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前書〉VS〈提多書〉

保羅書信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提摩太前書〉與〈提多書〉之間的高度相似性。學者常稱提多書為 「小提摩太前書」The Little 1 Timothy),因為它在語言、結構、主題與目的上都與提前極為接近。

下面我將從四個層面來比較二書: 作者與背景、 結構與內容比較、 主題與神學重點、 學術觀點與神學意義


一、作者與背景比較

項目提摩太前書提多書
作者保羅(傳統觀點),多數學者視為保羅書信群中的「牧養書信」之一保羅(傳統觀點),與提前、提後合稱「牧養書信」
收信人提摩太(駐守以弗所)提多(駐守克里特)
寫作地點/時間傳統上認為是保羅第一次羅馬監禁之後(約主後63–65年)約同一時期,略後於提前
目的指導提摩太如何治理教會、對抗異端、建立長老與執事制度指導提多在克里特設立長老、抵擋假教師、教導敬虔生活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指出:三卷牧養書信顯示出保羅晩年的教會體制成熟階段,信仰從宣講型轉入教導型(Carson & Moo, p. 555–560)。換言之,〈提多書〉可視為〈提前〉的濃縮版與地域變奏版


二、內容與結構比較

主題區塊提前內容提多內容比較分析
開頭問安1:1–21:1–4幾乎相同的保羅自我介紹與恩典平安祝福
論異端與純正教訓1:3–11, 4:1–5, 6:3–101:10–16, 3:9–11都提到「虛妄言語」、「猶太式傳說」、「假教師」
教會領袖資格3:1–13(監督與執事)1:5–9(監督)幾乎逐句平行,提多書較簡化
教導不同群體的行為準則5:1–6:2(寡婦、長者、僕人等)2:1–10(老年人、青年、僕人等)類似的牧養指引,提多書篇幅更短、更集中
敬虔與恩典的教義核心3:16(敬虔的奧秘頌)2:11–14; 3:4–7(恩典與救贖頌)兩書都以詩體段落總結福音核心(可能是早期信仰告白)
結語與問安6:20–213:12–15格式一致,含有實際行動指示

結構上,提多書幾乎每一段主題都能在提前找到對應段落但提多書以「教會秩序與敬虔生活」為核心,更簡潔實用,沒有提到女性領袖與寡婦問題(這是以弗所教會特有情境)。


三、主題與神學重點比較

主題提摩太前書提多書比較重點
真道與異端對比對抗「好辯的教師」與「假敬虔」對抗「猶太神話」與「好爭論者」提多更聚焦猶太背景異端
教會領導與秩序強調監督、執事、禱告秩序強調設立長老結構相似但範圍不同
敬虔生活(εὐσέβεια)出現8次,是全書核心詞強調「善行」(ἔργα ἀγαθά)出現6次提多書的主題詞由「敬虔」轉為「善行」
救恩與恩典神學3:16「敬虔的奧秘」強調道成肉身2:11–14「神救眾人的恩」強調恩典的教育功能提多書更具「倫理性恩典」觀
教義與行為的平衡信仰正統與道德純潔並重教義與行為密切結合(3:8)提多書更強調行動的信仰
牧者的角色教導、管理、為人榜樣教導、勸戒、行善相似但提多書更強調「公共見證」

因此可以說:提摩太前書是「教會內部秩序的牧養手冊」,提多書是「教會外部見證的生活手冊」。


四、學術觀點與神學意義

相似性的文學意義

多數學者(如 Hollada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p. 482)認為:提多書可能寫於與提前相近的時期,甚至由同一編輯手在保羅口述後完成;二書反映出相似的牧養狀況:異端挑戰(特別是早期諾斯底與猶太化傾向);教會領導制度的建立;信仰生活化的教導。

「小提摩太前書」的稱號由來

因為提多書在篇幅上只有提前的約三分之一,但涵蓋相同主題:「提多書可視為提前的摘要本、行動手冊版。」
(D. Guthrie, The Pastoral Epistles, Tyndale Series)

神學意涵

福音與生活的統合:兩書皆強調「信仰必須化為行動」。教會領袖的道德品質:保羅更關心「生命」而非「職位」。恩典教育的功能:提多書 2:11–12 是全牧養書信的神學高峰,宣告恩典使人「除去不敬虔,活出敬虔」。


五、總結

面向提摩太前書提多書整合評語
篇幅6章3章提多書是簡短版
重點教會秩序與真道善行與福音見證提前聚焦內部治理,提多聚焦外部見證
語氣教牧性、制度性行動性、勸勉性提前偏向組織,提多偏向倫理
文學關係原型濃縮版故稱「小提摩太前書」

神學反思:

保羅在臨終前這三卷「牧養書信」中(提前、提後、提多),讓我們看到:信仰要有教義的根(提摩太前書),要有堅忍的心(提摩太後書),也要有善行的果(提多書)。者合起來構成一幅完整的牧養圖像:「教會內有真道的根基,教會外有善行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