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聖經用「睡了」來形容基督徒的死亡?

在聖經中,用「睡了」來形容信徒的死亡,確實不是一種偶然的語言選擇,而是蘊含著神學上的盼望和信仰的眼光。讓我們從幾個面向來看這個詞的用法和背後的意義:


📖 一、聖經中「睡了」的用法

  1. 新約中的例子:

    • 耶穌提到拉撒路時說:

      「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約翰福音 11:11)

      門徒以為祂是指休息,但耶穌後來明講是「拉撒路死了」(11:14)。

    •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也說:

      「按聖經所說,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並且復活了;後來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林前15:3–6)

    • 帖撒羅尼迦前書中也說: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因為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們與耶穌一同帶來。」(帖前 4:13–14)


✨ 二、為什麼用「睡了」來形容死亡?

  1. 表達死亡的暫時性

    • 就像睡覺是一段暫時的安息,最終會醒來一樣,「死亡」對於信徒而言不是終點,而是一段等候復活的「睡眠」。

    • 對基督徒而言,死亡不是永別,而是進入與主同在、等待身體復活的狀態(參 林前15章)。

  2. 有復活的盼望

    • 基督徒相信身體會復活,像基督一樣從死裡復活(羅馬書 6:5)。

    • 因為有這樣的信心,「死亡」就不再是恐懼和終結的象徵,而是一種過渡、一個進入榮耀的門檻。

  3. 帶有安息與平安的意涵

    • 相較於其他文化中對死亡的描述(如冥界、地獄、輪迴等),聖經中的「睡了」給人一種平靜安穩的畫面,是進入神的安息與懷抱。


🕯️ 小結

睡了」這個詞,是信仰中的一種語言轉化——它幫助信徒用神的眼光看待死亡。不是絕望,而是充滿盼望;不是終結,而是等候榮耀的甦醒。


基要真理第9課 死亡與永生(魏連嶽教授)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