瞭解怎樣才能使同性戀者產生改變, 我們需要同時兼顧兩方面:對自己的認識和對神的認識。自己是人,有人的軟弱和限制;而神是生命的創造者,掌權者,神充滿智慧、能力、慈愛、憐憫。
我們要以愛心告訴同性戀者,有關人的軟弱和神的真理與救恩,更需要真誠願意聆聽與關懷。受害的往事,不是人思想和行動的藉口,但神當然憐憫受罪惡傷害的人,所以同性戀者必須明白這點。我們可以向他們介紹神和神的愛,特別講到神饒恕罪人,這樣可以吸引和改變那些在同性戀中掙扎的人。有些基督徒認為,我們太常提到神愛所有人,太少講到神憎恨罪惡和祂的公義。或許如此,但神的恩典何等浩大 ! 這是我們無法忽視的。一位神學院的教授—米勒(John Miller)說:「要改變同性戀者,除了他們相信神已經從他們心中深處,饒恕了他們的罪以外,沒有更重要的因素。」要明白饒恕之恩,同性戀者必須了解自己是罪人,需要神的恩典。
那麼我們可以期望有什麼改變?目標是什麼? 當我們經歷過神的饒恕,我們學會敬畏神。敬畏神使我們的生命恢復了次序,並瞄準紅心,改變人生的目標,就是要叫自己的想法和神的想法一樣。 也就是說每當我們看見同性戀試探的幼苗時,我們立即轉向,而與它作戰(雅 1:13~15),當生命長進到厭惡任何反叛神的暗示,於是人們漸漸可以從同性戀的纏累中被釋放出來。要達到這目標,不但需要以聖經為基礎的教牧輔導者,他們也需要更大的基督身體 (教會 ),和其中彼此相愛的關係。不論男人或女人都需要和異性、與同性,有神聖友善的關係,又要和忠心禱告的長執和牧師等屬靈長輩來往 (如果有需要,以神的愛,實施教會紀律,以挽回 ) ,參加可以砥礪他們的「支持小組」也會很有幫助。如果一個人決心願意跟隨耶穌,委身參加一間關心他的教會,常和教會肢體禱告、團契,同性戀行為可以馬上結束。但沒有人應該預期同性戀慾望可以馬上消失。那些長期同性戀者將需要多年爭戰,甚至在很長的歲月之後還會再出現。 就像其他毒癮,或酒癮的康復者一樣,都是一場長期的爭戰。但我們不必灰心洩氣,因為神仍繼續在工作。祂賜我們力量去爭戰,提醒我們爭戰是正常的,為要逐漸叫我們成聖,賜給我們經常用信心依靠基督的權柄,信靠聖靈的大能,遵行聖經教訓。
三、願意改變的同性戀者,教牧輔導原則如何 ?
約 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恩典與真理如同天秤兩端,需要平衡。當我們在幫助同性戀者,要經常注意自己是否保持恩典和真理的平衡。可2:17:耶穌聽見,就對他們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又約3:16:「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同性戀者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樣,都需要被神的愛拯救。下列是一些同性戀者教牧輔導的原則 :
1. 傾聽而不驚慌。教牧輔導者在助人時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緒,不可顯出驚訝、厭惡、藐視、恐慌、困惑等表情,這些負向反應,將使求助者關閉心門。
2. 需要基督裏的同性友誼。同性戀者其實非常需要同性的友誼,和關懷、支持、鼓勵。若教會有一對屬靈成熟長輩的夫妻關懷,和同性戀者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會有加分的效果。
3. 決定輔導目標。對於某些同性戀者若要改變成異性戀者,有時並不容易。但若設定目標,在於不再有同性戀情,或同性性關係、性行為,則更切合實際。而終極目標是敬畏神,討主喜悅,過聖潔的生活。袁幼軒 (Christopher Yuan)說 : 「我曾是同性戀者,但同性戀的反面不是異性戀,而是過聖潔生活,合乎基督信仰的準則。」羅 12:1-2說 : 「所以弟兄們,我以 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 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這是輔導期盼達致的目標,使人甘心獻為活祭,為榮耀主而活。
4. 訂定切合實際的期望。不要操之過急。同性戀的形成有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可能是長年累月逐漸養成的習慣行為模式,改變需要堅毅和時間,逐漸朝向成聖一步一步前進。
5. 分享所知。教牧輔導者可誠懇坦白分享自己所知,有關於聖經教訓或同性戀的相關知識。真誠坦白,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感。
6. 傳達對同性戀者的關懷與接納。不論教牧輔導者能做多少,總要真誠表達對於同性戀者的溫暖關懷,並邀請、鼓勵來接受主耶穌的愛與救贖。
7. 鼓勵同性戀者改變行為。同性戀的行為,信靠主的恩典,聖靈大能,是絕對可以改變的。在基督裏,擁有真實的盼望。( 林後 5:17)。
8. 認清同性戀者的複雜性。同性戀的成因並非單一因素,是有其複雜度。在幫助同性戀者改變的過程,有時需要抽絲剝繭,面對多向度的問題,一一處理。但最重要的是,和基督關係堅定正常,越來越親密。
9. 堅信聖經的立場。神愛罪人、神恨惡罪。所有人類都陷溺在罪中,同性戀的罪,並不比別的罪更重或更輕。而耶穌的救贖之恩,就是使人蒙拯救的根源。
10. 在基督裏找到盼望。耶穌來就是要拯救罪人,離棄黑暗,歸向光明。若有同性戀者相信自己是與生俱來如此,也不能說是上帝創造同性戀。所有人生來就有罪性,罪性就是犯罪的傾向,同性戀傾向也是犯罪傾向,罪性影響所有人類,但罪性不可成為人犯罪的藉口 ( 羅 5:12-21)
11. 尋求其他的資源之幫助。例如:聖經輔導者,或「走出埃及關懷協會」( 亞洲 )。
12. 注意教牧輔導倫理。例如 : 守密、光明磊落、以當事人的利益為優先考慮、謹慎覺察情感轉移 (Transference)或反情感轉移 (Counter Transference),不可趁人之危利用或操控當事人為自己圖利。並要留意同性戀者自殺傾向的危機,適當的轉介給相關的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