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言法」(hendiadys)

愛亦可以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聖靈內住。「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拉太書5章22-23節)

中文聖經會讓人誤以為聖靈的果子有九顆,但希臘文聖靈的果子(καρπὸς)是單數,只有一顆,那就是「仁愛」!這是希臘文的「重言法」(hendiadys),後面八個詞都在形容什麼是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是愛的實際表現。

「重言法」(hendiadys)是一個語言與修辭學上的概念,這在聖經語言學中特別重要,尤其是理解原文希伯來文與希臘文的表達方式時。

一、什麼是「重言法」(Hendiadys)?

Hendiadys 是拉丁文 “hen dia dyoin”(源自希臘文 ἓν διὰ δυοῖν)的音譯,意思是「用兩個詞來表達一個意思」(“one through two”)。

換句話說:
它是一種修辭技巧,使用兩個並列的名詞(或形容詞)來表達一個單一的觀念或更強調的概念。原本可以用一個名詞加上修飾語(形容詞或副詞)來表達的內容,在這裡則變成兩個並列的詞。


二、例子說明:

英文常見例子:

  • 「sound and fury」其實就是「furious sound」(憤怒的聲音)。
  • 「nice and warm」實際上就是「nicely warm」(很舒服地溫暖)。

聖經中的例子:

  1. 創世記 1:2 — 「空虛混沌」(Hebrew: tohu wa-bohu
    並不是兩個不同的狀態,而是一種「徹底混亂荒涼」的單一狀態的強調說法。
  2. 加拉太書 5:22-23(你提到的):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 在希臘文中,「果子」(καρπὸς, karpos)是單數,而後面跟著的九項美德是這顆「果子」的特質或表現。因此,有些學者(如 Gordon Fee)認為這裡可以被視為一種 hendiadys,或更廣義的「整體加細節」描述法。 有人進一步認為:「仁愛」(ἀγάπη, agapē)是那個「果子」的核心,而其餘八項是愛的具體表現形式 —— 這種解釋就類似於將這段經文視為重言法的運用。

三、在聖經解經上的重要性:

了解這個修辭方法有助於我們:

  • 更準確地理解聖經的原意與語氣;
  • 避免誤將並列詞語視為獨立概念,而忽略了其合一性;
  • 把握原文所強調的重點或情感色彩。

四、你提到的加拉太書5:22-23的應用:

“καρπὸς τοῦ πνεύματος ἐστιν ἀγάπη, χαρὰ, εἰρήνη…”

這裡的「καρπὸς」(果子)是單數,而不是「καρποί」(複數)。這表示聖靈的果子不是九種獨立的果子,而是一個果子的九種特徵。根據重言法的理解,有的解經者主張「愛」是這果子的本質,其餘是「愛的展現」。

這樣的解讀也與 哥林多前書13章 的「愛的真諦」互相呼應,強調基督徒生命的中心是「愛」(ἀγάπη)。


結語:

「重言法」(hendiadys)提醒我們,不要把經文中並列的詞語都當作互不相關的獨立項目,而應尋找它們背後的合一意義與修辭設計。特別在加拉太書這處經文中,它幫助我們更聚焦於聖靈工作的中心價值:「愛」。

聖經中「重言法」(Hendiadys),來自舊約希伯來文與新約希臘文的例子


一、舊約中的重言法(希伯來文)

1. 創世記 1:2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原文: tohu wa-bohu (תֹהוּ וָבֹהוּ)

  • 解釋: 這不是兩個獨立的狀態,而是一個強烈修辭:「極其荒涼、混亂」。
  • 釋經意義: 這形容受造世界起初的「未秩序狀態」(chaos),強調創造前的無序與黑暗,是神創造秩序之工的起點。

2. 詩篇 18:2

「耶和華是我的磐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原文中的三重並列:磐石(צוּר)、山寨(מְצוּדָה)、拯救者(מְפַלְטִי)

  • 解釋: 並非三個不同角色,而是一位可倚靠、拯救的神之重複描寫。
  • 釋經意義: 這樣的語言讓讀者在情感上感受到極大的安全與信任,是詩人向神發出讚美與信靠的修辭增強。

3. 詩篇 51:17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原文:“רוּחַ נִשְׁבָּרָה” + “לֵב נִשְׁבָּר וְנִדְכֶּה”

  • 解釋:「憂傷的靈」與「憂傷痛悔的心」是一種並行表達,用兩個類似但不同的說法強調「真實懊悔」的心態。
  • 釋經意義: 展現詩人對神的認罪是真誠且深刻的,這兩個短語加強了悔改的情感張力。

二、新約中的重言法(希臘文)

1. 加拉太書 5:22-23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原文: ὁ δὲ καρπὸς τοῦ πνεύματος ἐστὶν ἀγάπη, χαρὰ, εἰρήνη…

  • 解釋:「果子」是單數(καρπός),但後面列舉九個品格,有可能構成一種**「仁愛 + 重言法」**的修辭模式。
  • 釋經意義: 這些特質不是九種獨立的果子,而是愛(ἀγάπη)的九種果實表現。這與哥林多前書13章中對愛的描述相互呼應。

2. 馬可福音 4:41

「他們就大大地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

原文: ἐφοβήθησαν φόβον μέγαν (字面直譯:他們「懼怕了大大的懼怕」)

  • 解釋: 這是典型的「希伯來式的重言法」,透過重複名詞和形容詞來加強情緒。
  • 釋經意義: 表達門徒對耶穌權柄的極大驚恐與敬畏,這種用法在舊約也常見(如:創世記 2:17「你必定死」)。

3. 哥林多前書 2:4

「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

原文: ἐν πειθοῖς σοφίας λόγοις (字面直譯:在“智慧的說話的說話”中)

  • 解釋: 可能為重言法,保羅用來對比聖靈能力顯現與人智慧的言語,讓「話語」的重疊顯得空泛。
  • 釋經意義: 重言法這裡成為對比修辭,加強聖靈與人的分別。

三、重言法在研經與查經中的應用建議:

  • 查經提示問題:
    • 為什麼作者用了兩個詞?是在強調什麼?
    • 這兩個詞是否可以合起來成為一個更強烈或更深刻的意義?
    • 在詩歌、禱告、悔改文中是否加強了情感或信仰張力?
  • 語言觀察活動:
    • 鼓勵研經小組從並列詞語中挖掘出可能的修辭意涵。
    • 對照原文單數或雙重詞語,理解背後的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