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裡的確有一些地方帶著「懷舊、感嘆、傷感」的語氣,例如:
- 傳道書
- 整卷書不斷以「虛空的虛空」來表達對人生短暫的感慨(如傳 1:2;12:1-8),尤其在談到青春、衰老、死亡時,極具憂傷與嘆息。
- 學者指出,《傳道書》特別接近近東「哀歌」文學,帶有哲學式的感嘆 。
- 詩篇中的哀歌與懷舊
- 詩篇 39:4-6:「求你叫我曉得我身之終…我一生不過手掌寬…」
- 詩篇 137:1-4(巴比倫河邊的哀歌)強烈表達對錫安的懷念與無奈的鄉愁。
- 這些詩篇被認為是以色列人集體哀傷、懷舊的重要見證。
- 耶利米哀歌
- 對耶路撒冷淪陷的感傷,既是哀痛也是懷舊的表達(哀歌 1:1-4)。
- 學者 Brueggemann 指出,這是一種「公共哀傷」,將民族創傷與神學反思結合。
- 先知書中的嘆息
- 以賽亞 40:6-8:「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草必枯乾,花必凋殘。」
- 約伯記中也充滿對人生短暫與苦難的嘆息(約伯記 14:1-2)。
神學背景
- 學者指出,聖經之所以少見「單純的懷舊或憂傷」,是因為它大多將感慨引向「盼望、救贖、與神的永恆計劃」,所以不像希臘悲劇或中國詩詞那樣停留在「感傷」。
- 但這些「懷舊與嘆息」經文,正好顯示了人類生命的有限與脆弱,為神的應許和救恩鋪路。
總結:
除了詩篇 90:10 的「我們便如飛而去」,你可以特別參考 傳道書、詩篇的哀歌(如詩 39、137)、耶利米哀歌、以及約伯記。這些都是聖經裡極為接近「懷舊、感嘆、傷感」的經文與文學體裁。
要不要我幫你整理一份「聖經十大最具懷舊感嘆意味的經文清單」?這樣你在帶查經或靈修時,可以更快抓到相關經文脈絡。
聖經十大懷舊感嘆經文
- 詩篇 90:10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然而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 人生短暫、如飛而逝的感嘆。 - 傳道書 1:2
「虛空的虛空,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 對世間一切勞碌和追求的空虛感。 - 傳道書 12:1-2, 7
「你趁著年幼…當記念造你的主…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
→ 對青春流逝、生命走向死亡的深刻感嘆。 - 詩篇 39:4-6
「耶和華啊,求你叫我曉得我身之終…我一生不過手掌寬…人實在不過全然是虛幻。」
→ 自覺生命短促、如影如幻。 - 約伯記 14:1-2
「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出來如花,又被割下;飛去如影,不能存留。」
→ 對人生命脆弱的詩性嘆息。 - 以賽亞書 40:6-8
「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殘…」
→ 大自然的凋零映照人類生命的短暫。 - 耶利米哀歌 1:1-2
「先前滿有人民的城,現在何竟獨坐!先前在列國中為大的,如今竟成了寡婦!」
→ 對耶路撒冷失落的傷感回憶。 - 詩篇 137:1-4
「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
→ 對故鄉錫安的懷念與鄉愁。 - 詩篇 42:4
「我從前與眾人同往,用歡呼稱讚的聲音領他們到神的殿裡…我追想這些事,就倒出心中如水。」
→ 對過往敬拜歡樂時光的懷念。 - 撒母耳記下 18:33(大衛哀哭押沙龍)
「王就心裡傷痛,上城門樓去哀哭…我兒押沙龍啊!我兒,我兒押沙龍啊!」
→ 父親對失子無比深沉的痛哭。
小結
這些經文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們沒有立刻轉向「勝利的凱歌」,而是真實保留了人心的 懷舊、感嘆、傷感。
它們讓我們看見:聖經的信仰不是忽視人類的脆弱,而是 允許哀嘆,然後把它帶到神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