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書記載耶穌的五次憤怒

福音書共有5次,記載耶穌的憤怒

1. 安息日禁止醫治疾患

 

耶穌又進了會堂,在那裡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眾人窺探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不醫治,意思是要控告耶穌。耶穌對那枯乾一隻手的人說:起來,站在當中。又問眾人說: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他們都不作聲。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法利賽人出去,同希律一黨的人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可3:1-6)

 

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說明耶穌除了憤怒,也為眾人的無知感到悲哀 lamentation。


2.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

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責備那些人。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於是抱著小孩子,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可10:14)

3. 潔淨聖殿

聖經記載耶穌共兩次的「潔淨聖殿」。一次是剛出來傳道時(約2:13-17),另一次是受難前一周的星期一。(太21章、可11章、路21)

第一次潔淨聖殿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看見殿裡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裡,耶穌就拿繩子做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說: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約2:13-17)

第二次潔淨聖殿

他們來到耶路撒冷。耶穌進入聖殿,趕出殿裡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也不許人拿著器具從殿裡經過;便教訓他們說:經上不是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嗎?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祭司長和文士聽見這話,就想法子要除滅耶穌,卻又怕他,因為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可11:15-18)

 

聖殿商業化固然是失去敬拜的本意,更重要的是這些買賣都設置在非猶太人想要進入聖殿敬拜的唯一出入口—外邦人院(the court of the Gentiles),這根本阻絕了其他各族敬拜上帝的機會。難怪耶穌要責備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嗎?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


4 對疾病的憤怒

 

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求耶穌,向他跪下,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大痲瘋即時離開他,他就潔淨了。(可1:40-42)

A leper runs up to Jesus, begging for a healing. “Jesus was indignant. He reached out his hand and touched the man. ‘I am willing,’ he said. ‘Be clean!’” (Mark 1:41 NIV)

「動了慈心」在NIV版寫成憤怒indignant,但在NASB仍是同情compassion 。兩者在原文的解讀各有不同。


 5 對死亡的憤怒

馬利亞到了耶穌那裡,看見他,就俯伏在他腳前,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 耶穌看見他哭,並看見與他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裡悲歎,又甚憂愁,(約32-33)

悲歎的原文是ἐμβριμάομαι (to be moved with anger, to admonish sternly),這點上,各個英文版聖經都是一致採用憤怒(indignan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