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約翰福音的特色
- 神學性強烈的序言
- 開篇以「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1:1)揭示耶穌的神性。
- 與馬太、路加的出生故事、馬可的施洗約翰序言完全不同。
- 「我是」宣告
- 約翰特有的耶穌自我宣告,例如:「我是生命的糧」、「我是世界的光」、「我是好牧人」、「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等。
- 突顯耶穌的神性與屬靈意義。
- 七大神蹟(記號)
- 水變酒(2:1–11)、醫治大臣的兒子(4:46–54)、治好病人(5:1–9)、五餅二魚(6:1–14)、海上行走(6:16–21)、醫治瞎子(9:1–7)、拉撒路復活(11:1–44)。
- 每個神蹟都是「記號」(σημεῖον),指向耶穌的身分。
- 強調信心與永生
- 重複強調「信」與「永生」:信就是得永生(3:16; 20:31)。
- 與對觀福音的「天國」概念不同。
- 對話與象徵
- 以對話方式展開,例如尼哥底母(約3)、撒馬利亞婦人(約4)、彼拉多(約18–19)。
- 喜用象徵與對比(光/黑暗、水/靈、真理/謊言、上/下)。
- 獨特的時間與事件安排
- 有多次上耶路撒冷守節的記錄(比對觀更頻繁)。
- 驅逐聖殿商人的事件放在開頭(2:13–22),而對觀放在最後。
- 沒有設立聖餐,卻有洗腳(13章)。
二、與其他福音書的不同之處
特點 | 馬太 | 馬可 | 路加 | 約翰 |
---|---|---|---|---|
耶穌身份 | 新摩西、彌賽亞王 | 行動的受苦人子 | 普世救主,憐憫弱小 | 神的道成肉身 |
核心主題 | 天國、律法成全、教會 | 十字架、受苦、急迫行動 | 普世救恩、聖靈、喜樂 | 信心、永生、神的愛 |
開頭 | 家譜與嬰孩耶穌 | 施洗約翰、耶穌受洗 | 出生故事、牧羊人 | 神學序言:「太初有道」 |
文學特色 | 系統化、引用舊約 | 篇幅最短、直白急促 | 史家筆觸、詳盡敘事 | 對話、象徵、神學性 |
比喻 | 天國比喻多 | 簡短比喻 | 獨特比喻(浪子、好撒馬利亞人) | 幾乎沒有比喻(用象徵、寓言式語言) |
最後重點 | 大使命 | 十字架的受苦 | 升天 | 復活顯現,彼得重建,呼召「信而得生」 |
三、重點總結
- 約翰福音的核心特色:
- 耶穌是「道成肉身」的神。
- 強調「信」帶來「永生」。
- 神蹟是「記號」,顯明耶穌的身分。
- 充滿象徵性、靈性深度的語言。
- 與對觀福音相比:
- 馬太重在舊約應驗,
- 馬可重在受苦與行動,
- 路加重在普世救恩與弱勢群體,
- 約翰則高舉神學深度,展現耶穌的神性與與父的合一。
約翰福音的「七個我是」與「七大神蹟」對照表
約翰福音的「七個我是」與「七大神蹟」
七個「我是」 | 經文 | 神學意義 | 對應的神蹟(記號) | 經文 | 屬靈意義 |
---|---|---|---|---|---|
我是生命的糧 | 6:35 | 耶穌是屬靈的糧食,供應永恆生命 | 五餅二魚 | 6:1–14 | 耶穌能供應人真正的需要 |
我是世界的光 | 8:12 | 耶穌帶來真理與啟示,驅散黑暗 | 醫治生來瞎眼的人 | 9:1–7 | 從黑暗進入光明 |
我是羊的門 | 10:7 | 唯有透過耶穌才能得救 | 醫治大臣的兒子 | 4:46–54 | 生命進入的新門,憑信心得醫治 |
我是好牧人 | 10:11 | 耶穌為羊捨命,引導群羊 | 醫治癱子 | 5:1–9 | 如牧人看顧弱小,醫治無助的人 |
我是復活與生命 | 11:25 | 耶穌勝過死亡,賜下永生 | 拉撒路復活 | 11:1–44 | 預表耶穌自己復活,戰勝死亡 |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 | 14:6 | 耶穌是通往父的唯一道路 | 水變酒 | 2:1–11 | 顯出新約的開始,舊變新、死變活 |
我是真葡萄樹 | 15:1 | 與耶穌連結才能結果子 | 海上行走 | 6:16–21 | 在風浪中倚靠祂,得以存活 |
補充說明
- 約翰福音稱這些神蹟為「記號」,因為它們不只是神蹟事件,而是 指向耶穌的身份與使命。
- 「我是」的宣告呼應 出埃及記 3:14 神對摩西的自我啟示:「我是自有永有的」。
- 因此,七大神蹟 + 七個「我是」共同見證:
耶穌是 神親自來到人間,帶來生命與永生。
這樣一整理,就能清楚看見:「我是」=耶穌的自我啟示。「神蹟」=祂身份的具體印證