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徒信經>:羅馬教會洗禮文本(1)—王崇堯

我們常常在主日禮拜中朗讀的<使徒信經>,是大多數教會的基本信仰告白。然而,不少信徒雖常朗誦此信經,卻不完全了解它其中所堅持的信仰;甚至對此信經中的某些信念不是覺得難以接受,就是無法全信。

因不了解<使徒信經>的歷史形成因素,我們今日的教會可能將<使徒信經>視為禮拜中一種習慣性的朗讀而已,難以跟我們今日的教會生活建立共同的信仰感受。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古時的<使徒信經>呢?又如何關聯於今日我們的信仰生活呢?


二世紀中葉逐漸形成的<使徒信經>,可能是源自羅馬教會受洗者的信仰準則,是向那些洗禮的人所提出的問題發展而來。
也許,在洗禮中主禮者會問道:「你相信上帝、全能的父、天地的創造者嗎?你相信耶穌基督,祂的獨生子,我們的主,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被埋葬,從死裡復活,現在坐在天父的右邊嗎?你相信聖靈、神聖的大公教會、聖徒相通、罪得赦免、身體復活、永生嗎?」而每個慕道者(如果是嬰兒,則由父母代替) 會回答說:「我相信」。

最後,主禮者說:「這是我們的信仰,這就是教會的信仰;我們很堅信地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承認這個信仰!」而所有人就回應:「阿們!」


有一說法是,這份古羅馬信經是從馬太福音 28章19節所說 「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的文本發展而來,由12使徒們共同寫成的。 在主後390 年米蘭主教會議的一封信中,由米蘭主教Ambrose寫給羅馬主教Siricius,曾說當時的一種信經是羅馬教會所擁有的,由12使徒中的每一位為信經中的12條各寫了一篇來形成的,讓信眾們相信這是使徒的象徵,而且此信經始終保存著完好無損。


第五世紀,在Rufinus of Aguileia的《使徒信經注釋》(Commentary on the Apostles’ Creed) 中這樣說道,正如信仰的祖先們所說,在主升天後,從天上有聖靈的火舌降在每一個使徒身上。因此,他們會說好多種語言,可說通行列國無阻。

於是,主命令他們分別到不同國家去宣揚上帝的道。臨別前,他們在聖靈充滿下寫了這短短的信仰槪要,宣告它是傳給歸信基督者的標準教導,以免他們分散各地後,所傳播基督的信息發生歧異。


我們知道初代教會及基督徒們所遇到的信仰問題不外是:「上帝的統一性」(三位一體)、「基督的統一性」(神性、人性)、「聖靈的統一性」(性質及表現)及「教會的統一性」(大公及地方)等信仰爭論!

英國聖經學者巴克萊(William Barclay)在《使徒信經面面觀》(The Plain Man Looks at the Apostles’ Creed,陳主顯牧師等譯) 一書,對此信經有一全面性的歷史詮釋,值得今日所有基督的信者好好細讀;至少幫助我們在禮拜中,知道以<使徒信經>告白信仰時是在表達什麼!及為何它仍是今日我們個人,及大多數教會的全體信仰。 而當我們在禮拜中告白<使徒信經>時,不就是將自己置身於這個普世教會的信仰傳統之中嗎!


巴克萊牧師談到在第三世紀前半的特土良(Tertullian)作品中,當他描述教會的基本信仰時說:當時的教會是相信獨一全能的上帝,世界的創造主;祂的兒子耶穌基督,從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彼拉多手下被釘十字架;第三天從死裡復活,被接回天上;如今坐在天父的右邊,將要來審判死人活人;衪仍然以肉身復活。

巴克萊牧師說這可能可以回溯到最早的一種信經 ,就是羅馬教會教導慕道者入教時的「洗禮信經」(baptismal creed) ;入教者在洗禮和領聖餐之前,要告白他/她們忠貞不渝的信仰。


<使徒信經>比 381 年通過的<尼西亞信經>雖然較短,然而它與<尼西亞信經>面對的「神學爭議」仍是大同小異,唯一不同的是<尼西亞信經>形成的歷史背景,是在基督教帝國強大的權勢下完成的。結構上,<尼西亞信經>已確立三位一體的信仰,也解決基督論中神性、人性的爭論。

由此來看,<使徒信經>一定早於<尼西亞信經>。我們知道在<使徒信經>中,雖然肯定了對聖父上帝、聖子上帝和聖靈上帝的信仰;但它並沒有明確提及耶穌或聖靈的神性。可見,初代教會的信仰是開放的,充滿著各種可能性的爭議。


古羅馬<使徒信經>文本,在4 世紀至 7 世紀中,仍是羅馬教會的洗禮文本。直到8世紀後期,在查理曼大帝的統治下,它才被5世紀中葉在高盧南部形成的「高盧」版本的<使徒信經>所取代,查理曼並將其強加於他的整個領土上,它也成為今日我們(受西方教會影響)所朗讀的<使徒信經>文本,包括天主教會、路德會、英國國教、長老會、衛理公會和公理會等等。

不過,東正教會並不使用此<使徒信經>,原因不是東正教會反對其中的任何信仰告白,而是在15世紀的佛羅倫斯會議(1431-1449)中,東正教會的代表們明確地反對將<使徒信經>歸於十二使徒的西方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