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後書 4:14:「銅匠亞歷山大多方害我,主必照他所行的報應他。」(希臘文: Ἀλέξανδρος ὁ χαλκεὺς πολλά μοι κακὰ ἐνεδείξατο· ἀποδώσει αὐτῷ ὁ κύριος κατὰ τὰ ἔργα αὐτοῦ)
要明白「多方害我」的意思,我們可以從原文、語法與背景三個層面來看。
一、原文詞義分析
| 關鍵詞 | 希臘文 | 詞義說明 |
|---|---|---|
| 銅匠 | χαλκεύς (chalkeus) | 「鍛造銅鐵的人」──即金屬工匠。古代常指製作偶像或軍械者(參賽45:9;徒19:24)。 |
| 多方害我 | πολλά μοι κακὰ ἐνεδείξατο (polla moi kaka enedeixato) | 直譯:「他對我顯出了許多惡事」。動詞 ἐνδείκνυμι 有「表現出、顯明出」之意。這句不是說「說壞話」,而是「以行動表現敵意」。 |
因此,「多方害我」的意思是:「亞歷山大以各種方式對我造成嚴重的傷害/敵對行動。」這種傷害可能包括誣告、攔阻事工、公開攻擊等。
二、可能的歷史背景與人物辨識
新約中出現過幾位「亞歷山大」:
徒19:33——以弗所的亞歷山大,被群眾推到前面,要為猶太人辯解。
提前1:20——「許米乃和亞歷山大」,保羅說已把他們交給撒但。
提後4:14——銅匠亞歷山大,多方害我。
許多學者(如I. Howard Marshall, William Mounce)認為 提後4章的亞歷山大極可能與提前1:20的同一人:他原是以弗所教會的成員;後來因傳錯誤教導(異端)而被革除會籍;之後懷恨在心,在保羅受審時誣告他。
提後4:16–17 接著說:「我初次申訴,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我……主卻站在我旁邊,給我力量。」 很可能這位「銅匠亞歷山大」是在保羅第二次被囚羅馬時,在法庭上作不利見證或誣控保羅的人。
三、神學與語氣分析
保羅並沒有呼求報復;他只是宣告:「主必照他所行的報應他」。這句話語氣上呼應 詩篇28:4:「耶和華要照他們所作的,照他們所行的惡報應他們。」也與 羅馬書12:19 一致:「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因此:「多方害我」=他對保羅造成極大的實際傷害;「主必報應」=保羅把公義交託給神,而非心懷怨恨。
四、「多方害我」的具體含意可能包括:
| 可能形式 | 經文依據或推測 | 含義 |
|---|---|---|
| 誣告保羅於法庭前 | 提後4:16 暗示保羅的「申訴」階段 | 在審判時作惡意證言 |
| 攻擊保羅的教導 | 提前1:20 提及他與異端有關 | 散播錯誤教義、破壞教會 |
| 阻撓事工 | 「多方」暗示持續行動 | 在以弗所或羅馬影響信徒,使人離棄保羅 |
| 個人敵對 | 「對我」表明針對保羅本人 | 可能侮辱、誣衊或散播謠言 |
五、屬靈與牧養意義
忠僕在事奉中難免受惡人加害。保羅提醒提摩太要警惕(提後4:15:「你也要防備他,因為他極力反對我們的話。」)。
真信徒的防衛之道是交託給主。保羅不求報復,而是把審判交給神的公義。
服事者的品格在逼迫中被煉淨。「多方害」卻仍堅守信仰,正顯出保羅在提後4章所說的:「那美好的仗我已打過了。」
六、翻譯比較與語感補充
| 聖經譯本 | 翻譯 | 語感 |
|---|---|---|
| 和合本 | 多方害我 | 強調「多重手段」的傷害 |
| 現代中文譯本 | 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 直譯語感,更生活化 |
| 新譯本 | 對我多方作惡 | 強調「敵對性行動」 |
| 英文ESV | did me great harm | 「造成嚴重損害」 |
| 希臘直譯 | showed me many evils | 「顯出許多惡行對我」 |
七、小結
「多方害我」(πολλά μοι κακὰ ἐνεδείξατο)可譯為:「他以各種方式對我施加許多惡事、造成極大損害。」這不是單一事件,而是持續的敵對行動,可能包括誣告、挑撥、毀謗、阻撓事工等。保羅並非求報復,而是把審判交給神:「主必照他所行的報應他。」──這是信徒在逼迫中對公義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