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畏神」,唯有神才有資格蓋棺論定—-傳道書的兩大主題之一

傳道書的主旨(傳12:7-11)

「智慧」一詞,在傳道書出現44次。傳道書的結尾 ,作者(傳道者)先身說法,自我吹捧介紹一番。傳道者學識豐富(知識教訓眾人)、思想深邃(又默想)、通曉百家(又考查)、著書立傳、開課授業(又陳說許多箴言)。傳道者所說的言語像是牧羊人拉犁或推車或圍捕牛是用所的一種尖頭的長棍,傳道者所說言語又像釘穩的釘子的牢靠。

緊接著傳道者把自己狠狠地自嘲一番;

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


作者(傳道者)最後的結論是(傳12:1-8)

 趁著你年輕時,要記住你的創造主。趁著衰老的年日未到,你還沒有說「活著毫無意思」, 而太陽、月亮、星辰還沒有失去光輝,雨後的雲彩尚未消逝時,你要記住創造主

時候將到,你的手臂要發抖,強健的腿無力。你的牙齒只剩幾顆,難以咀嚼。你的眼睛昏花,視線模糊不清。 你的耳朵聾了,聽不見街上的吵鬧;推磨或歌唱的聲音你聽不到。但麻雀初唱,你就醒來。 你怕上高處,走路也有危險。你的頭髮斑白,精力衰敗,性慾斷絕,再也不能挽回了。 我們都向著最後的歸宿地去;那時候,街上將有哀號的聲音。 那時,銀鍊子斷了,金燈臺破碎了,井裏的吊繩斷了,水罐在井旁砸爛了。

我們的身體將歸還塵土;我們的氣息將歸回賜生命的上帝 空虛,空虛,傳道者說,一切都是空虛。(12:1-8)

 

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或譯:這是眾人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12:7-14)

 

傳道書的中心思想,就是證實人在日光之下,縱然得了全世界的學問、知識、金銀、財富、名聲、地位、娛樂、享受…可是他如果沒有神,仍屬虛空,因為他的結局是‘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正像新約所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太十六26。)


傳道書(傳12:7-11)

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再者,傳道者因有智慧,仍將知識教訓眾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陳說許多箴言。傳道者專心尋求可喜悅的言語,是憑正直寫的誠實話。智慧人的言語好像刺棍;會中之師的言語又像釘穩的釘子,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12:7-11)

The words of the wise are like goads, their collected sayings like firmly embedded nails—given by one shepherd.         ( NIV)

The words of the wise are like goads, and the words of scholars are like well-driven nails, given by one Shepherd. (NKJV)

The sayings of the wise are like goads, and like nails firmly fixed are the collected sayings that are given by one shepherd。 (NRSV)

 

我兒,還有一層,你當受勸戒: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或譯:這是眾人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12:7-14)


創造的神和墮落的被造物

本書中的‘神’字,原文都是‘以羅欣’(Elohim),共用過四十次。這字是指創造的神。‘耶和華’或是‘主’在本書中沒有用過一次。

本書中的‘人’字(除了少數例外),原文都是‘亞當’(Adam),約用過四十七次,指被造的和墮落的‘人。’

這說明人和神中間僅存著創造的關係之下的情形:人在神面前只是被造之一,而且是墮落的,是在亞當裡的,沒有蒙救贖、作子民的經過。本書的著者是在這一種的情況下說這一種的話


「智慧」一詞,在傳道書出現44次

本書中所題及的‘智慧,’並不等於箴言書中的‘智慧。’箴言書中的‘智慧,’是最高級的智慧,是屬靈的智慧,也是敬畏神、認識神的智慧。本書中的‘智慧,’只是人的智慧,僅指學問、知識而言

傳1:13 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
傳1:16 我心裡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
傳1:17 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
傳1:18 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傳2:3 我心裡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體舒暢,我心卻仍以智慧引導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
傳2:9 這樣,我就日見昌盛,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
傳2:12 我轉念觀看智慧、狂妄,和愚昧。在王以後而來的人還能做什麼呢?也不過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
傳2:13 我便看出智慧勝過愚昧,如同光明勝過黑暗。
傳2:14 智慧人的眼目光明(光明原文是在他頭上),愚昧人在黑暗裡行。我卻看明有一件事,這兩等人都必遇見。
傳2:15 我就心裡說:愚昧人所遇見的,我也必遇見,我為何更有智慧呢?我心裡說,這也是虛空。
傳2:16 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永遠無人記念,因為日後都被忘記;可歎智慧人死亡,與愚昧人無異。
傳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傳2:21 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分。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
傳2:26 神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傳4:13 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
傳6:8 這樣看來,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麼長處呢?窮人在眾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麼長處呢?
傳7:4 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
傳7:5 聽智慧人的責備,強如聽愚昧人的歌唱。
傳7:7 勒索使智慧人變為愚妄;賄賂能敗壞人的慧心。
傳7:10 不要說:先前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是什麼緣故呢?你這樣問,不是出於智慧。
傳7:11 智慧和產業並好,而且見天日的人得智慧更為有益。
傳7:12 因為智慧護庇人,好像銀錢護庇人一樣。惟獨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這就是知識的益處。
傳7:16 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
傳7:19 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個官長更有能力。
傳7:23 我曾用智慧試驗這一切事;我說,要得智慧,智慧卻離我遠。
傳7:25 我轉念,一心要知道,要考察,要尋求智慧和萬事的理由;又要知道邪惡為愚昧,愚昧為狂妄。
傳8:1 誰如智慧人呢?誰知道事情的解釋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臉發光,並使他臉上的暴氣改變。
傳8:5 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經歷禍患;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時候和定理(原文是審判;下節同)。
傳8:16 我專心求智慧,要看世上所做的事。(有晝夜不睡覺不合眼的。)
傳8:17 我就看明神一切的作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任憑他費多少力尋查,都查不出來,就是智慧人雖想知道,也是查不出來。
傳9:1 我將這一切事放在心上,詳細考究,就知道義人和智慧人,並他們的作為都在神手中;或是愛,或是恨,都在他們的前面,人不能知道。
傳9:10 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
傳9:11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
傳9:13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樣智慧,據我看乃是廣大,
傳9:15 城中有一個貧窮的智慧人,他用智慧救了那城,卻沒有人記念那窮人。
傳9:16 我就說,智慧勝過勇力;然而那貧窮人的智慧被人藐視,他的話也無人聽從。
傳9:17 寧可在安靜之中聽智慧人的言語,不聽掌管愚昧人的喊聲。
傳9:18 智慧勝過打仗的兵器;但一個罪人能敗壞許多善事。
傳10:1 死蒼蠅使做香的膏油發出臭氣;這樣,一點愚昧也能敗壞智慧和尊榮。
傳10:2 智慧人的心居右;愚昧人的心居左。
傳10:10 鐵器鈍了,若不將刃磨快,就必多費氣力;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處。
傳10:12 智慧人的口說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吞滅自己。
傳12:9 再者,傳道者因有智慧,仍將知識教訓眾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陳說許多箴言。
傳12:11 智慧人的言語好像刺棍;會中之師的言語又像釘穩的釘子,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