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怕死嗎?—牛津大學哲學博士曾劭愷

 

這是曾劭愷教授在台北 2017 年 神學講座 的錄音。

 

聖經是世界上唯一不忌諱提到「死亡」的場域。華人慣用「逝世」「大去」來取代「死」這字詞。戰士死稱為「烈士」、和尚死稱為「圓寂」,聖經直接用死這字,毫不閃躲。

 

聖經論死亡:正視死亡
死亡陰影下的生命是虛空(傳二16、三19、四2、七1-2、八8)
生命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詩九十10)
死亡是神對罪人的刑罰(羅一 2、五12-21、六21-23)
死亡是仇敵、毒鉤(林前十五26、55-56)
死亡是這世界的王(羅五17)
耶穌對死亡的態度--「耶穌哭了」(約十一)

 

聖經論死亡:神的恩典
舊生命的盡頭、新生命的開始(羅六4-11)
與主同在(路廿三43;腓一23)
不再懼怕(林前十五55)──韓德爾《彌賽亞》「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
基督裡的死亡賦予生命價值:「我們… 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林後
四10-11)

 

聖徒永恆的安息 The Doctrine of Heavenly Rest
死亡:與基督聯合,“partake of the everlasting benefits of the [Christ’s] purchase”
聖徒的安息 = 上帝的安息

 

帶著基督的死,勤度今生
Richard Baxter:
√「一個垂死之人在向一群垂死之人傳道」 (“as never sure to preach again, and as a dying man to dying men”
√「不要盼望自己能夠長壽;要活得像那些垂死之人一樣,時時意識到自己明天可能就會被主接去了。」
√“Redeem the time

 

面對死亡:彼岸的盼望
「這條河對許多人來說是恐怖的;的確,想到它的時候,我也經常會害怕…。這裡的河水對於舌頭是如此苦澀,對於肚腹如此冰冷;但當我想到我所要去的地方,以及彼岸等候我的眾聖徒,這念頭就像炙熱的火碳放在我的心中。」(堅定先生,《天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