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的抹大拉馬利亞事蹟
耶穌醫治她—她因被耶穌釋放,成為忠心的跟隨者。
- 路 8:2:「有被惡鬼所附、又患病得醫治的幾個婦女:那稱為抹大拉的馬利亞,曾有七個鬼從她身上趕出來。」
成為耶穌的支持者—她不是被動的旁觀者,而是積極的支持者。
- 路 8:2–3:她與其他婦女「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
十字架下的見證人
- 太 27:55–56;可 15:40;約 19:25:當大部分門徒逃跑時,她卻站在十字架下,親眼見證耶穌的受難。
安葬的見證人
- 太 27:61;可 15:47:她和「另一個馬利亞」一起看著耶穌的身體被安放在墳墓裡。
最早見證復活—-因此她被後世稱為 「使徒的使徒」(apostola apostolorum)。
- 太 28:1–10;可 16:1–8;路 24:1–10;約 20:1–18
- 她在安息日清晨到墳墓,發現石頭已被挪開。
- 在 約翰福音 20:11–18,耶穌親自向她顯現,並差派她向門徒宣告復活。
因此她被後世稱為 「使徒的使徒」(apostola apostolorum)。
後世誤解與澄清
- 中世紀以來,抹大拉的馬利亞常被錯誤地與「路加福音 7:36–50 的無名罪婦」或「馬大與馬利亞的馬利亞」混為一談,被描繪成悔改的妓女。
- 但聖經沒有任何地方說她是妓女。
- 聖經唯一明確的描述是:她曾被七個鬼附身,被耶穌釋放後成為忠心的門徒與復活的首位見證人。
神學與屬靈意義
- 抹大拉的馬利亞見證了 耶穌的大能(醫治、釋放)。
- 她顯出 忠心的愛(十字架下不離不棄)。
- 她成為 復活的第一見證人(女性成為關鍵的信仰見證人,打破當時猶太社會女性見證不被重視的限制)。
抹大拉的馬利亞事蹟與經文表
事蹟 | 經文 | 說明 |
---|---|---|
被耶穌釋放 | 路 8:2 | 她曾被七個鬼附身,耶穌醫治了她。 |
支持耶穌事工 | 路 8:2–3 | 與其他婦女用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 |
見證十字架 | 太 27:55–56;可 15:40;約 19:25 | 與其他婦女一同站在十字架下,親眼見證耶穌受難。 |
見證安葬 | 太 27:61;可 15:47 | 與「另一個馬利亞」一起觀看耶穌的埋葬。 |
清晨探墓 | 太 28:1;可 16:1;路 24:1–10;約 20:1 | 她清早去到墳墓,發現空墓。 |
復活顯現 | 約 20:11–18 | 她在墳墓外哭泣時,耶穌向她顯現,並差派她告訴門徒「我已經復活」。 |
「使徒的使徒」 | (教會傳統) | 因她是第一位見證並宣告復活的信徒,被稱為「使徒的使徒」。 |
屬靈重點:
- 她象徵從「被捆綁 → 得釋放 → 成為見證人」的信仰旅程。
- 她的忠心與愛使她在十字架與復活中都在場,是耶穌復活最早的宣告者。
抹大拉的馬利亞平行對照表
事件 | 馬太福音 | 馬可福音 | 路加福音 | 約翰福音 |
---|---|---|---|---|
被耶穌醫治 | — | — | 路 8:2(七鬼被趕出) | — |
跟隨、支持耶穌 | — | — | 路 8:2–3(用財物供應) | — |
在十字架下 | 太 27:55–56(與其他婦女) | 可 15:40 | — | 約 19:25(與母親馬利亞同在) |
觀看安葬 | 太 27:61 | 可 15:47 | — | — |
清晨探墓 | 太 28:1(與另一個馬利亞) | 可 16:1(與另一個馬利亞、撒羅米) | 路 24:1–10(與婦女群體) | 約 20:1(單獨) |
遇見天使/復活消息 | 太 28:5–7(天使報告) | 可 16:5–7(天使報告) | 路 24:4–7(天使報告) | 約 20:11–13(天使顯現) |
遇見復活的耶穌 | 太 28:9–10(與另一個馬利亞) | 可 16:9(特別提到先顯給她) | —(婦女群體) | 約 20:14–18(耶穌呼她名字「馬利亞」) |
成為復活的使者 | 太 28:10(去告訴門徒) | 可 16:10(告訴門徒,但他們不信) | 路 24:10(與眾婦女告訴使徒) | 約 20:18(「我已經看見主!」) |
重點觀察
- 路加福音 強調她被耶穌醫治與供應的角色。
- 馬太、馬可 強調她在十字架、安葬、復活場景中的見證。
- 約翰福音 特別親密,記載耶穌復活後 單獨向她顯現,並呼喚她的名字。
- 她在四福音中 唯一共同的角色:耶穌復活的 最早見證人與使者。
抹大拉的馬利亞信仰旅程(時間線)
被鬼附身 → 被耶穌醫治 → 忠心跟隨並支持耶穌 →
在十字架下見證 → 觀看安葬 →
清晨探墓 → 遇見天使 → 遇見復活的耶穌 →
成為復活的首位見證人與使者
分階段解說
釋放與醫治(路 8:2)
- 她曾被七個鬼附身,耶穌醫治她 → 她生命的翻轉起點。
忠心跟隨(路 8:2–3)
- 與其他婦女用財物支持耶穌事工 → 她不是邊緣人,而是主的同工。
十字架下的見證(太 27:55–56;可 15:40;約 19:25)
- 當許多門徒逃離時,她卻站立在十字架下 → 忠心不變。
觀看安葬(太 27:61;可 15:47)
- 她確知耶穌被葬在哪裡 → 奠定後來「空墓見證」的真實性。
清晨探墓(太 28:1;可 16:1;路 24:1;約 20:1)
- 帶著愛與敬虔,最早去看耶穌 → 成為復活的第一見證人。
遇見天使與復活的主(約 20:11–18)
- 耶穌親自呼她名字「馬利亞!」 → 表現主與她的親密關係。
成為復活的使者(約 20:18)
- 她向門徒宣告:「我已經看見主!」 → 被稱為 「使徒的使徒」。
屬靈啟示
- 得釋放 → 成為見證人:提醒信徒,神拯救我們不是結束,而是差派我們去見證祂。
- 女性的角色:在一個女性見證不被重視的時代,神卻揀選她作最早的復活見證人 → 突顯福音超越文化界限。
- 愛與忠心:她的愛使她不離不棄,她的忠心讓她得到復活的榮耀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