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無法讓時光倒流,回頭去改變「開始」,但你可以就從”你所在的這點”開始,來改變人生的結局。
“You can’t go back and change the beginning, but you can start where you are and change the ending.”- C.S Lewis.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撒該是耶利哥城的海關監督、稅吏長(路加福音19:1-10)。「稅務長」,是有錢的人。耶利哥城離耶路撒冷很近,是從約但河東岸要進入耶路撒冷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早年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民進入巴勒斯坦時,就是從耶利哥城進入的。因此,這個城市在耶穌的時代可說是重要交通要道。因此,羅馬政府在這裡設有入口關卡,作為抽稅的地方。而撒該就是該關稅所的負責人。由於香樹脂的生產和出口集中在耶利哥,獲利甚多,擔任此職位相當重要,而且富有。
羅馬政府為了要抽稅順利,給予這些稅務人員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特別是讓他們擁有兵丁可供差遣,以便在抽稅的工作上能夠順利。特別是猶太人經常有「抗稅」的行為發生,更需要在這方面加強稽查和給予壓力。因此,稅務長的地位就更重要。相對的,在猶太人的眼中,這樣的人是罪惡更重,更受猶太人的厭惡。
抽稅,羅馬人將這種工作就當成工程發包一樣。因此,包到這工程的人就會利用機會好好地撈一筆。也因為這樣,投入這種工作的人,就是所謂的稅吏,也就是猶太人最討厭的人。這些稅吏之所以討人厭有兩個基本原因:
一是這種工作是替羅馬政府做的,也就是與外國人來往,經常會接觸羅馬官員。這樣並不是說猶太人不與外國人來往,而是羅馬乃是統治者,這些稅吏經常與統治者來往,就容易被猶太人懷疑他們當中那些從事反對運動的「激進黨派」人士被抓,就和這些稅吏的密告有關。再加上羅馬政府課稅並不輕,猶太人又有「聖殿稅」要繳納,因此,就倍感沈重。若是遇到貧窮人繳交不起稅賦時,這些稅吏又有兵丁可供差遣,也因此,在猶太人眼中,稅吏就好像一個背叛民族替外國統治者工作的人,是背叛民族的罪人。
第二點,他們厭惡稅吏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因為稅吏抽稅時會超出羅馬政府所需要的額度甚多,這也就是為甚麼當有稅吏來問施洗約翰說關於要如何做,才會使悔改和行為確實是一致的問題時,施洗約翰很清楚地告訴那些稅吏,不要收取超過所該收的費用,要誠實就是了。由於稅吏經常不誠實地超收,所以猶太人的法庭不允許有稅吏作證人,因為在認知上就認為他們是欺騙、貪污者,不誠實的人。
由於他身高不高,為了能看見耶穌,就在耶穌到達之前,在他經過耶利哥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爬上一棵桑樹。當耶穌經過那裡,抬頭看見在樹上的撒該,稱呼他的名字,讓他下來,告訴撒該打算到他家住宿。群眾對於耶穌成為可憎的稅吏的客人感到震驚。
耶穌看到撒該,馬上跟他說,要到他的家去。可以想到的是撒該必定是很有名的一個稅務長,卻爬在樹上,這就相當耀眼了。因此,耶穌遠遠就可以看到他,必定是有人在譏笑或是議論紛紛關於他的事。於是耶穌特地表示要到他的家去作客。這一點讓撒該大感意外,也深受感動。因為他是一個在猶太人社會中被孤立起來的人,且是被列入在「罪人」當中的人。這樣的人,耶穌卻主動表示要去他的家作客,要住在他家裡,這怎麼可能?但卻是耶穌親自說出來的話,不感動也難喔!也因為這樣,撒該馬上就在眾人面前表示他的告白:要把財產的一半分給窮人,若有詐欺過別人的錢,他要賠償四倍。
路加隨後記載了這帶來了發生在撒該身上異乎尋常的舉動,撒該表示悔改,並發誓為他的罪進行4倍的賠償(路加福音19:11-27)
依照利未記第六章5節的規定,賠償是只須物歸原主另外加上五分之一(百分之二十)。但撒該顯然是非常感動,決定用四倍來賠償。這種賠償價,乃是法律上最高的價格,且是針對牛和羊隻(參考出埃及記廿二:1)。因此,我們可看出撒該的決心和誠意了。不過,最重要的乃是他願意用所有財產的一半幫助窮人,這一點才是感動人的地方。一個人要捐出財產的一半用來幫助窮人,這絕對不是很簡單的一件事。
耶穌並不是在撒該說要捐出財產和賠償人之後,才表示要去他家,而是當撒該還停留在樹上的時候,耶穌已經先表示接納他,要到他的家去了。從這裡想到使徒保羅在說明上帝的愛,乃是個無比的愛,因為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上帝已經先愛了我們。不是我們先變成好人,上帝才來愛我們;而是當我們還在罪的當中,上帝已經愛上了我們。
可以想像的到的是,當時的人很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因為稅吏是大家公認的罪人,耶穌怎麼會到這樣的人家去作客呢?耶穌不但去作客,且是再次表明他來到世上就是為了尋找和拯救「迷失的人」。這和他先前呼召稅吏利未當門徒時,有人也說耶穌和罪人在一起吃飯。那時候,耶穌就說過:「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悔改。」(路加福音五:31—32)
從桑樹下來的撒該,就從這一時刻,人生歷史開啟了新的轉捩點,開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了。也就是從”所在的這點”開始,撒該徹頭徹尾來改變了他人生的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