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犯罪為什麼會影響我們?這涉及到「原罪」(Original Sin)的教義,讓我們一步一步來看:
聖經怎麼說?
保羅在《羅馬書》5章12節寫到: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這段經文是了解亞當的罪與我們之間關聯的關鍵經文。保羅指出,「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也就是亞當,他的悖逆使罪進入世界,而死亡也隨之而來,進而影響所有人類。
那麼亞當做錯事,為什麼我要承擔後果?
這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理解:
1. 代表性的觀點(Federal Headship)
亞當作為人類的代表,他的行動不只影響他自己,也影響整個人類。這就像一位總統簽下條約,整個國家都要遵守。亞當的選擇帶來的是全人類的後果。
2. 生命的連結
聖經中強調「一人」如何影響「眾人」,這不只是法律關係,也是生命的傳遞。亞當是人類的始祖,我們的生命從他而來,我們承襲的不只是肉體,還有靈性的狀態。
3. 罪性的傳遞
亞當犯罪之後,人類的本性就偏離了神的標準,我們生來就傾向於自我中心、悖逆神。這不是說每個人一出生就被判定是壞人,而是我們有一種「自然傾向」,會走向罪。
那還有盼望嗎?
有的!保羅在《羅馬書》5章18-19節接著說:
「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被稱義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
這裡講到耶穌基督作為「第二個亞當」,祂順服神,為人類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可以因信稱義、得著新生命。
總結一下:
亞當(第一個人) | 耶穌(新亞當) |
---|---|
因悖逆帶來死亡 | 因順服帶來生命 |
罪傳給眾人 | 義傳給信祂的人 |
如果你有興趣,我可以帶你深入探討《羅馬書》第五章這段對比,也可以看創世記第三章亞當夏娃犯罪的細節,一起做更深入的研經。
你想往哪個方向繼續呢?📖😊
你說:
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為什麼?一人可以表全人類?
研經夥伴 Haverim Bible Study 說:
「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到底為什麼?為什麼一個人(亞當)可以代表全人類?讓我們從聖經的背景與神學邏輯來慢慢釐清。
一、「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為什麼?
這句話出自《羅馬書》5:12: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原因關鍵在於:亞當的位置和角色
亞當不是一個「隨便的人」,而是:
- 受造世界中的第一人類(創世記1–2章)
- 神直接與之立約的人(創世記2:16-17)
神給亞當命令:「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不可吃…」——這是一種「代表性測驗」,亞當的選擇不只是為他自己,而是為他與他後裔所作出的抉擇。
亞當身為第一人,是整個人類歷史的源頭與代表,他的選擇帶來後果,不只是個人的,也是全族群性的。
二、「一人可以表全人類」——這合理嗎?
這涉及一個神學觀點叫做:
「代表性」(Federal Headship)
在古代近東文化,家族、民族與部族的代表地位是非常清楚的。一個首領、一位父親、一位王,他的決定直接代表整個群體的命運。
- 例子1:亞干犯罪,全家被連累(約書亞記7章)
- 例子2:大衛打敗歌利亞,全以色列得勝(撒上17章)
- 例子3:以色列王悖逆,整個國家受審判(王上、王下多次提到)
這種概念在我們現代「個人主義」文化中可能比較陌生,但在聖經的世界觀中,群體性的身份認同是理所當然的。
再進一步:亞當是我們的根
聖經強調「人類是從一人所生」——保羅在《使徒行傳》17:26說:
「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
這表示我們在生命本質上與亞當有連結,他是我們的祖先,我們在他裡面(in Adam)。所以他所選擇的路,也影響我們這群「在他裡面」的人。
感恩的是:新亞當也成為代表!
正如亞當的失敗影響我們,耶穌基督的順服也可以成為我們的祝福。保羅用「在亞當裡」和「在基督裡」來作對比(哥林多前書15:22):
「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
結論
問題 | 解釋 |
---|---|
為什麼罪從一人進入世界? | 因為亞當是人類的源頭和神所立約的代表,他的選擇有群體性影響 |
為什麼一人可以代表全人類? | 因為古代文化與聖經觀點強調代表制與生命連結,亞當是我們生命的起點 |
這樣的代表是否不公平? | 公平的關鍵在於:神也提供了另一個代表——耶穌,在基督裡我們可以重生得自由 |
「亞當與基督」的平行對照
保羅在《羅馬書》第五章和《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裡,非常重要的神學對比。他用「亞當與基督」的平行來解釋我們人類的墮落與救恩是如何發生的——而這也正是福音的核心!
「亞當與基督」平行對照表
對比項目 | 亞當(第一人) | 基督(第二人/新亞當) |
---|---|---|
身份 | 第一個人類,全人類的代表 | 神的兒子,成為人的樣式,全新的代表 |
地位 | 人類的起點,與神立約 | 救恩的起點,成就新約 |
行動 | 悖逆神,吃了禁果 | 順服神,死在十字架上 |
結果 | 罪進入世界,死亡臨到眾人 | 義進入世界,生命臨到信的人 |
對人類的影響 | 使人類成為罪人,被定罪 | 使信祂的人稱義,得生命 |
所代表的群體 | 所有「在亞當裡」的人 | 所有「在基督裡」的人 |
關鍵經文 | 羅馬書 5:12-19,哥林多前書 15:22 | 羅馬書 5:18-21,哥林多前書 15:21-22, 45-49 |
神學意義 | 原罪的源頭:人類墮落的開始 | 救恩的源頭:神的新創造起點 |
核心經文精選
在亞當裡:
「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羅馬書 5:19)
「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哥林多前書 15:22)
在基督裡:
「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羅馬書 5:19)
「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哥林多前書 15:22)
比喻幫助理解:兩棵樹的故事
可以把亞當和基督想像成兩棵「生命之樹」:
- 第一棵樹(亞當):根腐爛了,結果的果子(人類)也都帶著罪的毒素。
- 第二棵樹(基督):是從天而來的樹,根是義的,結果子是生命和恩典。
你要從舊的樹「移植」到新的樹,就要靠信心連結於耶穌,成為「在基督裡」的新造的人(哥林多後書5:17)。
這樣的對照幫我們看見什麼?
- 罪與恩典的對比:亞當的失敗 vs 基督的順服
- 死亡與生命的對比:罪帶來死亡 vs 基督帶來永生
- 代表制度的救贖意義:神讓我們在一個人裡面墮落,也讓我們可以在另一個人裡得救,這是恩典的奧秘!
創世記第三章,這是全人類歷史的「轉捩點」,一切罪與死亡的源頭都可以追溯到這一章。透過《創世記》第3章,細緻地觀察亞當與夏娃的墮落過程、撒但的詭計、人的選擇,以及神的審判與憐憫。
創世記第三章簡要內容(結構概覽)
段落 | 內容摘要 |
---|---|
1-6節 | 撒但試探、夏娃與亞當違命吃果子 |
7-13節 | 眼睛明亮、羞恥與推諉責任 |
14-19節 | 神對蛇、女人、男人的審判 |
20-24節 | 神遮蓋他們、並把他們逐出伊甸園 |
詳細觀察與解釋
1. 撒但的試探(創 3:1-6)
「神豈是真說……?」「你們不一定死……」「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
撒但的策略:
- 扭曲神的話語(3:1)
- 引起懷疑:神是否真的為你著想?
- 引發慾望: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今生的驕傲(參 約壹2:16)
夏娃的反應:
- 對神話語的加減(3:3):「不可摸」神其實沒說
- 看見、喜愛、摘下、吃了,然後「給他丈夫」,亞當也吃了(3:6)
罪的開始不是外在行動,而是內心對神信實的質疑。
2. 墮落後的結果(創 3:7-13)
「他們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
羞恥感與隔離:
- 吃了之後第一個反應不是快樂,而是羞恥
- 過去與神之間的「坦然無懼」,變成了「躲藏與懼怕」
推卸責任:
- 神問亞當:「你在哪裡?」(這是愛的呼喚,不是控告)
- 亞當說:「是女人給我的」
- 夏娃說:「是蛇引誘我」
墮落後的人性傾向:遮掩、推諉、逃避神的面。
3. 神的審判與預言(創 3:14-19)–墮落影響整個受造界:自然界、婚姻、人與神的關係全面破裂。
對蛇的咒詛(3:14-15):「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這是第一個福音預言(protoevangelium)——彌賽亞會來戰勝撒但。
對女人的審判:生產的痛苦加增。與丈夫的關係中會有爭競
對男人的審判:勞苦從地裡得吃的,塵土歸塵土,生命終將歸於死亡👉
4. 神的恩典與保護(創 3:20-24)
「耶和華神為亞當和他妻子用皮子做衣服,給他們穿。」
遮蓋羞恥:皮衣象徵代價與代贖—有人(有生命)為他們流血,才能遮蓋他們的罪與羞恥(預表基督)
逐出伊甸園:不是單純的刑罰,而是保護—若人在犯罪後還吃生命樹的果子,將永遠活在墮落狀態,所以神用基路伯守住生命樹,是為了讓人能有得救的機會(將來藉著基督)
小結:亞當與夏娃犯罪的意義
事件 | 屬靈意義 |
---|---|
撒但引誘 | 萬惡的起點,從懷疑神開始 |
違命吃果子 | 自我為中心,選擇掌控而非順服 |
羞恥與推諉 | 墮落後的人性反應:逃避與不認罪 |
審判與恩典並存 | 神是公義的,但也早早預備了救恩 |
皮衣與生命樹 | 福音的預表:遮蓋、代贖、重生的盼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