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記》與「厚道」這個品格特質有深刻的關聯,甚至可以說,整卷書就是在透過人物的行動展示何為「厚道」(善良、誠實、有忠信、仁慈的行為)。
一、什麼是「厚道」?
「厚道」在中文中是一種含義深厚的道德特質,通常指的是待人寬厚、誠實、仁慈、不計較個人得失,甚至有一種「忠厚而不圖報」的精神。在聖經中,這種特質常與「仁慈」(חֶסֶד, ḥesed)、「良善」(טוֹב, tov)、「誠實」(אֱמֶת, emet)等詞彙相連。
二、路得記的核心:厚道的見證
1. 拿俄米(Naomi)
她雖然在苦難中埋怨神,但仍對媳婦路得與俄珥巴懷有愛與體諒。她釋放她們去尋找新的生活,這是出於她對她們的厚道。這是反映一種不自私的愛。
2. 路得(Ruth)
路得對拿俄米展現出極大的忠誠與仁慈,她說:「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路得記1:16)。她沒有選擇回摩押本族本鄉,卻選擇留在一個她本不屬於的民族中照顧婆婆,這是極有重量的「厚道」行為。
路得在田間拾取麥穗,表現出謙卑、勤奮與尊重當地習俗(路得記2:7),也體現出對神律法的尊重與對人的厚道。
3. 波阿斯(Boaz)
他對外邦女子路得施行仁慈(ḥesed),特別在路得記2章與3章中,波阿斯對路得的尊重、供應與保護,遠超出律法要求的程度。他稱路得為「賢德的女子」(路得記3:11),並願意承擔「至近親屬」的責任(go’el, 贖回者),顯出他在道德與律法上的忠誠與仁義。
值得注意的是,《路得記》中的「厚道」常與敬畏神、遵守律法、愛人如己緊緊相連,這不是情感式的善良,而是立約精神(covenant faithfulness)的具體展現。
三、神學與倫理的反思
- ḥesed(仁慈/信實之愛)是核心主題:
路得記是一部描寫人與人之間「ḥesed」的經典文本。這不是抽象的神學,而是具體表現在生活選擇與行動中的道德實踐。 - 厚道是立約生活的果實:
無論是路得的忠誠、波阿斯的正義,還是拿俄米的無私,他們都不是在掌權或得利之時展現「厚道」,而是在貧乏、苦難與孤立中選擇忠誠於人與神,這正體現聖約的精神。 - 厚道可成為救贖計畫的一部分:
路得後來成為大衛的曾祖母,也因此進入彌賽亞的族譜(馬太福音1章)。厚道的行動,不只是道德模範,更是神拯救計畫中的一環。
小結
《路得記》不單是描述「厚道」,它是一本用敘事說明厚道如何具體活出的聖經書卷。它告訴我們:在黑暗時代(士師時期),一點點的厚道,可以點亮希望,預備救恩的道路。這提醒我們,在任何處境中,活出「厚道」就是活出神的心意與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