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買麥比拉地埋葬撒拉—土地成為貫穿整本聖經的主題(motif)
創世紀23章,用整章紀載亞伯拉罕買麥比拉地埋葬撒拉的事。這是希伯來人首次在迦南地擁有土地。以後雅各也購地、千年之後大衛也購地,到了所羅門王蓋的耶路撒冷聖殿就在大衛購買的土地上。再過了約莫一千年,耶穌在這區域釘死十架、復活升天,從此普世基督徒都盼望新耶路撒冷的降臨。 土地成為貫穿整本聖經的主題(motif)之一,隨著時代的推演,”土地”這主題的一貫性得以用更豐富的面貌展延下去。聖經的簡單的一致性和多樣的豐富性,展示在從創世紀到啟示錄的文典之中。 創世紀23:1-20 1撒拉享壽一百二十七歲,這是撒拉一生的歲數。
幾點心得 1) 整個購地的過程是近東文化的呈現(在城門口有眾人見證)。作者用意是呈現亞伯拉罕後代擁有迦南地的合法性,不是靠武力取得,而是和平的購買來的。 類似這種購地的行為,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也做過: 雅各從巴旦.亞蘭回來的時候,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的示劍城,在城的對面支搭了帳棚。他支搭帳棚的那塊地,是他用一百塊銀子向示劍的父親哈抹的子孫買來的。(創33:18-19) 2)一千年後,大衛花了五百七十克銀子,買下一塊禾場和牛。相形之下亞伯拉罕用了四百塊(環球聖晶新譯本註明是四千五百克)銀子買麥比拉地,況且,一千年的物價波動當然是無法想像的巨大。 總之,亞伯拉罕適用天價購買的,這足以證明赫人以弗崙說要贈地給亞伯拉罕全是一種客套話,赫人以弗崙開出的天價證實從頭到尾都在恭維、說讓人舒服的話,真正目的是想獲取暴利。創世紀的敘事者很忠實而生動的記載整個交易的過程。聖經在文以載道之外,呈現出文學、文化、歷史背景的豐富底蘊。 大衛購地記載在歷代志上21:18-27, 18那一天,迦得來見大衛,對他說:“你上去,在耶布斯人亞勞拿的打禾場那裡,為耶和華立一座祭壇。” 摩利亞山綿延一千六百尺,居高臨下,是一塊足可以大興土木的理想地點,所以能夠賣得六百舍客勒金子。當大衛看見那塊禾場,察覺將整個山頂作宗教及政府辦公的用途是極有利的,於是想購下整塊地,作興建聖殿之用。 3) 幔利(就是希伯崙)東邊的的麥比拉田,以及田間的洞,就成為亞伯拉罕的私有墳地。亞伯拉罕家族的前幾位族長: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以及他們的妻子莎拉、麗百加、麗亞都埋葬在那洞裡。 撒拉去世時年127歲,在生的亞伯拉罕是137歲,以撒37歲。她死在希伯崙,本章記載亞伯拉罕買墳他埋葬妻子,這墳地日後也是亞伯拉罕、以撒、利百加、雅各和利亞的墳地。今日的希伯崙,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以色列總埋內塔尼亞胡在第一次擔任總理時,依以巴協議將希伯崙交給巴勒斯坦管治,令猶太人十分反感,導致他後來下台。希伯崙位於耶路撒冷和別示巴之間,東面是死海。麥比拉洞位於希伯崙西面山坡上,現在該處是一所清真寺,由穆斯林管理,不准基督徒進入。在1826年,英國王子得當時鄂圖曼帝國特許,入內參觀,見到不同大小房間,有亞伯拉罕、撒拉、以撒、利百加、雅各和利亞的墳墓。 從創世紀多處的記載,可見亞伯拉罕經常住紮在幔利這一帶,所以購買麥比拉洞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有地緣關係的;在這裡,地理的因素充分而具象的呈現在聖經文本之中。 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居住,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創13:18 (羅得和他的財物被當地土匪擄掠後)有一個逃出來的人告訴希伯來人亞伯蘭;亞伯蘭正住在亞摩利人幔利的橡樹那裡。幔利和以實各並亞乃都是弟兄,曾與亞伯蘭聯盟。創14:13 耶和華在幔利橡樹那裡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那時正熱,亞伯拉罕坐在帳棚門口,創18:1 他(亞伯拉罕)兩個兒子以撒、以實瑪利把他埋葬在麥比拉洞裡。這洞在幔利前、赫人瑣轄的兒子以弗崙的田中,創25:9 雅各來到他父親以撒那裡,到了基列亞巴的幔利,乃是亞伯拉罕和以撒寄居的地方;基列亞巴就是希伯崙。創35:27 就是在迦南地幔利前、麥比拉田間的洞;那洞和田是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崙買來為業,作墳地的。創49:30 把他(雅各)搬到迦南地,葬在幔利前、麥比拉田間的洞裡;那洞和田是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崙買來為業,作墳地的。創50:13 4)將先人埋在農田範圍內是近東民族的習俗,也是台灣早年常見的習俗。聖經中處處可見東方民族的習性。幔利橡樹是用植物作為地標也是古近東文學常用手法。 5)亞伯拉罕並親睹神的應許的實現,他是花天價買下一塊可容身之地。 創世紀12章,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土地和人民是國家成立的兩大要素。這兩者在亞伯拉罕在世時,都還差的很遠很遠。然而 亞伯拉罕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就得以作多國的父、正如先前所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他將近百歲的時候、雖然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經斷絕、他的信心還是不弱.並且仰望 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裏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裏得堅固、將榮耀歸給 神。且滿心相信、 神所應許的必能作成.所以這就算為他的義。【羅馬書4:18-22】
6)亞伯拉罕和我們—-保羅把信耶穌、因耶穌的寶血稱義,和亞伯拉罕對耶和華神的信心,連結在一起,展開很精采的論述。 承接羅馬書4:22,保羅繼續說;算為他義的這句話、不是單為他寫的、也是為我們將來得算為義之人寫的.就是我們這信 神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人。【羅馬書4:23-24】 換言之,創世紀出現亞伯拉罕這位人物,是為了我們預備的。是告訴我們,該用亞伯拉罕的信心來接受耶穌基督的救贖。 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因為成為後裔,也就承受產業了!【加拉太書.3:29】 這產業是因著基督耶穌而有的。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 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以弗所書 1:17-19 聖經真理漸進性的啟示,在保羅的筆下完整的揭露。原來,上帝藉著耶穌道成肉身救贖的計畫,隨著歷史的進展,完整的呈現在世人面前。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