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為「新造」與帶來「和解」的人—王崇堯老師

成為「新造」與帶來「和解」的人  2022/03/29南神早禱

經文;林後5章16-21節

保羅在50年前後,在他的第二次傳道旅行中來到哥林多,他在那裡住了18個月。當時哥林多的人口至少有10萬人。他在這裡建造了教會,邀請哥林多人無論是偤太人、羅馬人、希臘人,男性、女性,主人或奴隸,都可以在耶穌基督的信仰裡成為新創造的人。哥林多是一個「福音與文化」的戰場,澳大利亞的神學家Leon Morris說,這個城市在物質上豐富,但道德上敗壞。哥林多的山嶺有敬奉腓尼基女神Astarte的神廟,第一世紀羅馬地理學家Strabo說,這間廟宇有1千多位女性的廟妓,而其慶典就是狂歡夜飲。所以當時若有人說去「哥林多一下」(korinthiazomai) ,意思就是去放蕩一下。

羅馬歷史學家Suetonius所寫羅馬皇帝《革老丟傳記》(Life of Claudius) ,讓我們知道羅馬城因偤太人團體中有一人稱呼自己是彌賽亞(Christos) ,而引起擾亂。最後,皇帝革老丟下令趕出所有羅馬城的偤太人。當保羅來到哥林多的時候,就遇到一對從羅馬城逃出來的夫婦亞居拉與百基拉拉,且成為保羅很好的同工。18個月後,因為城內的偤太人到羅馬總督那裡控告保羅,保羅不得己帶著這對夫婦離開哥林多來到以弗所,接續福音的工作。

後來,保羅在以弗所寫信給哥林多的教會(前書) ,以及後來在馬其頓寫給哥林多教會的後書,讓我們知道這間教會的問題真的很多,真的很難牧養。所以現在我們的牧者一任至少要三年是有道理的,因為18個月實在不夠,就是保羅也沒有辦法。我們也讀到主後大約95年,羅馬的Clement也曾寫信給哥林多這個教會,因為他們當中有信徒要罷免他們的長老,真是一間問題多多的教會。

我們在前書看到哥林多的教會有什麼問題呢?他們中間有結黨紛爭,有人說是屬磯法,有人是屬亞波羅,有人屬保羅;這也可能是教會內部因著不同族群的利益關係,及不同階級的利益,而成為教會擾亂不安的因素,而無法成為一間和好團結的教會。其中亞波羅的跟隨者重視靈恩,稱他們自己是「屬靈的人」,所以保羅才寫下了很美的,至今仍撫慰人心的一篇愛的詩篇(林前13章4-8節) 。


哥林多的信徒,因有人娶了繼母而引來道德責難;也有信徒喜歡去法院訴訟;也有信徒(可能是外邦信徒) 喜歡去菜市場買已經祭拜過,但較便宜的食物;甚至也有信徒在聖餐或愛餐時醉酒;在此,保羅也寫下了聖餐的信仰意涵,就是紀念主的死及衪的復活。再來,最讓保羅痛心的是,有人批評他使徒的職分。哥林多後書12章4節說,保羅流著眼淚寫下一封嚴厲的信,交待提多帶去給哥林多的信徒。


55年,提多在馬其頓與保羅見面,也帶來好的消息,就是前在教會批評他的人已經悔改,而教會先前的狀況也有改善;就這樣保羅得到安慰,也寫下了後書,真正體會到在基督裡可以成為新創造的人,跟上帝和好也跟別人和好。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不再有種族偤太人與外邦人之分,性別男人與女人之分,及階級主人與奴隸之分,所有的人在基督裡都可以成為新造的人,與上帝和好。


更進一步,保羅說跟上帝和好後,我們每個人就有責任來成為一個和好的使者,來宣揚上帝與人和好的好消息;這樣就有可能消除種族、性別、階級的不公義所帶來的歧視。在上帝的世界,我們根據的不再是人的地位、人的膚色、生活方式或經濟收入,因為所有的人都是上帝救贖的兒女,不是我們要去征服的對象,不是我們輕視的對象。


在這裡,「和解」的希臘文katallasso就是通過結帳來恢復關係。上帝已經不算我們作為罪人的帳,衪的赦免是白白的恩典,使我們成為新造的人,也成為宣揚這個好消息的使者。我曾寫過一篇<1967年美國長老教會的信仰告白>,這個信仰告白就是以和解作為信仰的核心,特別明確講到美國種族及性別的問題,而且也是教會在現代社會無法逃避的責任。教會有責任成為和解的團體,特別在當時指出美國的種族和性別問題。普林斯頓神學院的女性神學家Letty Russell說這個信仰告白將女性的地位推了向前一步,雖然起草委員會的委員只有一位女性。這份信仰告白之後,美國長老教會內部也開始組織「黑人聯合會」。當時在10657間的教會中,黑人教會只有460間,而2百萬信徒中,黑人也只有8萬人。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說的和解是拯救性的和解,是在基督裡成為新創造的人,與上帝和好,也與別人和好。但是這個和好,更深層意義來看,也可以成就社會性的和解。在基督裡不再有種族、性別及階級之分。1963年,美國總統甘迺迪訪問柏林圍牆,發表了「我是一個柏林人」的演說,明言自由會遇到困難,民主也不一定完善,但是我們從未建造一座牆,將人民關在裡面,分開一個民族。這座牆直到1989年才被東西德的人民推倒,而推倒柏林圍牆的運動,想不到是從萊比錫一間聖尼古拉的教會,30人的和平祈禱會開始的。


今天我們看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中,俄羅斯人百分之75 信奉屬俄羅斯的東正教。俄羅斯東正教主教Kirill也為俄羅斯的戰爭辯護,他說普丁所做的,所發起的戰爭,是對西方價值觀一種合法的反抗。烏克蘭人也有百分之60 信奉東正教,其中一個是獨立的烏克蘭東正教,其主教Epiphanius也為烏克蘭的國土及士兵禱告,為保護他們這塊土地及所愛的人而戰,也願意為自由來犧牲自己,相信上帝的力量一定會勝過人類的卑鄙。


另一個東正教是屬於俄羅斯的東正教,其中38,000個教會中,有12,000個教會是在烏克蘭。今年3月初,我們看到俄羅斯東正教的一些神父開始聯合發表公開信,盼望結束戰爭。他們說想到以後我們俄羅斯及烏克蘭的後代,必須跨越鴻溝才能成為朋友,我們感到非常的難過,盼望再一次以尊重和愛對方來達成和解,來結束戰爭。這個公開信到2022年3月8日已有280名神父簽名,雖然280名在俄羅斯東正教的36,000神父中是少數,有的神父也因簽名而受到政府的壓迫。但想想推倒柏林的圍牆,不也是從30人的和平禱告會開始嗎?


最後,引用奧古斯丁在《懺悔錄》裡的一段話來作結束:「兄弟姐妹,在這個四旬節的聖日,你們中間不能有任何的分裂。也許你們開始在思想中對自己說,我想要和解,但是得罪我的弟兄,他並沒有想要和解。若是你已準備好要原諒他,就全心全意原諒他,如果你已準備要原諒,你就已經原諒。不過你仍然需要祈禱,祈禱那個人會來請求你的原諒,因為你知道他如果不這麼作是不對的。所以,為他禱告,你也對主禱告說我全心全意懇求主來赦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