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希伯來聖經(MT)與七十士譯本(LXX)在新約中的使用,下面是一份完整的圖表與說明講義,可用於研經、神學教學或主日講道:
新約引用舊約的來源與差異對照表
主題:希伯來聖經(MT)與七十士譯本(LXX)在新約中的使用
一、背景導言
| 主題 | 說明 |
|---|---|
| 七十士譯本 (Septuagint, LXX) | 公元前3–2世紀於埃及亞歷山大由猶太學者翻譯的希伯來聖經希臘文版本。為散居猶太人使用的主要聖經。 |
| 馬所拉文本 (Masoretic Text, MT) | 以希伯來語保存的舊約標準文本,形成於主後6–10世紀,但根基於更早的希伯來傳統。 |
| 新約語言環境 | 新約作者大多生活在希臘化世界,以希臘文書寫,因此最自然的聖經來源是 LXX。 |
二、新約引用舊約的版本使用比例(約略統計)
| 類別 | 占比(約) | 特徵 |
|---|---|---|
| 引用七十士譯本 LXX | 約 70–80% | 引文字面對應希臘譯本;有時與希伯來文不同。 |
| 引用接近希伯來原文 (MT) | 約 10–20% | 特別見於馬太、約翰、啟示錄。 |
| 自由翻譯或改寫 (paraphrase) | 約 10% | 作者神學化或合併多處經文。 |
三、各新約書卷引用舊約的傾向總覽
| 新約書卷 | 引用版本傾向 | 特徵與例子 |
|---|---|---|
| 希伯來書 | 幾乎全採 LXX | 例:來10:5 引詩40:6(LXX「預備了身體」vs 希伯來文「開通耳朵」)。 |
| 路加福音 / 使徒行傳 | 幾乎全採 LXX | 例:徒2:17–21 引約珥書2:28–32 完全照 LXX。 |
| 保羅書信(羅、加) | 以 LXX 為主,但有修改 | 例:羅9–11章多處引用 LXX,偶爾改詞以配合神學論證。 |
| 馬太福音 | 約半數接近 MT | 例:太2:15 引何11:1;太1:23 引賽7:14,有希伯來原文痕跡。 |
| 馬可福音 | 以 LXX 為主 | 例:可7:6–7 引賽29:13。 |
| 約翰福音 | 多為自由再詮釋 | 例:約6:45 引賽54:13,重構為神學性的“教導”主題。 |
| 彼前、雅各書 | 以 LXX 為主 | 例:彼前2:6–10 引賽28:16、詩118:22(按LXX順序)。 |
| 啟示錄 | 接近希伯來文或亞蘭傳統 | 例:啟1:7 引亞12:10,與希伯來文本較近。 |
四、具體例子對照
| 新約經文 | 引用舊約經文 | LXX / MT 差異 | 新約引用依據 |
|---|---|---|---|
| 來10:5 vs 詩40:6 | LXX:「預備了身體」MT:「開通了耳朵」 | 意義不同:LXX 被作者用來論證「道成肉身」。 | 明確採 LXX |
| 羅3:12–18(多詩篇) | 詩5,10,14,36 等 | 句法完全對應 LXX | 採 LXX |
| 太2:15 vs 何11:1 | LXX 與 MT 幾乎相同 | 馬太以 typology 應驗式引用 | 近 MT,神學化使用 |
| 徒15:16–17 vs 摩9:11–12 | LXX:「使外邦人尋求主」MT:「使以東得地」 | 差異明顯,雅各引 LXX 以支持外邦人救恩 | 採 LXX |
| 啟1:7 vs 亞12:10 | LXX:「因他們戲弄我」MT:「他們要仰望我,就是他們所刺的」 | 啟示錄接近 MT | 接近希伯來文 |
五、神學觀察:為什麼新約偏向使用 LXX?
| 原因 | 說明 |
|---|---|
| 語言因素 | 新約用希臘文寫成,引用希臘譯本最自然。 |
| 傳播環境 | 散居猶太人與早期教會主要使用 LXX。 |
| 宣教目的 | LXX 使外邦世界能理解猶太經文。 |
| 神學應用 | 作者重視「應驗」與「屬靈詮釋」,而非字面一致。 |
| 耶穌的門徒背景 | 雖多為猶太人,但服事對象逐漸轉向講希臘語的世界。 |
六、新約對七十士譯本的再詮釋性使用
新約作者並非單純“抄錄” LXX,而是以**米德拉什式(midrashic)與預表式(typological)**方法重構經文意義:
| 新約作者 | 使用方式 | 例子 |
|---|---|---|
| 馬太 | Pesher(應驗式) | 太1:22–23「這一切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 |
| 保羅 | Halakhic Midrash(律法型詮釋) | 加3:6–14 以LXX經文串講論「因信稱義」。 |
| 希伯來書 | Homiletical Midrash(講章式) | 詩110:4、詩95:7–11 用於基督論與安息神學。 |
| 路加 / 使徒行傳 | Pesher 式講道 | 徒2章、徒13章彼得與保羅講章以LXX為主。 |
七、綜合總結
結論一句話:新約引用舊約的主要文本來源是七十士譯本(LXX),但部分書卷(如馬太、約翰、啟示錄)顯示對希伯來文(MT)或口傳傳統的熟悉。新約作者使用舊約的重點不在文字精確,而在於神學意義與基督的成全。
八、關鍵對照經文(可用於教學)
| 主題 | 舊約出處 | 新約引用 | 備註 |
|---|---|---|---|
| 道成肉身(希10:5) | 詩40:6 | 「預備了身體」vs「開通耳朵」 | LXX 改譯被新約採用 |
| 外邦救恩(徒15:16–17) | 摩9:11–12 | 「外邦人尋求主」vs「以東得地」 | LXX 擴展救恩意涵 |
| 彌賽亞受苦(賽53) | 原文接近一致 | 彼前2:24、徒8:32–33 | 以 LXX 為主,但保留原意 |
| 新約預言(耶31:31–34) | 幾乎一致 | 來8:8–12 | 作者引用 LXX 全段 |
九、教學/查經應用建議
觀察引文差異:比較 LXX 與 MT 的細節,能幫助理解新約神學角度。
探討詮釋意圖:問「作者為何選擇這一版本?」往往能揭示其神學中心。
看見基督的成全:LXX 的用字有時更容易突顯基督論(如「身體」、「道」、「光」等希臘語詞)。
十、結語經文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3:16)
— 不論是希伯來文的舊約,還是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都被神使用,成為新約啟示的基礎與應驗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