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 路易斯說:「當愛本身成為一個神時,它就會變得像魔鬼一樣。」“When Love Itself Becomes a god, it Becomes Demonic”
這句話出自他所寫的《四種愛》(The Four Loves)。在這本書裡,路易斯探討了不同層面的愛——親情(affection)、友誼(friendship)、情慾之愛(eros)、以及神聖的愛(agape)。他的警告是:當「愛」被放錯位置,變成最終極、被崇拜的對象時,它不但不能造就人,反而會帶來破壞。
為什麼「愛」會變得像魔鬼?
- 沒有界線的愛會成為惡的藉口
- 如果愛(特別是浪漫愛或親情)被視為最高權威,人就會以「愛」的名義合理化任何行為。
- 例如,父母因為愛孩子,可能變得過度保護或控制,認為一切「出於愛」的行為都是對的,即使實際上傷害了孩子。
- 在戀愛關係裡,若把愛偶像化,人可能陷入佔有、操縱,甚至虐待,卻仍然以「因為我愛你」來辯解。
- 它成為偶像
- 路易斯受基督信仰深深影響,聖經教導:惟有神能成為至高的(出埃及記 20:3「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 當「愛」本身被高舉為最高善、超過真理、公義或神時,它就失真了。例如,若說 「愛就是愛」 而不去分辨何為真正的愛,就會陷入道德相對主義。
- 沒有真理引導的愛可能毀壞人
- 真正的愛必須受真理和智慧引導。若愛脫離了神的秩序,它就可能變成縱容、自私,甚至殘忍。
- 比如,有人明知道對方的行為會自我毀滅,卻因為「太愛他」而無法拒絕,反而助長了錯誤。
- 「魔鬼式的愛」——扭曲的美善
- 路易斯指出,撒但無法創造新的邪惡,他所做的是扭曲原本美好的事物。愛在正確的位置上是神性的一種反映(約翰一書 4:8「神就是愛」),但當它被當作神來敬拜,就會變質、反過來捆綁人。
- 這與羅馬書 1:25 呼應:「他們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
- 當人將愛(受造物)取代神(創造主)作為終極追求時,這份「愛」就不再是純淨的愛,而是墮落和敗壞的。
總結
愛是神的恩賜,但必須在祂的主權之下。當愛被偶像化、脫離真理和公義時,它會合理化罪惡、助長錯誤,最終變得像魔鬼一樣。路易斯的提醒是:讓愛回到正確的位置上——不是成為神,而是從神而來、並指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