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的終末論—李麗娟 老師

275期中台院訊/《希伯來書》的終末論/李麗娟 老師


新約聖經中最神秘的一卷當屬《希伯來書》,書卷的作者、收信者以及收信群體所在的位置無法直接從該書卷得知。該書的希臘文、修辭學以及神學堪屬卓越之作,而近來的聖經研究大都同意,該卷的表達是口頭性質,是一篇傳給收信群體的講章,1 傳道者藉著講解來勸慰處在逼迫、受苦,甚至快要偏離真道的信徒群體

Lane 的研究提出,從該書的內容可知,收信者應是熟悉希羅文化、2參與在希羅會堂,也熟悉猶太經典的人,很可能是為躲避逼迫而從羅馬遷往近郊聚集的家教會。3


《希伯來書》整卷信息緊密聯繫,其中關乎基督論以及贖罪論的主題常在教義中被引用,不可忽略的是,傳道者對它們的論述為要帶進終末論的題旨。因此,這份神秘的書卷宛如神親自向當代和後世代信徒宣講的生活指南。


第一章,傳道者開宗明義陳述,基督在世上的事工是神向這末後世代「所說的話」,傳道者介紹基督:「神指定他承受萬有,並且藉著他創造了宇宙。他是神榮耀的光輝,是神本質的真像,用自己大能的話語掌管萬有;他完成了潔淨罪惡的事,就坐在高天至尊者的右邊。」4( 來 1:2b-3)

短短的 1-3節經文讓我們更明白較晚成書的《 約翰福音 》以「道」指稱基督,以及「……只有那位本身就是神,在父懷裡的獨一愛子,把神彰顯出來。」(約 1:18)的意義。基督是神自身的話語,是神向人說出的道,是啟示的主;基督是神,是創造、掌管、護理萬有的主,也是完成救贖的主。


傳道者以修辭學的方式將基督與天使對比,指出基督卓越於天使;也將基督與摩西對比 ,指出基督遠超過摩西 。如果我們同意以上 Lane 等所建議的收信群體之身分,則天使 5 和摩西在這個群體中是十分正面且高超的例子,傳道者以修辭學的對比手法凸顯,人子耶穌遠遠超越他們,因他也正是神子基督 。與人認同的耶穌愛世人 ,稱我們為弟兄姊妹,愛我們到底,竟願意為我們所有人經歷死亡(來 2:9)。


這位「萬物因他而有,藉他而造」的主,祂願意立在祂所造的、卻違背祂的人這一方,為所有人而死,祂的目的是「……要帶領許多兒子進入榮耀」(來 2:10a)。同為神子與人子的基督既是建造萬物者,也是忠心治理神的家者,在基督領眾多神的兒子們進入榮耀之過程,祂在建造、治理他們(來 3:6)。

信徒群體就是「神的家」,如同保羅稱信徒群體是神的殿(林前 3:16, 17;弗 2:19-22),希伯來書的傳道者以及保羅同樣說明,信徒群體立在神的建造工程當中。


三章七節開始直至四章十一節,傳道者兩次使用《詩篇》九十五篇七至十一節來論述「安息」( κατάπαυσις)。這一段關於「安息」的信息並非突然插入,「安息」在這段經文出現九次(3:11, 18; 4:1, 3, 4, 5, 8,11),顯出是傳道者的信息重點。它接續前面二章十節所說,萬物因祂、藉祂而造的基督為人受死、以救贖之工潔淨人的罪,為要帶領信祂的人進入榮耀,由此鼓勵信祂的人必須持守坦然無懼的信心和可誇的盼望,以能進入安息,進入榮耀。


但這確實也是信徒生命中極大的挑戰,尤其處在信仰與現實景況衝突、有極大張力的境遇。傳道者提醒,如果不堅定持守對神的信心,就會像《民數記》十三章、十四章所記,6 以色列人面臨即將進入迦南地的時刻,卻是不信、甚至要背叛 神 ,引致神的發怒 ,神因而判定他們:「 所以他們絕不可看見我起誓要賜給他們列祖的那片土地!」(民 14:23a)
傳道者引用大衛的詩對以色列在曠野四 十年的事件之詮釋, 一 方面在三章七至十九節警告信徒群體,當趁著還有「今天」,彼此互相勸勉,不要因眼前所看見的困難、當下所經歷的窄路而硬著心,引致背逆、偏離神,被神定為「絕不可進入我的安息」的人。


另一方面,同樣使用這段詩篇,傳道者在第四章解釋,「惟願你們今天聽祂的話」同時表示,把握「今天」聽神的話的人,可以進入神的安息。傳道者的心意更是願意以引用此經文為信徒帶來盼望。7 神厭惡那長久經歷神的恩典卻仍是迷誤、不信、不認識神道路的那一個世代,就再定一個日子,就是大衛在《詩篇》九十五篇所說,而現在是聖靈藉著傳道者所說的「今天」(來 4:7)。


從 上下文看來 ,《 希伯來書 》的傳道者對「 那一代」與「今天」所區別的不是舊約與新約,不是以色列人與基督徒,而是「信」與「不信」。「今天」是一個抉擇的時刻,堅定信神的人得以進入神的安息,不信的則無分。直到基督再來,「今天」的抉擇總是在終末世代的信徒生命中時時臨到。8


傳道者以進入神所定的「安息」來解釋前面二章十節所說的,基督要帶領許多兒子進入「榮耀」的意義。傳道者在四章四節提到,神在創造之工的第七天歇了 9 祂一切的工作,以此解釋「神的安息」;以及四章八節說到:「要知道,如果約書亞真的使他們得享安息,神後來就不會再提到另一個日子了。」

由這兩處得知,在三章和四章所提到的「安息」,有類比於以色列進迦南地的意義,如詩篇九十五篇直接就把「看見我起誓要賜給他們列祖的那片土地」詮釋為「進入我的安息」;但傳道者隨即指出,若只有這樣,在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迦南時,神所說的安息已經完成,就不會再藉著大衛的詩提起,「今日」仍是抉擇近入安息的機會。


傳道者以這段詩篇發出「警告」與「應許」的信息,接著在四章十二至十三節斷言,神的話是兩刃的利劍,雙邊都是鋒利、都可以確實有效地剖開,連隱藏在最深處的心思意念都會被顯明。10 聖靈藉傳道者以神的話提出警告,同時也詮釋出應許的盼望,讓信徒的心思意念在聽道時被神的話赤露敞開,要立時真實地回應神,做出抉擇。


Koester 指出,舊約中理解「安息」的意 義 為:(1) 指 迦 南 地;(2) 指 至 聖 所;(3)指安息日。這三方面《希伯來書》的傳道者都使用,但有進一步的理解:(1) 類比以色列人進入迦南暫得安息,信神的人得到神的安息最終應驗在屬天的國(來 12:22-24);(2) 信神的人得到神的安息是藉由基督的贖罪之路,進入屬天的至聖所(來 10:19-20);(3) 神的安息日是在創造之工後(創 2:2),神賜給人的安息日是在六日勞碌做工之後,是在以色列人從為奴之地得救贖之 時( 申5:12-15), 以及與贖罪日相連( 利 16:2-31),而傳道者在二章十至十八節中,以基督的救贖之工相連於論信徒得應許進入屬神的安息。11 Mitchell 則闡釋,傳道者論「安息」的終末論意義,不再是指地方,而是指所處的狀態,是基督徒生命路程的終末目標。12


值得留意的是,「要知道,我們這些信了的人才可以進入那安息。」(來 4:3a)這裡的「進入」(εἰσερχόμεθα ) 傳道者以現在式表達,而《詩篇》九十五篇十一節在《七十士 譯 本 》「 進 入 」(εἰσελεύσονται) 則是未來式,由此傳遞終末信息:神所應許「祂的安息」,現在、今日、這世代在基督的救贖中, 信的人就進入 了,13 而同時也持著盼望,向著未來不震動的國的安息而行


四章九至十節:「這樣看來,仍會有一個『安息日』的安息留給神的子民。這是因為,那進入神安息的人,就歇了自己的工作,好像神歇了自己的工作一樣。」說明,神在創造之工完成後的安息,是所有神的子民得安息的原型。14 回 到 創 造 記事來理解「 神的安息 」,Hughes 解釋,神並不需要休息,「歇了」指神停止祂創造之工,但祂仍繼續進行護理之工,如基督所說:「直到現在,我父都在工作 ,我也在工作 。」( 約 5 : 1 7 )「神的安息 」

是神對祂的創造之工的喜悅、滿意,是整個創造之工的完全;然而這個「安息」的原型在人墮落之後,人已失去,在基督裡才得以恢復,而到基督再來之時將極致完成。15 由此可以理解,傳道者在十一章所列出的這些信心的 古 人 ,「 … … 卻還沒有得到神所應許的 」(來 11:39b)所論「神所應許的」就是指進入祂的安息,也即是二章十節,基督要帶領神所有的兒子進入榮耀的應許,是給信靠耶和華以及信靠基督的兒女。

《希伯來書》傳道者「已然、未然」的終末論救恩觀 16 讓我們確信,在基督裡此時即可經歷,在每日的作息中,我們隨時可以因信靠神而把握自己的生命是「好、甚好、喜悅、滿意」,那是在神手中的「安息」。
基督再來之時,因「那位使人成聖的,和那些得以成聖的, 同是出於一個源頭 」( 來2:11),要引領所有神的兒女歸回源頭,即是神自身,分享神的榮耀以及祂終極圓滿的安息。這是聖靈藉著傳道者啟示給行走天路者的生命藍圖。


1,Graeth Lee Cockerill,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 W. B. Eerdmans, 11.
2,Luke Timothy Johnson 也指出,《希伯來書》作者善用隱喻 (metaphor)、優雅的希臘文、高超的修辭手法以及反應出一些特別的希羅文化價值,
如榮譽 (honor) 與羞辱 (shame)、完全/成熟、真實和影子等,明顯是受希羅文化所影響。見 Luke Timothy Johnson,Hebrews: A Commentary ,
John Knox, 15-21.
3,William L. Lane, Hebrews 1-8 , WBC, liii-lv.
4,文中使用經文均出自《環球聖經譯本》。
5,《歌羅西書》二章十八節提到當時的文化中有敬拜天使之事。

6,Craig R. Koester, Hebrews , Yale University, 262.
7,William L. Lane, Hebrews 1-8 , 99.
8,Craig R. Koester, Hebrews , 271.
9,《創世記》二章二節後半:「第七天,他歇了一切造物的工作。」以及三節後半:「因為神在這天歇了一切創造的工作。」《七十士譯本》將「歇了」譯為動詞 κατέπαυσεν,《詩篇》九十五篇十一節後半:「他們絕不可進入我的安息!」《七十士譯本》的「安息」譯文為名詞 κατάπαυσίν。《希伯來書》作者如大部分的新約作者,使用的引句出自《七十士譯本》。
10,Craig R. Koester, Hebrews, 275.11.
11,Craig R. Koester, Hebrews , 257-258.
12,Alan C. Mitchell, Sacra Pagina:Hebrews , Liturgical, 88-89.
13,參 William L. Lane, Hebrews 1-8 , 99.
14,參 William L. Lane, Hebrews 1-8 , 100.
15,R. Kent Hughes, Genesis , Crossway, 42-43.
16,參 Ben Witherington III, Letters and Homilies for Jewish Christians: A Socio-Rhetorical Commentary on Hebrews, James and Jude , IVP Academic, 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